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漳湾福船——宁德造船业的发展史

2019-10-16 09:55:56 三都澳侨报

坐落于三都澳之畔的漳湾镇,是“中国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其制造技艺明代洪武年间由闽南传入,
迄今已有650多年历史。福船,是一代又一代漳湾人的回忆。

宁德造船厂的兴衰

宁德县造船业始于何时,目前笔者没有见到具体的文献记载,但从地方志书和民间谱牒的有关资料中,可略作判断。漳湾镇岐后村刘氏族谱(据说最早修谱于清乾隆年间)记载:明初有河南光州人(原在闽南泉州三角井村居住)刘光国,字帝美,携妻姚氏由泉州移居漳湾建造溪舟。清乾隆版《宁德县志·赋役志》记载:“前明游寨兵船系调拨渔船,委武员督军代哨。至隆庆五年乃议抽税充饷”“本县民米.....三千石有奇,运赴本州大金仓。然宁德闾峡之险,若遇风时不顺,至有船因搁损,米为咸水浥烂者。”可见,在明朝隆庆(1567-1572,皇帝仅在位5年)之前的嘉靖年间(1522~1566年)宁德县就有人造船从事捕鱼,还被县衙征用作为“游寨兵船”(巡逻船)。至隆庆时被“抽税充饷”,还被用来运输公粮,从宁德县出东冲口水运到州府(福宁府)所在地——大金(今霞浦大京)仓库,每年船运粮食三千余石(石,音dan)明代一石米约重153斤,三千石米重约230吨,可见当时运粮船队的艰险,也说明当时造船技术好,船只坚固耐用,经得起东冲口外海的风浪。

又据清乾隆版《宁德县志·津渡》记载:“凡修造渡船等事俱系金鳌渡船户监管办理。”“金鳌渡,在东关外税馆前,亦名青云渡,由邑城赴福宁府不由陆路者渡此。”说明清代宁德县沿海的东墙渡、西陂渡、金垂渡等水上交通管理和修造渡船的事务都由位于县城“东关外税馆前”的金鳌渡负责,这或许与清初实行海禁政策有关,官府对沿海一带的造船业实行了统一的管理,同时禁止建造大船。此后直至清末宁德造船业一直保持原有制造规模,无甚发展。

到了近代,沿海漳湾一带,已能制造二三吨级的小渔船。随着三都澳开埠,清廷在三都岛设立福海关以来,宁德与周边地区的海上贸易开始发展起来,私营木帆船外海运输也较有发展,商贸的繁荣促进了地方造船业的发展。据大门山村老人回忆,民国初期大门山已能修造35吨级木帆船。又据赖玲珠《老爹说造船》一文中老造船师傅赖其丰讲述“我们贵岐赖家…造船历史从你爷爷手上开始,大约也就一百来年。当时福安六屿的‘加兴师’,在民国十来年的时候,因国民党和共产党在争闹,不平安,就跑到我们厝。‘加兴师’是造船为生,我们厝人就向他学习,合作…”可见当时闽东沿海各地都有造船的能工巧匠了。而且宁德县也有过建造100吨大船的,如宁德城关余泽丰为了运销本地茶叶、瓷碗、土纸、笋干、青靛、红糖、晒烟等大宗土特产品到宁波、青岛、烟台一带贸易需要,从福州购进了一艘吨位1000担的旧船,为了使船舶载量大,经得起大洋的风浪,将这艘船进行改造,修造地点就在大门山,距今80余年。当时福州造船厂生意不景气,生产停止,趁此机会余泽丰请到福州造船厂师傅30余人,备了很多木材,要师傅按古代船形式设计,把船腹改大增加载货量。经过半年修造,吨位已达3000余担,称“金丰顺”号(又称“金顺”号)。该船木料均采用杉木,较大直径达3~4尺,仅桅杆高达七八丈,用铁圈不计其数,其间曾同打铁厂联系,用去铁钉200多担,船底部采用双层,以防触礁漏水。此时除“金丰顺”号外,还有彭万珍、余永泽等分别独造“原顺”号和“德顺”号,均有120多吨位,驶往外海浙江、山东,远到台湾、琉球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宁德造船业发展较快。造船体制已由私有制的合作小组向公有制的国营造船企业转变;修造规模由原溪河小舸发展到六十年代的20~30吨级,七十年代的200~300吨级的沿海木帆船和木质机动船;修造种类已由单一的木质船制造交叉引进了玻璃纤维船艇制造。八十年代中期,还出现了三都澳船舶修拆厂这样较大规模的船舶修拆企业。由县、乡、村多元化的9家造船企业,分别经历从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的鼎盛时期。

