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影像 >

慢刀须臾——南大路的那家老理发店

2019-09-11 11:08:03 三都澳侨报


南大路地标的桥头

这座南大路最有名的桥

天气晴好,南大路的轮廓很清晰,那么多矮旧的小房子围着宫庙。“麻里麻里”传统的佛教经曲,伴着巷子里邻居们的问候和小贩们的吆喝声,总揪着你的耳朵,视线不住地好奇,不由自主地寻找着各种声音的出处。

南大路其实不大,只是南环路的一条支路巷子。关于它,最深的记忆是那家理发店,就在一座老旧的石建民房的一楼。

客人从门口走进店,顾客基本没有试探,也不问是否需要排队。慵懒地跨进店门,整一整衣服,径直坐在一张扶椅上,拿着手机惬意地摆弄。正在理发的店主王师傅也不问,专注于手中的“作品”,拿着电动推子,由右至左”兹拉兹拉“地边梳边推。顾客虽然不多,但一个接着一个,有时也要等上一等。


南大路实际上很不大

100米的巷子大约又20间美发店,变成了很有趣的混搭风

巷子里各式的服务都是他们的生计

巷子里其实也能够找到生活上想要的一切

拾捣一圈,围兜一松一抖,除干净剪下来碎发,客人两三步挪坐到角落的洗头池子边。取块干毛巾,遮挡好客人的脖领,试了一下水温,带上手套,挤些洗发水,往客人头上一抹一捞,穿过黑发的双手打着圈挠啊挠。镜子里,两位老者一站一坐,场面不要太温暖。习惯性地,两遍“举诶咩诶?(水热不热)”的宁德话,听上去温暖亲切。

店主王师傅“一人一店”,开店正好五十年。店里的陈设也像王师傅的年龄:两把老式的铁椅,一只旧式电吹风,铁锈斑驳;台前的黑白色手动推剪,打开的工具包里的剃刀、牙剪,放射出安静透亮的光线。

十几平米的店面除了旧,醒目之处还有挂在外墙上的一块泛黄的招牌“满月头”。相传77岁的王师傅是宁德南门一带剃婴儿满月头最专业的师傅,新生婴儿稚嫩头皮的胎毛需要老师傅的慢刀来保护。老城区新生儿满月,多有居民送到这,这种理发费用不得知,但想必定会有封在红包里满满的心意。

 
一些居民的头从出生到老,都在这里剃的

一人一店,洗头服务也是他一个人完成

巷子里不缺生意,老王和顾客一样地从容

这样的画面感觉就像是巷子的代言

老人家的寸头算是最经常的业务了

给孩子剃头,老王更是很拿手了

老王还有一手染发的活

没有现代的工具,完全手工的感觉就是用心

光顾老店的客人大多在这都是黑发剃到白发,这家店、这条街也是王师傅的岁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环路还没有拓宽改造,整条南大路理发的师傅一共两三人,店铺经常在不远处更换。从南大路口到石桥桥头,不深的百米巷子里尽然都是商铺。米店、药店、打金店、算命店,点点滴滴的买卖,供养着居民的生计。在蕉城(宁德县)体育场还没有搬迁时,年轻的王师傅就已出师,在这里开了店。

后来附近商业街的建设,百米开外马路上迎来了喧闹,时常也会漫过到这里。

于是,巷子里各式“新潮”的理发店,如年轻的悸动,代表理发店潮流的一根根不断旋转的红、蓝、白三色斜纹圆柱欢快地转动起来。100米不到,巷子两侧竟然有十几家理发屋。美发、造型、体验、休闲。怎样的招牌就有怎样的灯光搭配,像是上世纪的暴发户打手机一般,骄傲地炫耀各自的心思。


这里的招牌非常醒目

墙上的电话号也是很有感觉

墙上挂着撕去日历

店内的摆设简陋又很亲切

桌上的工具充满了年代感

摆放和悬挂各有各的讲究

伴随老王的职业生涯的老座椅 

工具不多,几样必须的也很陈旧了

随着新鲜逝去,人气的喧闹也不再,才发现老店的从容才是真,老旧反而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奇”。几十年的老式房子,掉了好多墙灰,贴着的破墙画,靠墙有书桌,一摞摞书报来了又去,用了智能手机后旧电视去年搬走,变不了的只有老手艺。海报里和电视上的造型,王师傅会多少种一时讲不清,但和店主沟通单纯得只有“洗、剪、吹”三个字。多年未变的15元理发价格,充满了巷子里和老者的福利味道。

洗完头干毛巾取下来,擦干头上的水滴,顺势扔到旁边的水桶里。客人做回扶椅,围好理发围兜。弄了块热毛巾,焐在客人的脸上。随之,剃刀划过鬓角,掠过面颊,又一张清爽自信的脸,像极了电影里姜文的平头。  □ 阮晓昕 林焕新 文/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