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璐 陈奇灏)城区18条河道累计清淤5850米,清淤量约21000立方米;各级专管员巡河总约21.5万人次,巡河总长度约12.5万公里;清理河湖垃圾约18000立方米,拆除河岸鸡棚鸭舍及违建约14500平方米……2018年以来,蕉城区着力优化水环境,全力整治黑臭水体。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及市住建局的指导下,全区上下联动,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以最坚定的决心、最细致的工作、最严格的措施,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打响了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并取得明显成效。如今,放眼蕉城,正是一幅“和畅、水清、岸绿、景美” 的生态秀美画卷。
立冬时节,记者来到南漈溪畔,清澈的溪水潺潺流过,人们在溪边晨练、散步,怡然自得。焕然一新的溪流环境不仅吸引了更多人流,还赢得了群众夸赞。“以前这条溪污染严重,不仅水体发黑,还散发恶臭,大家都绕着走,我们店铺生意也不好。”在南漈溪附近经营一家小卖部的李先生远眺窗外的河道,由衷地感慨道:“经过整治,现在南漈溪有了新面貌,休闲散步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生意都跟着变好了!”
无独有偶,在城南镇福洋村、蕉北街道单石碑等地,如火如荼的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均随处可见。
“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是‘群众身边的污染’,也是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蕉城区高度重视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由区分管领导负责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破解整治过程出现的难题,建立例会工作制度,挂图作战,强化督查问责,倒排攻坚计划,落实“销号”督促整治到位。同时,制定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攻坚行动方案,综合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垃圾清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手段,确保整治达到预期效果。
资金方面,2018年以来,蕉城区累计投入资金2895万元,用于污水管网建设、中心城区餐饮企业油烟净化器、油水分离器安装、河道保洁与河道暗涵清淤工程、各乡镇沿河岸鸡棚鸭舍、猪圈、小作坊及河道内乱搭盖等整治。
经过持续整治,中心城区部分河道环境面貌大提升。整治结果来之不易,要实现长久的水清岸绿,还得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理。日前,记者在署前路沿河道旁看到,几名施工人员正在对该河段进行淤泥清理。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固化治理成果,推进长治久清,蕉城区在排水和排污管理等方面较为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实行分片管控制度,理清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使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有规可依、长制久清。
今年,市政府将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纳入宁德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EPCO项目包(工程总承包+运营)。借此契机,蕉城区迅速成立了EPCO项目要素保障专班,设置41个社区(村居)网格管理,现场督促、监督参建单位保质保量完成治理工作,攻坚克难,协调解决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堵点等问题,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
贵岐山污水处理厂扩能工程目前已完成细格栅曝气沉沙池、膜格栅池、紫外消毒渠、配电房、MBR膜池主体结构、厂外提升泵站池体施工及膜池1段等部分设备安装;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工程量为敷设主支干管51325米,金涵片区已敷设41270米,主城区已敷设2164米……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一条条恶臭连连的黑臭河到清澈见底的风景河的华丽嬗变。蕉城区将在这一场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中,彻底告别臭水沟,还渠清如许,使城市更加生态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