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30年 > 见证者说 >

见证者说④ | 王绍据:为扶贫事业 我愿毕生实践

2020-11-17 17:18:00 宁德网

闽东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珺

24年前的6000元,可以完成宁德市区一套房子的首付,但王绍据却毅然把这笔刚刚拿到手的中国新闻奖奖金,全部送到了福鼎市赤溪村的小学校,为整村搬迁到行政村所在地的下山溪自然村18名贫困孩子,解决了从初小到高小的学费问题。  “一个孩子辍学,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下一代可能重回贫困,必须斩断这样的代际贫困链,这比我换房子更重要。”王绍据说。那时,他的一家7口人挤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旧宿舍里。

王绍据

20多年过去了,这18名孩子刻苦学习,有的当上老师或事业单位干部,有的则回乡创办企业,都成了各自家庭的脱贫致富顶梁柱。

赤溪村的面貌也早已日新月异。这个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地方,成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宁德模式”的典型之一,而王绍据正是见证者和亲历者。

下山溪自然村

1984年5月15日,他带着干粮、徒步26公里,穿越荆棘密布的羊肠小道,亲眼目睹下山溪畲族村寨“家家户户烂草房、野菜地瓜当主粮”的穷困状况后,慨然投书媒体呼吁关注老区群众的贫困问题,促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拉开序幕。

《人民日报》1984年6月24日第一版

“村里缺什么,政府就给什么。”当地干部翻山越岭送去了粮食、衣被,还送去了杉木苗、羊崽,可山地太薄树难成材,茅草太硬扎烂了羊嘴巴。  “输血”式扶贫收效甚微,就想办法“换血”!只有挪掉穷窝,才能拔掉穷根。针对“一方山水难养一方人”的贫瘠地方,我市首创“造福工程”,下山溪在上世纪90年代整村异地搬迁,此后,全地区的茅草房改造、连家船民上岸也逐项逐户落到实处,这一经验在全省推而广之。

今日赤溪村

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宁德针对供学困难的贫困家庭,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全程实行教育资助,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全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针对因病致贫和无法自主脱贫的群众,全面实行政策兜底保障,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  “弱鸟必须先飞,滴水可以穿石”。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干群的勠力同心,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宁德,已将贫困落后留在发黄的旧照片里,先后摘掉了6个“国定贫困县”、52个“省定贫困乡镇”的帽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492元提高到2019年的17804元,全市77.5万人实现脱贫。    昔日的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正在从发展的洼地逐步隆起。宁德,在中国扶贫攻坚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走出了极具样本价值的脱贫之路。

而为了推介脱贫攻坚的“宁德经验”“宁德模式”,年逾古稀的王绍据不顾高龄、高血压,亲赴贵州、宁夏、四川等西部深层次贫困之地“传经送宝”,还为省内外有关扶贫培训班、研修班讲座达200多场(次)。  “现在,宁德市委市政府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回信的精神,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同时致力巩固好脱贫成果。我虽年事己高,体力大不如前,但奉献扶贫事业的热心始终没有降温,为了这件事,我愿毕生践行。”王绍据如是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