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大梦蕉城 >

宁德报恩寺的前世今生,揭开一段波澜沉浮的真相!

2017-09-01 12:38:00 大梦蕉城

文丨陈仕玲  图丨郑承东

 

  报恩寺坐落于蕉城城区东南郊双髻峰下,闽东西路与鹤峰路交汇处,属城南镇古溪村村域范围。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9年),一作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建(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引“曾师建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蕉城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

 

 

 

报恩寺的由来

 

 

  关于报恩寺命名的由来,据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志》:“相传旧为合邑人士报答亲恩道场”,故而得名。

 

  报恩寺枕峰襟海,松柏苍翠,名胜古迹众多,闻名遐迩,在历代地方文献中多有记载。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十七·寺观类五》:“报恩寺,陵山里。(咸通)九年置。旧产钱六百六文。”清道光版《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五·寺观》:“报恩院,在云(陵)山里。唐咸通九年建。”

 

 

 

  唐宋时期,报恩寺所在位置与于闽浙交通要道---朱溪官道毗邻,交通便捷,初建时有山门、大殿、静室、香积四进,募置香灯田三十余石,香火颇为旺盛。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主簿丁大全以南路崎岖遥远,不便通行,另行开辟白鹤岭道。南路由此日渐荒凉,报恩寺受其影响,逐步由盛转衰。但在元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元朝廷政府对佛教的扶持与青睐,报恩寺仍保持着相当大的规模。至正十二年(1352)八月,红巾军徐守寿辉部将江二蛮率子江铁驴等攻打宁德县城。城陷之后,县民避难于报恩寺。正是因为寺院廊庑广阔,才可能容纳如此之多的难民。

 

  到了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教谕陈震游寺之时,报恩寺只剩下“寺小青山裹,田荒碧海吞”的颓废景象。在嘉靖十七年  (1538)闵文振修纂的《宁德县志》中留下了报恩寺“今废”的记载,可见在嘉靖时期(1507~1566),寺院失去僧侣管理,最终毁废,田园被民间侵占。

 

 

 

  沉默了两百多年后至乾隆元年(1736),①奉诏寺产归僧所有,住持僧印良、僧定化募缘重架小寺三间于旧址左,并赎回香灯田三石。咸丰年间(1851~1861),古溪村信士陈朝拱舍田四十余亩,重修寺院。民国期间(1912~1949),先后由居士陈德吉,高僧智良担任住持。

 

  据古溪村部分年长者回忆,旧时报恩寺背山面海,后倚双髻峰,左拥金钟(山),右控木鱼(冈),周围溪涧清澈,古树参天,环境清幽。寺院主体建筑土木结构,六扇五开间,前后两进,前为大殿,左为地藏殿,右为祖师堂;后进隔着四方天井,为大士殿。左右分别为僧寮、香积。寺外不远处的大路旁,有一座石砌的伽蓝坛,极其简易,俗称“外伽蓝”。“外伽蓝”左边数十米处,还有一座清代僧人墓葬。“外伽蓝”东北面的数十亩水田全部是古溪陈朝拱所舍。在“智良师傅”任“当家师”的时代里,寺院雇用着四个长工,这些水田就由这些人负责耕种。“智良师傅”为福安巫氏子,幼年读过私塾,资质聪颖,多才多艺,擅医术、堪舆、命理之学,与当时县城名士多有来往。而且武术精湛,手下收有不少俗家弟子。解放初期,智良受古溪“大刀会”无辜牵连,被执行枪决。直至1994年才得到平反。

 

 

 

  建国后,报恩寺被改为宁德县畜牧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落实宗教政策,寺产归还民间。古溪女居士游碧华持斋奉佛,潜心修行,发宏愿势必重兴报恩寺。当时农村经济尚欠发达,在她的精神感召之下,古溪村诸多信众投工投劳,众志成城,早已残破不堪的前殿、后堂等建筑陆续得修复,前后殿诸佛金身也得以重塑。1986年,宁德市(县级)佛教协会为了自身建设的需要和闽东佛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响应“以寺养寺”的政策。以支提山华藏寺住持妙果法师为首的宁德市佛教协会领导班子,在报恩寺兴办了佛教木制品加工厂。时任福州鼓山涌泉寺监院的定日法师,应聘下山主报恩寺法席,并主管木制品加工厂。驻锡期间,定日师倡导僧侣们学习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神,殚精竭力,谋求寺院能够枯木逢春,早日旧貌换新颜。

 

  由于种种因素干扰,两年后加工厂停办,寺院也惨淡经营,勉强维持香火。定日法师毫不气馁,一心一意本着“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宗旨,主持寺务,领众修行。1998年以来,在定日、宗海两任住持以及全寺僧众齐心协力之下,又得到宁德市各级党政领导以及十方信众的积极护持,报恩寺的发展终于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可谓如火如荼,日新月异,不仅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先后征回原属寺院土地七十余亩,修建了山门、放生池、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圆通殿、斋堂、净业院综合楼、戒亮和尚纪念堂等建筑,逐渐形成丛林规模,古刹焕然一新。而今寺院占地面积近五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宏敞壮丽,为蕉城区规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之一。

