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蕉城要闻 >

“吃”变四十年:从“吃的饱”到“吃出健康”

2019-01-11 16:54:20 三都澳侨报


 

本报讯(周思颖)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但作为一名普通民众,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菜篮子”“米袋子”的变化啦!

从凭票购粮,到吃的饱,再到吃的好、吃出健康,今年71岁的黄友福,与笔者说起了自家餐桌的四十年变迁。

“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黄友福,回忆起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的生活感慨道:“那时候,是真的穷啊!”

1978年以前,国内物资十分匮乏,大米、油、肉、糖等各种食物都是凭票供应,那可谓是,有票走遍天下,无票寸步难行。“那个时候,大家只要吃得饱就很开心了,哪像现在天天大鱼大肉的,还天天剩菜。”黄友福说。

黄友福一家以务农为生,他告诉笔者,在他小时候,农村基本以地瓜为主食,大米可是稀罕物,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中来客人的时候,家里才有米吃。他印象最深的事是,有一次他出麻疹,奶奶专门给他煮了一碗小米粥喝。“那时候有病才吃稀饭,拿调羹就很幸福啊!”他调侃道。

1973年,他进城在食品厂打工。那时,每家每户都有一本米证,按人口分粮,而且还会根据年龄决定粮食的多少,比如,每个成年人每个月可分得24斤的大米。“一般发的米都是不够吃的,所以我们家都会去农户那里买来地瓜米、地瓜片等,与大米混着吃。”黄友福说。

除了米证,其他粮食票就不是时时有的了。黄友福告诉笔者,那个时候能用粮票购买的食物,都是当季的,而且品种也不多。

随着改革开放,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自己的田自己种,每家每户才渐渐有了余粮,慢慢能“吃饱”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渐渐地,农民们种植的产量和种类逐渐增多了,饭桌上的菜色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的温饱问题便基本解决了。于是,人们开始关心起了自己的餐桌健康了。

“现在的人都讲究吃的卫生、健康、有营养。”黄友福告诉笔者,现在的他,因为年纪大了,特别注重食疗养生。早上,家里一般用小米、红豆、玉米等熬成杂粮粥或者磨成杂粮糊,再配个土鸡蛋。午餐和晚餐就会讲究点荤素搭配,偶尔还会吃吃素,煲点汤喝。“以前就盼着过年能有点肉吃,巴不得满桌都是肉,现在都不怎么爱吃肉,反而吃起以前穷人才吃的五谷杂粮了。”黄友福笑着说道。

如今,身处21世纪的我们,各自的餐桌不仅是琳琅满目,以自身喜好而定,更讲究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

百姓餐桌的变迁背后,展现的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物质的丰硕成果,对人们不断变化的饮食需求的满足,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十年的发展、四十年的飞跃的见证。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