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 虎贝镇 >

虎贝:小香菇撑起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2019-11-29 09:53:49 三都澳侨报


黄祖落察看香菇长势

本报讯(苏诗瑶)这几日,在蕉城区虎贝镇七淀村,一幅热闹的丰收景象。走进沃丰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十个香菇大棚绕着山势,层层递进,大棚内,数十名村民忙着采摘、装箱,准备将这一批新鲜香菇发往江苏连云港。

“今年香菇产量比去年番了一番,预计年收益能达50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黄祖落说话间脸上堆满了笑意。从20000筒的菌棒到200万筒,从10000元的收入到500万元,从计生帮扶对象到扶贫致富的带头人,这数据的背后是黄祖落对香菇产业艰苦付出。


村民黄蓝达收获香菇

2015年,黄祖落携妻子黄妹香回乡创业,通过流转土地110亩,集资500多万元,注册成立沃丰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虎贝镇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以及祖父辈传下的香菇种植经验,黄祖落在香菇种植第一年就有了可观的产量。但有产量却愁销路,黄祖落回忆道:“第一年去外地销售时我总是满心欢喜,却每每失望而归,打不开销路,只能被迫低价零售。”可即便如此,黄祖落仍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于是,他与妻子分工,妻子负责种植生产,他则一路走南闯北寻找客商。


村民采摘香菇

一年的拼搏,加上好年景,2017年夫妻俩把香菇菌棒增至45万筒,日产达30000多斤,香菇也因品质好,被销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且呈现逐年转好的局势。合作社彻底改变了过去零散种植香菇的封闭局面,成为当地食用菌的龙头企业。

产业兴旺了,乡村才能兴旺。早在上世纪80年代虎贝就是蕉城区的香菇大乡,香菇产销国内外,家家户户都是香菇种植能手。但随着“南菇北移”,原有的市场被打破,虎贝香菇产业也开始走向落寞。

抱着一种振兴家乡的情怀,黄祖落毅然扎根于高山,扎根于农业,并通过自己努力,让数百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让数十名贫困户摘了“脱贫帽”。香菇产业不断壮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加入种植行列。村民黄蓝达便在今年初选择加入沃丰野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他说,去年北方低温香菇断产,让香菇单价上涨不少,去年入股合作社的农户都拿到了10多万元的收入。看着村民依靠香菇产业致富,黄蓝达红了眼,今年他投入40000元,认领了20000筒菌棒,第一批次采摘就有了15000万元收入,预计第二批就能回本。

黄蓝达过去也是镇里有名的香菇种植户,如今,继续接起香菇种植的接力棒,他既兴奋又期待,他说,做回老本行,我得心应手,而且今年产量较高,收入应该十分可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抓住产业好比是抓住乡村发展的“牛鼻子”。黄祖落说,他想依托新技术,抓好品牌建设,带领乡亲继续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人有技术、有能力、有销路、有社会责任心的村民加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行列。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