 

 

 

文物弥足珍贵

 

 

  报恩寺至今还保存着自唐末建寺以来的八角形石柱、覆莲式柱础、石槽,石塔、金星井、僧侣墓葬等文物。寺院西南位置有一座宋代石塔,塔为花岗岩石构造,八角七层,实心,通高约2.8米,楼阁式,每边0.17米,台基为八角形,无须弥座。塔檐出挑,雕刻简洁。每层均有角柱、斗拱、佛龛。各层八面佛龛内各供一尊佛像,均为跏趺坐,造型端庄古拙。塔刹呈相轮状。2003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星井井栏有北宋题名石刻,由于时代久远,井栏外壁镌刻文字漶漫不清,依稀可辨仅有“何十四娘……十五娘……陈十五娘……十三娘共舍钱造……一口并四围石永……乞保家眷……元祐八年十二月记,住持沙门巨安”等字样。一个大型长方形石槽外壁还刻有“林明造”三字,刻字清晰。

 

 

邱小娇 摄

 

  报恩寺在近年扩建施工中也陆续出土了一些珍贵文物,多以石质建筑构件及古代瓷器碎片为主。其中有一方长约1米,宽约60厘米的花岗岩石碑,由于年代久远,碑文字迹已无法辨认。在清代大殿墙角也镶嵌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十余个大字,最为清晰的是“男林果”三字。瓷器碎片品种有黑釉瓷、酱釉瓷、青花瓷三种,黑釉、酱釉以钵、碗、碟、灯盏等生活用品为主,为两宋时期福建民窑所烧造。青花瓷碎片时间稍晚,为元明时期遗存,外表纹饰有四爪龙纹、祥云纹、火焰纹、缠枝花卉纹,以碗盘一类为主。一些瓷器底部款识“元”“福”等文字。尤其是清代僧人墓中出土的一只完整无缺的青花茶盏,质地匀薄、品相精美,极其珍贵。挖掘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片瓦当,瓦当除圆形边缘略有缺损以外,保持十分完整,灰白胎,含粗砂,从外郭到中心模印两圈乳丁纹,正中间为菊瓣纹,与2003年福鼎太姥山国兴寺遗址出土的瓦当极其相似,应为两宋时期大殿建筑构件。

 

 

 

 

  报恩寺旧时还有小桃源亭古迹,此外还盛产“干如桃木”的桃竹,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无存。旧时古溪村民在“外伽蓝”耕种时,还曾发现过一处地宫,疑为僧人墓塔。旧址大约在今天的天王殿附近。

 

  笔者认为报恩寺石槽、石碑上镌刻的“林果”“林明”等人名,有可能与唐末迁居古溪村的林都录家族有关,不过目前资料欠缺,不敢妄自断定。但需要说明的是,报恩寺的千年兴衰与古溪村的关注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寺院几次重修复建过程中,古溪信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国八年(1919)修纂的《古溪新楼上祠陈氏支谱》中,就将报恩寺、下马宫、普济明王宫等寺庙载入家族“公产”条目,以示后人。

 

 

 

  报恩寺背后所依靠的山脉俗名后门山(今改名平匋山),在古溪村西南面,为白鹤山之支脉。它北接白岩、莲花,南联飞鸾、勒马,峰峦起伏,嶙峋苍翠。主峰大山冈高901.7米,为城南镇第二高峰。这里峰险谷幽,流水潺潺,植被繁茂,生物种类丰富,有原始次森林4000亩,主要为常绿阔叶林,更有罕见珍贵的桫椤群落散布其间。2006年12月,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成立,平匋山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提山森林公园、洪口金山、飞鸾白马山合称为四大景区。目前规划面积2300公顷,其中平匋山景区规划面积778.73hm2。后山环麓多古迹,东北方向为下马宫,东南为报恩寺,更有古代山寨遗址以及众多古墓。如明代云南郢州知州宋彬祖墓、岁贡生陈笃墓,清代朝议大夫陈兆岳墓、朝议大夫陈希佐“蝙蝠墓”、三都渔潭陈姓大墓,以及神秘的“国师墓”等。

 

  报恩寺有八景,除金星井在寺内,其余都分布在山林四周。两狮子,在大山冈右侧,形如双狮对峙,“每当盛夏极旱时,见电光闪闪出狮子左右,不旬日即雨。至今无异。”石门楼,在寨坪山,“天然石门约可容十余人,樵采多避雨其下。”双髻峰,形如双髻,为报恩寺后主山,有崎岖小路通茶籽洋;卓笔峰,形如狼毫倒置,惟妙惟肖;罗汉峰,十八座小型山峰依次排列,形如罗汉,故名;飞舞石,在报恩寺正后方。相传“至正十二年,红巾军寇县,将入寺焚掠,寺僧惶恐,忽山门外六石飞舞,贼惊退,寺得完固。”沙(纱)帽石,“高五尺余,宛如纱帽。”宋彬祖墓即在其下;木鱼山,在报恩寺右边,因形如木鱼,故而得名。旧时对于报恩寺的绝佳风水,有“左金钟,右木鱼”的说法。山顶尚有一方小木鱼,可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毁于开采石料者之手。除了这著名的八景之外,后山还有仙人脚迹、猪脚石、石衣柜、歇坪潭等天然景观。

