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石堂”的变迁

2019-07-10 09:33:55 三都澳侨报

古老村落

“石堂”是个古老地名,在现今文件和地图中难以找到。但是因为 “石堂先生”“石堂整训”等历史名词广为人知,所以不少人知道“石堂”就是梅鹤、文峰两村。

“石堂”地名由来已久,这里原属古田县“感德里”,后与长溪县“宁川”合,成立“宁德县”。建县后二百多年,南宋《三山志·卷二·地理》记:“感德前里 穹窿村、聖湖、杯竹。感德后里 福辇、石唐、常斛、葛仙翁岩。”有人认为,此处“石唐”就是“石堂”。文峰村后有“唐山”,流经村内的溪流习称“唐溪”,或与“石唐”名称起源有关。

在陈普晚年的诗作中,他把家乡称为“园洲”。传说当时这里散布着陈、林、黄、曾、彭、夏、芦、叶、苏等十多姓,山间盆地如同桃源,生活怡然自得。今天仍屹立于梅鹤溪上的花桥,梁上有一传世对联,上联为“紫阳诗谶石堂名传千古”。假如此联真是朱熹所提,那么“石堂”在《三山志》成书(公元1182年)之前应已成名。儒学大师陈普1244年生于此,后来他名满闽中,后人称其为“石堂先生”。他的学生宁德五都中村人韩信同写有“石堂八景”留在旧县志中,其中有“石堂峻峭万山雄,拥翠亭亭多乔木”“中有石堂自天成,清晨常喷祥云气”等句子。“八景”在今天均能一一指认,如果这几首诗确为韩信同所作,那么说明宋末元初时,“石堂”已涵盖今天梅鹤与文峰两村所在地域。


文峰村全景

宋、元,这里都属宁德县青田乡“感德后里”,明清及至民国,这里均在“二十都”内。明代嘉靖年间,宁德县官方和文人纪念陈普,“石堂”之名数度出现于文献之中。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江西巡抚宁德人陈褎在《石堂先生遗集》中写道:“目今莆中多贤,讲学造就,石堂(指“石堂先生”陈普)殆为鼻祖。”明嘉靖县志《山川》记:“石堂山,在二十都,有石窟如堂,故名。”但该书的《津梁》中又称为“二十都石塘”。同期,宁德县令叶稠在石堂建“陈惧斋先生祠”,有文曰《石堂先生赞》。石堂之名得到更大的显扬。

更早的时候,“石堂”之名从何而来,或范围涵盖多大,只能做一猜测。其中,按照嘉靖志中“有石窟如堂”的提示,“石堂”之名,有可能来自于那罗延石窟。那罗延窟在梅鹤文峰两村正东约二十里外,同属“二十都”。这里“摇石蛋祈子”的风俗传自上古,唐末之际又有高丽僧元表携《华严经》居于此,是为支提山佛教之滥觞,其成名早,影响大,村落以此为名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如今一般的说法,就是梅鹤与文峰两村,四周皆高山,山峰峻峭,多有石景,将高山之麓的盆地以“厅堂”命名,这有一定的根据和美好的寓意。

随历史变化,地名在游移。历史上,“石堂”所指的范围可能更大,但是作为村名,在清代乾隆年间,就特指今梅鹤与文峰村了。林姓和黄姓,据他们家谱记载,都在北宋和南宋期间迁居至此,清乾隆年间已俨然成村落。清代《宁德县志·卷二·建置》记:“二十都一图……统村六,曰石堂、仁峰寺、桃花溪、陀罗、辟支、天峰寺、黄柏”(2012再版清乾隆34年《宁德县志》202页)。此处将林氏与黄氏所居村落合称为石堂村。