造船的用料,需选择既轻便、坚固,又耐水的木材。一艘木帆船(俗称“福船”)的制造,从备料、立龙骨到上画油漆,全都是手工操作。福船船型多样,尤以一种当地称作“三桅透”(三桅三帆)的最具代表性。它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要经过安竖龙骨、配搭肋骨、钉纵向构件舷板、搭房、做舵等工序,最后油灰工塞缝、修灰、油漆上画,才完成全船。制造这样一艘木帆船,那需用技工400工日,杉、樟等各种用材80立方米,市场造价为15万元。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以木质船建造为主体的造船业,由于木材紧张所带来之的冲击而逐渐萎缩,加上铁壳船、水泥船和玻璃钢船等现代船业的兴起,以制造木船为主业的造船厂先后倒闭。

现在工匠很少制作大型帆船(福船),制造的小木船最大约长14米,主要给养殖户及近海渔民作业用。由于制造福船工作辛苦,工资偏低,年轻人不愿投入这个行业,令传统福船的造船技艺濒临失传。目前,只有漳湾刘氏族人继续造少量传统福船。


各地造船厂的命运

地方国营宁德县造船厂

位于宁德县东湖塘华侨农场四孔桥村。隶属宁德县水产局领导,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独立核算。以生产30~40吨级沿海小型木制机动船为主。厂内有办公楼1座,车间2座,工人两层楼宿舍1幢,厂房1座,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

该厂于1956年由古溪乡大门山造船户和金蛇头造船户30多人联合成立造船合作社。1958年4月转为地方国营宁德造船厂,同年12月八都乡公社造船厂也并入,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属县手工业联社领导。为扩大生产规模,又向宁德、福安两地沿海各村招收工人,正式工人有76人,临时工有20多人,厂的党支部书记是王锦蕊(濂坑人),厂长是郑伏盛(云淡人)。该船厂原址设在宁德县城关海滨路(即现在的东湖市场附近),厂区面积约500平方米,有办公室、生产车间和职工宿舍,都是租用民房,三个车间是竹棚结构,每遇大雨只好停产。1959年7月购置一台40匹马力的柴油机,带动锯柴刀片作为工厂锯木之用,并购置两把电钻。

1960年,因东湖塘围垦,船只无法进入宁德城关,该厂打算迁址漳湾镇汤湾大队港口,并在那里兴建了部分厂棚。1962年,国营造厂船下马,原有工人又分为两拨,分别回到蕉城公社造船厂和鳌江公社造船厂,恢复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分别归蕉城公社和漳湾公社管辖。蕉城公社造船厂的厂址设在漳湾港口,鳌江公社造船厂的厂址设在漳湾镇后湾村一个名叫‘宫仔鼻’的地方,那里风大浪急,1966年遭遇14号台风,被夷为平地。1967年,经宁德县人民委员会审批同意,鳌江公社造船厂在贵岐村金蛇山四孔桥旁征地半亩,作为基建之用,后鳌江公社撤销,归并漳湾镇,该厂亦随之更名为漳湾公社造船厂。1970年为了适应渔业大围塘发展和改造连家船的需要,县派工作队重新联合两个小厂组成一个共百人的船厂,定名“宁德县造船厂”,转为县工业局领导。1974年又划归县水产局领导。1980年职工有52人,其中行政人员5人,造船工47人。1986年拥有干部职员49人。

建厂初期,县造船厂主要以传统的用具如斧头、锯、凿仔、钉送、顶凿、铁锤、拉钻、墨斗、篾钎、刀石、钉钴、钉兜、柴马、千斤顶等进行手工生产。六七十年代引进机械设备加工木料,到1986年已发展到拥有船坞1个,船台4个,20马力的柴油机3台,18马力的木工锯木机2台。

