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龙“腾”碗窑贺新春

2019-02-22 09:50:20 三都澳侨报






本报讯(李锟 黄璐)在蕉城区东南部,有一座名为碗窑的村庄。那里面朝大海,背靠大山,居住着三百多年前迁移而来的闽南移民。本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他们在此地开创了一代窑业,碗窑因此得名。

如今,遗留在碗窑的这些闽南后裔们不仅保留着闽南方言,还流传着许多传统技艺。

2月19日,正值一年一度元宵节,碗窑村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富有传统技艺及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在这里“激情”上演。数百人齐聚碗窑,欢度元宵。

当晚7时,天色渐暗,虽空中飘起了淅沥小雨,却依旧抵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碗窑村内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张灯结彩,屋外锣鼓齐鸣,鞭炮响彻天地。

“来了!龙来了!碗板龙来了!”欢呼声落,只见一条金黄中点缀着喜庆红的39节“长龙”威风凛凛游走而来,穿梭在村道上。“起!”只听领头者一声令下,灯光闪烁的碗板龙在黑暗中盘旋,上百名舞龙人员跟随节奏,不停左右奔走,一会俯身摆动,一会凌空腾跃,将碗板龙的“游、腾、穿”等神态一一呈现,活灵活现的表演也引得围观群众发出阵阵惊叹。大家围聚在碗板龙周围,跟随碗板龙巡街,共飨盛景。龙“游”到哪儿,哪里就是一片人山人海。

一轮舞龙完毕,大家便前呼后拥,将碗板龙团团围住,拍照、录像、合影……各式各样的记录方式,给元宵增添了一份热闹和欢乐。

“我们每年都会回碗窑来过元宵,相比春节,我觉得元宵节的年味更浓一些。”正在拍照的蔡玉秀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碗窑人,由于工作关系常年不在家,但每年都不会错过家乡的元宵节。






除了碗板龙外,铁枝巡游也展现出了碗窑另一种流光溢彩的美丽景象。

在各色灯火辉映下,一台台铁枝犹如云中瑶台,美仑美奂。身着古装、扮相精致的小演员们各居其位,凹凸造型。“八仙过海”“观音送子”“西游记”等精彩绝伦的戏剧表演交织巡游,曲尽其妙,各擅胜场。花灯、游神等特色元素也加入其中,在人群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高潮。摩肩接踵的人流,万人空巷的场景,演绎了一场盛世狂欢。

“团龙”是碗窑欢度元宵必不可少的大戏,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喜祥如意,乡民团结互助、和和美美。晚上10时30分,随着爆竹声起,备受瞩目的“团龙”拉开了序幕。

上百米长的碗板龙由“龙头”引领,按顺时针方向回旋,“龙身”由外向内以圈盘绕,一圈又一圈,按前、进、退、盘的顺序,最终形成螺旋状,尾头呼应,圆满团圆。“长龙”以黑夜为纸,以灯光为笔,在黑暗中翻波逐浪,颇有腾云驾雾的气势,时而吞云吐雾,时而起伏盘旋,仿佛徜徉在画卷之中,体现了舞龙者的默契和高超技艺,抒发了碗窑人民欢度元宵的喜悦,使碗窑的特色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让大家享足了“团龙瘾”。

“早就听闻碗窑的碗板龙不一般,果然名不虚传!不失为一场视觉盛宴,太震撼了!明年我一定要带家人来体验一番,也希望这样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游客陈铭洋感慨地说。

“碗板龙是碗窑最具鲜明特色的传统技艺,碗板龙闹元宵活动在碗窑村已经延续多年,它不仅仅是为了图个热闹,更多的是一种乡土情怀。”今年39岁的蔡志强,除却新瓷社区居委会主任的身份外,还是碗板龙制作技艺传承人。他告诉记者,碗板龙是在外游子思念故土的记忆,更是一代又一代碗窑人孩提时代刻骨铭心的念想。

据蔡志强介绍,碗窑祖先早先从闽南引进闽东的是板凳龙,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辈们根据自身烧窑制碗的工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制碗的碗板作骨架,制作而出这碗板龙,代代相传至今。






不仅如此,碗板龙全身上下都与“碗窑”二字息息相关。蔡志强说,碗板龙的骨架由每段276厘米长的碗板,头尾穿孔,再用木棍连接而成,龙身由古时制作包装碗具的竹青编织,龙皮采用制碗贴花的油纸裱身,而龙身图案则是应用制碗画花的颜料彩绘而成。

“碗板龙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组成,龙身根据制作人数的多少决定,一般在30至50段,最长可达150多米。”蔡志强说,碗板龙的龙头编织和裱纸的工艺最为复杂,也最需技巧。但最难的还是骨架的制作。“骨架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决定了一条碗板龙的神态,这也是碗板龙制作技艺的关键所在。”

正是凭着对碗板龙制作技艺的一腔热情,蔡志强16岁时便踏上了传承之路。几十年来,蔡志强不仅在碗板龙制作技艺上有所成就,舞起龙头来也绝不含糊。

“舞龙头最重要的就是力量和姿势,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是舞不好的。”蔡志强说,龙头需要体力充沛且熟练掌握舞龙技巧的青壮年负责。但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能担起舞龙头这个大任的人已经不多了,这也是碗板龙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碗板龙在2017年就已经被蕉城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下一步,我们计划申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认识、了解碗板龙文化。”蔡志强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碗板龙也被赋予了更多时代内涵,他希望通过申遗这种方式让这项制作技艺能随着碗板龙的“腾飞”代代相传下去。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