 

  报恩寺离城不远,且环境优雅,历代文人雅士屡有涉足,著名的有南宋状元余复,明代教谕蔡子彬、陈震,训导闵文振等人。

 

邱小娇 摄

 

 

文人雅士留佳作

 

 

  第一个给古溪留下诗文的是南宋状元余复。余状元的故事在宁德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已是迟暮之年的余复夺得进士第一名。当了几任清要官职之后,便告老归隐,“在宁德城南择佳胜之地,辟园构轩,觞咏其间。”他在报恩寺留下了一首优美的绝句:“大山奔到海之滨,中有辉光佛刹新。前后三三皆梵侣,不知谁是报恩人。”诗中描述了南宋时期报恩寺殿宇嵯峨、僧侣云集的繁荣景象,并借用“文殊前三三后三三”的佛教著名公案,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海滨古刹的崇敬与好奇之心。据考证,余复存世的诗作约有十余首,直接以寺院作为题材的只有这一首,状元留墨,为千年古刹增色不少。

 

 

 

  到了明代,报恩寺又迎来了两位著名文人—陈震与闵文振。陈震,字启东,号秋堂。江苏长洲(今苏州)举人。成化五年(1569)以山东济阳训导任宁德教谕。长于诗,且善对句,为文健而有体。与同郡状元吴宽、浙江参政陆容友善。著有《秋堂集》行世。当时,邑人林聪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为宁德择师而得震,后果不负众望。陈震游玩报恩寺的时候,已是一片衰败颓废的气象,故而感慨留诗:“篮舆过竹所,曲径入深林。寺小青山裹,天荒碧海吞。一鸱蹲废圃,独犬吠闲门。为语缁衣者,焚修好报恩。”

 

  闵文振,字道充,号兰庄。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人。嘉靖十二年(1533)以贡生任宁德训导。学识渊博,辞华宏邃。改学门、学池。修《宁德县志》《宁德学志》。搜求先儒陈普、韩信同遗书,付诸梨枣。乾隆《宁德县志》盛赞之:“其有功于宁德者,在教官中为第一。”闵文振在蕉城题诗甚多,给报恩寺留下的是一首七律:“门外悬空晴瀑飞,花香夹路扑人衣。竹根犬睡行踪小,柳底莺啼尘事稀。僧老禅床泉共洁,佛光莲座日重辉。玄奘去后今千载,白马何时天竺归。”对于这首七律,笔者尚有存疑。首先闵文振任宁德训导时期,报恩寺已毁灭无存,如何会有“僧老禅床泉共洁,佛光莲座日重辉”的景象,再者寺院周围也没有“门外悬空晴瀑飞”景致,因此这首七律描写的场所尚待考证。

 

 

邱小娇 摄

 

  1947年重阳,正是天高云淡、气候宜人的时节,宁德县立中学教员林开琮带领学生到报恩寺秋游。林开琮,字义园,八都云淡村人,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不仅是位优秀的国文教师,而且还是民国时期宁德县著名的诗人,鹤场吟社的骨干成员。深得同邑郑宗霖、林文瑄、福安陈文翰、郭曾嘉、福州胡孟玺等人的器重,并与福鼎卓剑舟为文字交。林开琮在报恩寺住持释智良的指引下,登山观览了著名的报恩寺八景。智良一路行来,介绍了两狮子、纱帽石、十八罗汉峰、双髻峰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深深吸引了师生们。他们涉水走过了清澈的院后溪,又沿着坎坷不平的羊肠小路,来到寨坪山顶的石门楼。师生伫足远望,近处逶迤的山峰,远处碧波荡漾的东湖,以及三都洋面的大小岛屿,点点白帆,尽收眼底。观赏之余,林开琮浮想联翩,年初国内全面爆发内战,全国人民刚刚过上几天平静生活,一场可怕的战争又打响了,海内苍生不知何年何月才会走出战争的阴影。而自己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为国分忧,不能解民于倒悬,空有一腔的惆怅而已。想到这里,林开琮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随口赋诗一首:“佳日登临胜旧游,空山石洞意悠悠。纵谈家国无边际,漫道乾坤莫与俦。”

 

  回城的路上,他们又顺道登上了木鱼冈,在这里林开琮也留下了一首《重阳报恩寺鳄鱼岗(冈)口占》:“重九寻幽列队来,南郊风景报恩开。鳄鱼山上登高处,知有吾人览胜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