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陈仕玲:柏文蔚赠诗黄毓英

2019-10-18 09:24:23 三都澳侨报

在城南镇蚶岐村上澳有一座建造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三合土结构大墓,造型庞大,雕刻精美,一看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安息之所。这座墓的主人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黄毓英夫妇和他的长子黄家龙、长媳周氏。在这座墓的墓碑左右各竖一面青石围屏,围屏上的石刻书法笔走龙蛇,夹杂着点点青苔,格外引人注目。左右这两面围屏上各刻有两首绝句,它们的作者,一位是民国政府司法院秘书刘道蕴,另一位就是被誉为“辛亥革命四杰”①之一的柏文蔚。

柏文蔚(1876~1947),字烈武,安徽寿县人。清末秀才。1899年就读于合肥求是学堂,因痛陈清廷丧权辱国,被勒令退学。1905年,与陈独秀在芜湖成立岳王会,不久到南京任第九镇二十三标二营管带,并秘密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联络第七镇军队攻打南京。南京光复后,任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军长兼北伐军总指挥。次年,任安徽都督。民国二年(1913),被袁世凯免职。同年七月,宣布安徽独立。并参加讨袁战争。失败后,东渡日本,跟随孙中山。民国六年(1917)回国,历任国民党北伐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二十一年(1932)日军进攻上海,柏文蔚条陈抵抗意见,为时论所推崇。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国府委员。民国三十六年(1947)4月病逝于上海。终年七十一岁。

鼎鼎大名的国民党元老怎么会赠诗给远隔千里的一位前朝举人呢?这就得从黄毓英的家世说起。黄毓英,字子培,号荀如。城关街中头人。是闽东著名商号“黄砚记”的创始人。黄毓英之父书田、长兄毓同皆高中乡榜,父子登科,名闻乡里。毓英有六子,皆有成就。长子家龙,燕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硕士,留校任教,后当选为参议员(具体职务不详),结识了刘道蕴。黄家龙的妻子周氏是县城武举人周宇伦的孙女;次子家祥,上海政法大学毕业,参加革命后任山西代县司法科科长,革命烈士。三子家瑞、四子家禄、五子家香、六子家忠俱为大学毕业,各有成就。黄家的人才辈出与家室富足,使之成为了当时宁德县屈指可数的大家族之一。

在柏文蔚的绝句后面有一段小注:“荀如先生之次哲嗣履桢贤友识予游于中国公学,器宇恢弘,他日事业实未可量,兹以椿萱营寿藏,来乞予言,勉成小诗赐之。国民政府委员、中国公学校长柏文蔚题”。由兹可见,民国二十二年(1933),黄家龙病逝,黄毓英为了安葬长子,便为自己营造寿坟②。次子黄家祥为了宣扬父母的恩德,特恳请柏文蔚亲笔题诗,以壮观瞻。从这段不足百字的小注中,我们还有一些比较重大的发现。首先可以知道黄家祥的字是履桢③,其次黄家祥在上海政法大学毕业以后,还曾经到中国公学(设于上海)就读,这段史实罕为人知,有关黄家祥生平资料皆没有记载。另外一个发现就是柏文蔚曾担任过中国公学的校长,有关柏文蔚的传记也都没有提到这个职衔。这一发现对研究柏文蔚生平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信息,不容忽视。

柏文蔚所题写的两首绝句如下:“青山十亩小樊斜,筑作菟裘分外佳。叔度汪波千顷阔,他年马鬣拥高牙。庭训由来出本源,窦家五桂正滋蕃。况君学更优堪仕,表圣高风德义尊。”诗中借唐代杜牧营建樊川别墅(黄毓英在墓旁建有“蚶麓山房”作为别业)、东汉黄宪(字叔度)、五代窦禹钧五子登科、唐代司空图(字表圣)等历史典故,对黄毓英家世评价甚高,并对黄家祥也寄以厚望。令人欣慰的是,黄家祥没有辜负了这位校长的一番好意,学成之后即投奔赴前线,最后为抗日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 陈仕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