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傅海清:家乡古亭

2019-02-15 10:00:00 宁德蕉城在线

宁德蕉城在线 (傅海清)古亭,作为农耕文明的特色人文建筑遗存,在家乡山水诗的故乡——千年古镇,村古亭多,凡是有村庄的地方就有古亭存在,凡是有古亭的地方就会留下浓浓的历史身影,它们古朴雅致、形态万千,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在宽阔的古官道两侧,掩映在青山翠峦、绿树浓荫、古道桥头中的凉亭光彩依旧,把时光定格在了美丽的家乡的山水间。

亭是个传统建筑,多建于路旁,供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伴随山水诗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变迁、人文的更替、社会技术的提高,亭类建筑在这片山水的农耕文化中落地生根、萌芽壮大。

古亭在家乡,因着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据几位老人介绍,在家乡境内共有不同功能、不同构造和不同式样的凉亭20多座。家乡的凉亭大部分建于清代,分布在全镇各地。

在群山峻岭之巅,苍松翠柏掩映着古朴的路亭;在依山傍水的村庄道口,古樟银杏覆盖着典雅的憩亭;重檐楼阁间点缀着精巧的凉亭……在这里古亭像一个多变的精灵,以不同的布局方式、灵巧多变的形态,不断涌现在家乡的青山秀水间,叙述着无尽的建筑美、意境美、古典美……

古亭有“安享太平乐土”之意,属于村民乘凉闲谈的憩亭。据老人说:龙岸岭古官道古,上世纪34年秋,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与闽东工农红军在旸谷村会师后,次日路过这三个这里路亭,为此,在这里留下辉煌的一页。

在赤溪镇境内的历史上,古亭多为村庄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在寿囍之时,捐资修建或维修。它们承载着公共聚会的功能,是一个公共社交娱乐的场所,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实用性。村民们劳动之余,在这里乘凉、闲谈、防暑,方便路人。作为公益性建筑,路亭也是人们行善积德的场所,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记得上世纪中后期,消磨农闲时光。同时,这个亭子也是人们候车时,遮风避雨的好去耕读传统、理学流派以及风水学等文化现象。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些小小的亭子,因不同的功能与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山水之间路亭是最朴实无华的。路亭一般位于两个山区村落之间的山岭上,距居民点较远,都紧靠路边而建。或建在道路的交汇处,或建在峻岭的半山腰处,通常以蛮石筑墙,坚固耐久,也有少量是杉木砖瓦结构的,外表古拙朴素。古诗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亭子在风景上的功能,在家乡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演绎。在山岭之间,路亭总是出现的那么恰到好处,协调而自然。似乎她们很久以来就长在此处,合境、合情、合乎整个环境的脉络,是农耕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座座亭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长久以来,她们憩在此处,看时光流逝,物转星移,成为古代农耕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古亭虽美,如果政府或社会没有及时维修和保护,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们就会倒塌,只留下残垣废墟,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当经济建设和古老的亭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地方政府都是尽量保护这些古建筑。但是,涉及到道路交通建设的,地方政府也会争取村民的支持,进行异地重建,并借重建的东风,更好的保护古亭。

雁落溪静静的流淌着,20多座亭子宛如20多粒珍珠洒在美丽的家乡山水间。它们不仅给家乡的青山秀水平添了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还让旅行者心头涌现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幸福感。千百年来,家乡路亭历尽风雨的洗礼,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它总静立一隅,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家乡溪畔一段段美丽动人的陈年往事。现在由于社会发展迅速,古亭大部分都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但是,随着人们对古亭保护力度的加大,家乡古亭定将光彩依旧,熠熠生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