原先宁德县造船工匠是以零星生产小吨位渔船为主。1956年合作化以后逐渐开始承接小部分30吨位的木帆船修造业务。1974年造船木材由县计委审批,县水产局调配,七十年代末造船原材料紧缺,部分行政人员调离,生产受到影响。1980年工人自己选举厂长,对厂初步进行改革,生产方式以组以户为单位,独立承接修造船及原材料的加工生产,增强企业收入。翌年修造木帆船53艘,年总产值达4.6万元,是历年来产值较高的一年,固定资产2.4万元,流动资金1.8万元,1983年落实生产责任制,分2个生产车间,采取承包到组到户。1986年全年总产值15万元,修木船290艘,新造渔船80艘,所造的木制机动船畅销山东、浙江、福安、霞浦等地。此后,由于现代船业的兴起和木材价格的飙升,以制造木船为主业的县造船厂业务急剧萎缩,不久后就倒闭了。

漳湾造船厂

漳湾造船厂其历史至今约有420年(1567年),其祖宗刘氏携家眷(原在闽南泉州三角井村居住)带着造船手工工具来到漳湾歧后村(现今镇所在地)居住,开始制造二三吨位的小渔船。

1956年漳湾刘姓制船业工人20余人组织造船小组,1958年由漳湾公社批准成立漳湾造船厂。1962年划归县手工业联社管理,定名漳湾造船合作社。1968年因受“文革”影响,该社解散。1973年7月重新组织上马,改名为漳湾造船厂(厂长刘登镛)由漳湾镇企业办领导。

厂址位于宁德县漳湾镇岐后临海处,为镇办企业,独立核算,承接沿海中、小型船舶的维修与制造。有厂房4座,办公楼1座,锯木厂2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

该厂由原来的简单工具发展到拥有半机械化的生产能力。技术设备有皮带锯2台,打灰机2台,千斤葫芦5台,千斤顶4台,铣车24部,电钻15台,12瓦发电机1台,32匹动力机2台,喷漆机1台,固定资产54867元。

1956年建厂初期仅能修造2至3吨位的溪河小渔船。1962年造船技术有所提高,能制造20多吨的木制沿海运输船。1966年该厂为漳湾海鹰大队制造了第一艘机动船,从此开始了制造机动船的历史。1973年修理50吨级的船舶2艘,部分承接造船业务,产值达1.7万元。1976年开始为山东、浙江等省制造渔用机动船,造价每吨位1800元。1977年生产进入正轨,年产值和修造量创历年来最高水平。1986年有正式工人46人,其中技术员1人,施工员2人。可设计制造沿海200吨级的机动船,年造船吨位达1200吨,较1974年增长6.5倍,产值达24.3万元。之后,由于木材价格逐年提高,木造船成本飙升,本地木制船数量锐减,船厂倒闭,只有部分刘氏族人继续制造传统木船。

宁德船用玻璃钢厂

位于宁德县城南乡金蛇头,隶属宁德县第二轻工业局领导,系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独立核算。以生产CB标准救生艇、工作艇、游览艇、摩托艇、灯光艇为主,是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玻璃钢船艇生产定点厂,有1250平方米厂房一座。

该厂1979年开始筹备,1980年筹建造船车间,1984年6月从选矿厂分出,升格为宁德船用玻璃钢厂,技术力量有工人55人。建厂期间,为解决技术难关,提高造船技术,先后与中国船舶公司上海设计院、中国船舶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开展技术协作,并聘请福州、常州、上海的6名专家来宁德指导。

1984年5月至1985年底生产玻璃钢救生艇,船长8米。型宽2.5米,型深1米,可乘员38人,时速达4.46海里,与其他木制的同类国产品相比,具有不沉性、不解体、载重量大、速度快、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11艘各型号玻璃钢船经过落水、稳性、静负荷强度、乘座、碰撞、水密、航行等试验,符合标准,于5月21日通过国家船检局鉴定,开创了我省首次利用玻璃纤维造船艇的一项新技术。但由于此项目投资大,经济效益差,仅1985年一年亏损即达2万多元,该厂虽在各地享有一定声誉,终因经济薄弱,难以发展,1986年处于半停产状态,1988年倒闭。

三都澳船舶修拆厂

位于著名的三都澳东部港口村,隶属于宁德县三都镇政府,业务上接受宁德县交通局指导,系镇办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企业,按1000到1200吨级船坞标准设计,厂区占地面积7666平方米。