到民国初年,生齿渐繁,两姓均成大村,分别称为“石堂林厝”和“石堂黄厝”。到1942年,宁德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曾“雅化”了一些较大的村名。其中,石堂林厝因林姓为主,取“梅妻鹤子”之意定名为“梅鹤”,文峰村依村后文笔峰,命名为“文峰”。但是定名之后,在个别文献和地图中,官方却直接认定梅鹤村就是“石堂”,文峰村是“黄厝”。这见于民国37年(公元1948年)宁德县政府所制的《宁德全图》(引自《1995年版宁德市志第三章·市区与乡镇》),也见于民国35年(公元1946年)《闽茶·第一卷第一期》例举宁德县西北部“茶区”,有“石堂、黄厝、浮山、院后……”的提法(引自蕉城区茶协编《宁川茶脉》239页)。这可能是旧时“石堂巡检司”、后来的“联保”“村”之类旧石堂村的基层机构设在梅鹤村,习惯使然。

解放后,因为两村都是规模相对较大的村落,在公社化时代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再未曾把两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或“大队”,因此两村各自不断发展壮大,原来的“石堂”村名渐次淡化了。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仅在虎贝乡就有几例。如“黄柏行政村”中并无黄柏自然村,所辖姚厝与周厝均可称“黄柏”;镇区中的“新厝”与“旧厝”两个自然村(已合为一处),也都可代表“虎贝”。

从这个角度看,如欲追问石堂先生陈普是梅鹤村人还是文峰村人,是不可考的。因为历史无法排除梅鹤村或文峰村在“石堂”之外。从历史源流看,梅鹤与文峰村是一个完整单元。

锦绣田园

从自然环境看,两村也是同一个地理单元。

石堂在虎贝镇区西北约6.5公里,距宁德城区约60公里。梅鹤与文峰两村四周高峰入云,与村落的相对高差在600米到800米之间。其南有蕉城区最高山峰“第一旗”,北为海拔1300多米的“第一高”,东北有海拔1200多米的香炉峰,从村中眺望,山影悠然。盆地中间有一脉称为“翠屏”的低矮丘陵中分盆地,北为文峰村,海拔610米,梅鹤村在南,海拔600米。如以600米等高线测量,山麓平展沃野,南北宽约2公里,东西长约4公里。

南北山区来水汇于梅鹤村前“鲛潭”,形成梅鹤溪,又作“黄柏溪”。溪流自东而西,缓流二三里,突从断崖瀑布跌入峡谷。虎贝多雨,高大的第一旗峰北坡径流向北,第一高峰和香炉峰南坡水逶迤流南,共同在高原上冲积出这片十余平方公里的平畴沃野,塑造出“厅堂”一般的锦绣田园。古代这里有“石堂八景”,传说由大儒陈普所辑,韩信同撰古风八首记之,分别为“翠屏霁雪”“石屋朝云”“笑天狮子”“蛟潭映月”“蓬莱飞峰”“文笔卓峰”“棋盘仙迹”“双柱擎天”,多是山景。到近代,清道光年间福建学政彭蕴章还为石堂写了“六景”。


文峰村马头墙

在蕉城区近三百个行政村中,梅鹤文峰两村大地面积均排列前头,主要是大片的山地。历史上这里是屏南和古田一些地方通向霍童溪流域的古道要口,北去洪口,东北向梅溪坑头,因此也有些商贸之利。两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多,其中梅鹤村400多户人家,水田1000多亩,文峰村近380多户人家,水田490多亩,农耕时代盛产稻米、茶、木材、茶油、青靛。

石堂周边高峰人迹罕至,至今仍是蕉城区西北隅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地域。其中文峰村西北约十华里外曾有“前湖”小村,据乡老介绍,所在地貌今天仍为高山沼泽,可能就是旧志中提到的怪异的“寒蛤湖”。另外,在梅鹤村西北二十余里外,曾有村名“姑娘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此发现了大小相当于中等乔木的号称“华东地区最大”的野生茶树(见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郑康麟主编《宁川茶脉》第4页)。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宁德县曾集中数百人,在文峰村西北的“三漈坑”原始树林中建起伐木场,伐木经年,后因交通不便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倒闭,这大概是宁德县境内最后一次人类大规模砍伐山林的活动。

