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守护百丈岩无字碑七十载的他走了

2020-06-10 10:13:57 三都澳侨报

5月29日,在默默守护虎贝镇百丈岩上的无字碑70余载后,虎贝镇东源村老人王宗琯年迈离世,享年88岁。

“这路不好走,这次走一回,下回可来不了了。”据拍摄《百丈岩上的无字碑》纪录片的宁德电视台记者詹凯回忆,这是2017年,在拍摄时,王宗琯老人一次上山祭拜时说的话,当时已是85岁高龄的他,真的就再没上过百丈岩了。

年幼结缘 跨越七十余载

百丈岩,位于蕉城区虎贝镇往北约5公里处,因岩壁高达百余丈而得名,峭壁陡立,气势雄伟。距百丈岩不远处的虎贝镇东源村,是个革命老区基点村。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在这一带活动频繁。

1936年9月,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约120多人在东源村遭国民党福建保安团3个连的包围。第2支队长阮吴近(又名阮吴润)率20余名战士掩护纵队突围,在百丈岩与敌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阮吴近等9名战士被敌人逼退到百丈岩的边沿。他们视死如归,毅然砸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史称“百丈岩九壮士”。

为了祭奠牺牲的英灵,东源村村民自发立下了块无字碑。而那年,王宗琯老人才4岁。

村书记王忠碧告诉记者,老人从小受红军影响,到了已过耄耋之年的他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四五岁时,红军在他家里教他唱红色革命歌曲。

因着这份情缘,王宗琯老人便从小默默当起了守碑人,时常趁着放牛放羊的机会上山,并坚持年年祭拜。这一守,便是七十余载。

为报恩情 默默义务祭奠

从东源村通往百丈岩石虎顶山路,是条古官道,不仅破旧崎岖,还布满竹子、芦苇,杂草丛生。

每次上山,王宗琯老人不仅会挑着扁担,装上香、纸钱、水果等祭拜用品,还总会随身携带一把小柴刀,一边清道,一边上山,来回一趟都要近2小时。

“老人,真的很朴实。当时,我们摄制组跟着老人上山,一路上他都话不多,只听到粗重的呼吸声,而这反而给片子增添了几分凝重与深沉。”回想起对老人的第一印象詹凯说。

在山顶的岩壁下,便是王宗琯老人坚持守护的无字碑。它没有想象中的雄伟高大,只由几块石头和一个石板简单搭成墓状,但却被打扫得很干净,还有供奉香火的痕迹。

“当时我其实挺疑惑的。这个墓里面没有遗骸,也不是衣冠冢,碑上更没有名字,很难理解王宗琯老人为什么会坚持守护了70多年。”詹凯说。

可当他看着老人静静在石碑前跪下,一边烧香祭拜,一边念叨着“红军老同志,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世世代代报答你们的恩”,抽着烟,轻轻哼唱起腔调十足的红歌时,所有疑惑全消。“我想,在老人的心里,碑只是他情感的一种寄托、一种象征。”詹凯说。


接力守护 延续鱼水深情

王宗琯老人默默坚守的背后,体现是东源村民与闽东独立师第三纵队战士间的深厚军民鱼水情谊,这份情谊自然、纯粹,仅发自内心。

“因为后续片改需要,我们前前后后和老人上山了六七躺,每次老人都热情陪同,年迈的他从不喊累,自然朴实话语、行动,都触动着我。因此,我选择将老人和无字碑故事作为百丈岩历史纪录片的新闻由头,故事中的深厚情谊让我们的纪录片变得更鲜活、更生动。”詹凯说。

同样被老人与红军间的深情所感动的,还有闽东游击大队大队长余三江的儿子余宏潮。

2004年,为了追记父亲的戎马生涯,余宏潮首次走进东源村,见到了王宗琯老人。“知道我父亲曾在村里打游击,老人一见面就称呼我为‘老首长’。但那时只是聊了几句,直到2016年,我进村挖掘红色革命史时,才与老人开始熟识。在和老人的交谈中,你就能发现他对军民间用鲜血凝结而成的情谊,十分珍视与尊重。”余宏潮说。

随着王宗琯老人与无字碑的故事,“百丈岩九壮士”的英勇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东源村的红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近年来,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东源村修建了通往百丈岩的1.5宽的登山步道,建造了百丈岩战斗展陈馆,成功获评市、区两级爱国主义基地。

今天,是老人出殡的日子,詹凯和余宏潮二人特意赶往东源村为老人送行。

“守碑,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我相信即使老人走了,还会有更多的人继续默默守护这块墓碑。”时隔多年,再次走进东源村,看着村里越发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詹凯不禁感慨道。

而詹凯的期望,也得到实际的回应。“因为红色文化的挖掘,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了这段历史,现在有许多村民加入了守碑人的队伍,我们将把这份军民情谊继续延续下去。”王忠碧说。  □ 周思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