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大梦蕉城 >

“乡村夜校”灯光不息 千余名大学生32年接力教育扶贫

2019-05-04 11:03:00 大梦蕉城
“乡村夜校”灯光不息 千余名大学生32年接力教育扶贫

 

图为教员辅导小朋友。(后山夜校 供图) 后山夜校 供图 摄中新网宁德5月3日电 (记者 吕巧琴 叶茂)周一至周五,每当夜色渐起,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城南镇后山村原村委楼都会亮起灯光,宁德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始义务为附近村庄的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课外补习。

薪火相传32年

后山村是蕉城区城南镇的畲族村,与宁德师范学院旧校区仅一墙之隔。早年,该村教育条件薄弱,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于是,宁德师范学院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办一所义务支教学校,改变后山的现状。

 

“乡村夜校”灯光不息 千余名大学生32年接力教育扶贫

 

 

图为美术课。(后山夜校 供图) 后山夜校 供图 摄宁德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张秋良表示,1987年创办之初,后山夜校旨在帮助后山村村民扫除文盲、提高文化水平。

很快,在各方的支持下,后山夜校亮起了灯光,响起了读书声,为当地农村青壮年文化扫盲。随着经济发展,古溪村、后山村等城郊村落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落脚点,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夜校成了这些孩子快乐学习的场所。后山村许多家庭先后有两代人在这里接受课业辅导。

 

“乡村夜校”灯光不息 千余名大学生32年接力教育扶贫

 

 

图为小朋友答题。 后山夜校 供图 摄32年薪火相传,每年都有一批批年轻活力的大学生加入到后山夜校的大家庭。发展至今,后山夜校已变为了集课业辅导、兴趣培训、人文教育为一体的蕉城特色教学基地,致力于教育精准扶贫。

志愿者:收获满满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后山夜校。晚上7时,课程正式开始,第一节为辅导课,由教员辅导学生做作业。10位教员静立在教室四周,孩子们举起手或停笔许久,就有教员上前辅导,尤为默契。

今年大三的林榆榕,系后山夜校的志愿者之一。大一入学时社团招新,她听说了后山夜校义务支教的事迹,也目睹了一张张孩子纯真笑脸的照片,毅然决定加入这一团体,就此与后山夜校结缘。“觉得比较有意义,加上本身也是师范专业,和自身专业相关。”林榆榕说。

在后山夜校的3年,一名小朋友让林榆榕印象颇深。小朋友的本子上记有许多教员的信息,很多都是林榆榕的学长、学姐,两人相遇时,小朋友问林榆榕,“您认识哪一个?”“他们为什么没有再过来?”……

“这让我感到,我们在小朋友的生命中是比较重要的角色,自己是一个很被需要的人。”林榆榕说,3年来自己也收获很多,除了本身教学技能的提升,还收获了教员的友谊、学生的信赖和家长的感恩。

约晚上8时,第二节选修课开始了。在美术课上,教员曾杰妤把一叠像素画材料分发下去,孩子们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图案,专心致志地描摹起来。今年大二的曾杰妤说,兴趣点缀生活,画画是一种能够让生活感到轻松的一种东西。

“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的感觉,很轻松、快乐,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曾杰妤说,现在我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夜校,社团的生活让自己感到充实、温暖,不知不觉就呆到了现在,很庆幸加入了社团,感觉挺好的。

晚上8时30分,当晚的课程结束了。孩子们陆续收拾好书包,在欢声笑语中和教员们依次道别。

守候帮扶承诺

32年来,宁德师范学院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后山夜校的灯光始终不息,一批又一批大学生传递着接力棒,守候着32年不变的帮扶承诺,先后有1130多名像林榆榕、曾杰妤这样的志愿者加入后山夜校,辅导学生1920多人次,授课超过9880节。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也许这就是后山夜校薪火相传的原因。”林榆榕说。

据了解,后山夜校先后获得“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福建省“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以及“福建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福建省优秀社团”“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宁德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张秋良表示,后山夜校对社会是精准教育扶贫,对我们则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自我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