文脉流长

千百年来,山水清奇的石堂文脉源远流长,传至今日的文物数量较为丰富。举其大者,有号称“宁阳第一桥”的宋代石桥“花桥”,明朝嘉靖间建“陈惧斋先生祠”和“下马宫”,可能建于宋元时期的石桥“九跳桥”,始建于元代或更早的“奶娘宫”,始建年份可能在元明时期的东岳宫,元代大儒陈普墓和清代咸丰年间任广东水师阳江镇总兵署理广东提督黄礼鉁墓,其中花桥、陈惧斋先生祠、黄礼鉁墓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石堂两村分布着众多的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井及家藏文物等等。

“石堂先生”陈普可以说是宁德古代社会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当他年幼之际,石堂必定已是书墨馨香,有较好的教育环境。1279年宋亡之际,他已经是思想成熟的中年人,对于以中华道统安身立命的学者来说,面临的是天崩地坼乾坤倒置。他“志不仕元”,在石堂仁丰寺办学,传说学生有百人之多,其中韩信同等人后来成为同样有名的学者。再后来,他在建阳、莆田教学,终老于莆田,造就了一大批理学人才。陈普著作数百卷,大多为《四书句解铃键》《四书五经讲义》等理学著作,也有《浑天仪论》《咏史诗断》《字义》等文史科技类著作。现今存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石堂先生遗稿》一卷,注《武夷棹歌》(朱熹撰)一卷。

明代嘉靖年间,县令叶稠在石堂建了“陈惧斋先生祠”(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修了陈普墓,也有说法,在原来的仁丰寺或仁丰学院的旧基上建祠。今天的祠,为清乾隆年间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清水砖砌墙,面积288平方米,正厅穿斗式梁架。祠中原有一方木版纪文《石堂先生赞》,是明代原物,今以复制品易之。建祠同时,在石堂村北隅建了“下马亭”。亭在石堂往霍童的古道上,原为木构建筑,旁临溪水,亭上开轩窗,远眺青山,极具美感。近年经改造,已成砖混建筑,但建筑细部保留的木雕、砖雕精美,“充分反映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见《福建省宁德市虎贝文峰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陈普祠堂

与陈普有关的文物还有梅鹤村前的“花桥”。桥建于北宋,两墩三孔,长36米,宽3.5米,上有廊屋,九开间,48柱。传说建桥时,朱熹曾经过此桥,在廊屋梁上写了上联。后约五十年,年幼的陈普对了下联,而且“字沉入木”,遂名为“沉字桥”。后人传说因廊屋曾毁于火,在乾隆四十三年重建,遂定名为“花桥”,其实,在明代嘉靖县志《津梁》中就有“花桥,在二十都石塘。朱文公尝过此留谶,后石堂陈普应之”的记载。“沉字”的故事灵异,反映出千百年来石堂民众对大学问家的崇敬心理。

这种追慕学问的风气在石堂流传千年,清代石堂科举人才较多。

生活于十九世纪上半叶的黄礼鉁,是石堂人极具进取心的一个代表。传说他幼年立志,曾用柴刀在石上刻出“进士”二字,后来终于成为文武兼俱的一代将才。1832年黄礼鉁24岁时中武举,进京会试后任福建水师千总。从此,他三十余年军旅生涯都与海防有关,由六品低级武官升任至正二品将军。这个时期恰逢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洞开之际,也是清朝廷加紧经营台湾的开始,他于咸丰九年担任台湾水师协副将,这是台湾清治时期海防军事层级最高武将,统帅三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他在台湾任职十一年,是近代台湾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之一。黄礼鉁的故居和墓仍保存完好,还留下一些仪仗牌、皇帝褒奖的圣旨、画像和大印等文物。