该厂于1984年由宁德县三都镇企业办投资。1986年4月整个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工程总投资60万元,整个船坞建在礁石上,坞基坚实,避风性好、水位高、潮差小,距坞门20米外即是15米深的深水海域,便于船舶进出坞。

该厂系闽东沿海最大的干船坞。船坞长81米,宽15米,7.5米。坞门呈卧倒式,宽达12.9米,其坚固性与水性密较好,其他设备有电焊机4台,坞门卷扬机2台,摇臂钻床1台,插水机1台,空压机1台,车床1台,台钻2台,15吨大型吊机1台,办公楼兼宿舍楼1幢,面积400平方米,设备部分资金达30万元。

1986年有职工44人(工人由农业机械厂调往修拆厂),其中管理人员18人,聘用工程师2人,临时工24人。1986年4月与国营福建上游造船厂(在马尾)达成技术联营,常年聘用马尾厂退休技师4人,同时聘用驻地部队的4807工厂退休技师2人在厂负责技术指导。1989年7月投入生产,先后承揽宁海201号200吨级,“赛江”号200吨级,连江苔录250吨级捕鱼船,部队500吨级退役艇的进坞保养。曾修理过1000多吨钢质船,成为福建省第三大船舶修拆企业。1992年实现工业产值96万元,利税13.5万元。2000年后由于业务萎缩,企业经营亏损而倒闭。

三都镇造船厂

厂址设三都岛港头公鸡崎,隶属三都镇企业办领导,系镇办企业,实行独立核算,以制造小型木制船为主,兼营维修业务,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技术设备有水坞1个,滑道船台2个,锯木机1台,灰机1台,千斤顶1台,手电钻1台以及滑车、葫芦等。

该厂自1969年9月始建以来,以制造木制船为主,旺季有工人45人,淡季18人。1976年新造舢板14艘,计126吨位,200吨级围塘运石船1艘,翻修浙江捕鱼船2艘,计250个吨位,年产值24万元,利润4万元,此后随着木材逐年紧缺,钢壳船的大量使用,该厂收入逐年减少,1986年生产处于停顿状态,不久倒闭。

八都造船厂

位于八都镇楼尾,隶属八都镇企业办领导,系镇办企业,独立核算,承接木制船制造业务,有厂房3座,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

该厂于1950年5月成立互助组,1957年改为地方国营宁德县造船厂,1958年体制下放后归八都公社管辖,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改为八都造船厂。

建厂初期只修造20吨位小型木帆船,1971年10月为八都运输社制造一艘130吨级机动船,创宁德外海机动运输船制造之始。到1980年已能修理250吨位的木帆船。1984年后由于木材紧缺,加之企业经营不善,部分职工析出单独干,部分职工转搞农业,到1987年由个人承包生产。

七都贝河造船厂

该厂在七都镇贝河墘,是队办的小型造船企业,隶属七都镇贝河村领导。于1979年3月开始修造小型机动船、木帆船,1982年有职工21人,全部资产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万元,生产总额9.8万元,利润1.3万元。1987年由于,木材等材料紧缺,效益不好而停产,不久倒闭。

海鹰造船厂

海鹰造船厂于1979年成立,地址在宁德县漳湾镇,隶属漳湾镇企业办管辖,是队办集体企业,以修理、制造木帆船、机动木制船为主。该厂1981年从业人员47人,固定职工29人,计划外用工18人,资金总额3.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万元。1986年后 由于木材等原料紧缺而停产,不久倒闭。

宁德县民间运输八都造船厂

厂址设宁德县八都公社观音亭,隶属宁德县交通局管辖,系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 实行独立核算,以修造木制船为主,厂区占地面积660平方米。

该厂于1962年由交通局审批成立的,称为宁德县民间运输八都造船厂,设厂长、会计、出纳、业务和临时仓管员,部分修船工人来源于八都公社的水漈、云淡、下坂及八都街道等地。建厂时,以修理30吨位的木帆船逐渐向制造50吨位的木制机动船发展,生产设备主要以简单的手工修船工具为主。生产人员按季节流动增减,旺季达50多人,淡季有30人,修造船舶3艘.年产6000元。1963年下半年,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效益不好, 该厂下马。  □ 郑贻雄 整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