石堂地远天高,民风安祥,民国初年,在梅鹤村林氏祠堂中就办了小学。石堂学子纯朴率真,追求上进,如今年青人大都有高中学历,两村大学生各有百多人,其中不乏硕士博士。

文脉流长,文物斐然,有些文物如遗世珍宝,近年才被人重视,其中“奶娘宫”和“九跳桥”被外界知晓不过十余年的时间。“奶娘宫”又作“太后宫”,祀临水夫人陈靖姑,最奇的是正厅中一尊石“供桌”和一方“拜石”。这两件文物,有专家认为“省内少见”。位于梅鹤村西约三里的“九跳桥”不见于地方志书,据乡老传说,桥建于宋元时期,至今原状未改,是难得一见的古物。梅鹤村的“东岳宫”也让人惊奇,这是一处“合院式”建筑,占地近千平方米,有专家认为这群建筑始建年份当在元代之前。除了这些“公共建筑”外,文峰村和梅鹤村保存了很大数量的旧民居。

沧桑世事

石堂先生在此开办书院造就一代精英的故事,开启了石堂斑斓多彩的历史。众多宫庙和公共建筑,依稀记录了千百年来石堂物产丰饶、人勤春早的过往。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高山茶区,所以茶叶质优香醇。清代中期前,霍童溪流域一带茶叶经建阳往江西,运至广州出口。清代同治咸丰年后,福州茶港和三都茶港兴起,石堂一带茶叶又挑往霍童溪水运到福州和三都出口,石堂都是茶商往来的要道。长达几十年的红茶出口与销售贸易,是石堂的一次历史机遇,当地因此积累财富,拓展教育文化,为民国时期“宁德好西乡”作了好注解。

民国时期,这里是闽东红军“石堂整训”的发生地,石堂历史因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7年秋,闽东红军奉命接受改编,集结队伍准备北上抗日。红军先在石堂村东北约三十里的桃花溪村集结,完成了部队点编。随着人员增加,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闽东红军移师石堂,在此整训和编练队伍。约两个月后,1938年1月24日,队伍北上驻扎屏南县棠口、双溪,接受“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番号,换装,同年2月14日,时逢正月十五,1380名将士走上抗日前线。


陈普像

闽东红军在石堂集结与整训,是形势发展的要求。厮杀数年,当时闽东红军队伍需要在较为安全的地点长期驻扎。随着人员增加,桃花溪一带地狭粮少,已难以适应。红军以“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的名义移师石堂,有三个营的番号,一营、三营驻文峰村,二营驻梅鹤村。有的老同志还回忆,距石堂十几里外的新亭村也曾有红军驻扎。计有1600多人,其中原有的闽东独立师红军战士700余人。

石堂四周皆为险峻高山,远离县城和大道,千余人的红军队伍凭险可确保安全。石堂人烟稠密,有充足的房屋可住,有宽旷的平地可供练兵,方圆几十里内,都是盛产粮食的乡村。因此,红军在此整训时间较长,扩充了优质兵员,使这支数百人的山地游击队升华为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宁德籍人员就近参军,达500多名,占了老六团兵员的三分之一强。

石堂村至今仍留有当年红军驻扎练兵的遗迹。闽东红军主要负责人叶飞驻文峰村指挥部的办公室窗户,留着当年使用蜡烛的痕迹。1988年,文峰村民自发组织了“石堂整训五十年纪念会”,以示后人不忘革命先辈的功绩。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梅鹤村和文峰村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名声在外的明星村。交通、信息通畅与城市无异;新村建设的同时,文化遗产得到较好的保护;群众从事新型农业的同时尽其所能经商、务工和从事第三产业,收入远超种粮种茶;文峰村传承酿酒传统推出产业化黄酒“陈普家酒”,获得很好效益;梅鹤村外出经商有至巨富者,不忘反馈家园。更难得的是如今两村村民对自己的历史遗产饱含自豪与自信,在保留着一片青山绿水的同时,经营着富裕的家园。

2015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公布文峰村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6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公布梅鹤村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石堂,不是一个即将消逝的地名,它将伴随新农村的美好未来显扬光大。

□ 甘 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