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谋篇“十四五”共绘新蓝图——乡镇(街道)书记畅谈“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三)

2021-01-15 09:38:02 三都澳侨报

汇聚兴镇富民力量 打造中心城市南部新城区

□ 蕉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城南镇党委书记 蒋孝墩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南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融入宁德市“一二三”发展战略,狠抓落实“再创黄金期,建设新蕉城”中心任务,加快实施“创双百促提升”赶超行动的关键时期。下一个五年,城南镇将继续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提升站位、务实举措,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以与时俱进、时不待我的精神,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南部新城区”,为夺取蕉城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新胜利、推动城南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

“十三五”期间工作亮点

(一)突出商贸旺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大力实施“商贸旺镇,项目带动”战略,全力以赴调结构、稳增长、上项目、扩投资,镇域经济稳步发展。加快推进友和佳苑房产、中耕财富广场、宁德市伊凯大厦等项目建设,宁德大润发购物中心顺利开业,城南总部经济大厦全面投入使用。引进绿天下等农业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创建莲峰三村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强村级“三资”监管工作,推动村集体经济入股农副产品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0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突破10万元,20万以上的村超过40%,破100万村2个。

(二)突出区域优势,城乡融合不断深化。按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全力做好城市建设项目服务,确保了富春东路、金马南路、南湖滨路续建等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全力服务锂电新能源车里湾项目、蕉城七小项目、金蛇山市政填海造地项目吹沙填海、天主教闽东主教府、贵岐山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项目征迁工作取得新成效。实施福洋石板材搬迁整治,对104国道福洋段进行沿街立面改造和白改黑建设,改善城市南部新区形象。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白鹤岭古官道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叶厝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赋予山区村城市后花园全新发展定位,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三)突出人民中心,公共服务稳步提升。2016年以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推进民生改善专项工作,大力推进辖区内路灯建设、停车泊位建设、自来水管网建设、路面修复“白改黑”工程、室外活动场所建设、日间照料中心等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6人已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面“摘帽”,持续贯彻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兜底保障等政策,确保贫困户不返贫。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区”,着力解决中心城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老大难问题”,累计拆除鸡棚鸭舍千余处,面积达上万平方米,完成“两高一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立面改造及平改坡286座、整治水塔487座,在镇容镇貌、村容村貌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四)突出安定稳定,平安建设再上台阶。始终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加大技防建设投入,在辖区重点位置安装探头293个,动员辖区重点单位64个监控探头纳入治安防控系统,实现视频监控有效覆盖;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1352件,调解成功133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5%;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率98.45%,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宣教,推动法官进村、进社区服务,从源头化解矛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

“十四五”工作思路与重点举措

奋进新时代,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砥砺新征程。2021至2025年,城南镇将抓住新机遇,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镇富民力量,努力争创乡村振兴的样板,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按照“经济发展有后劲、民生福祉有保障、社会治理有创新”的思路,将城南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中心城市南部新城区”。

(一)回应时代“出卷人”,聚焦经济发展

拓宽商贸商圈板块。继续做好大润发商贸圈经济开发,促进形成新的城市南部核心商圈,进一步增强辖区商贸聚集辐射能力,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

强化工业聚集升级。抱好“金娃娃”,加快宁德锂电车里湾基础设施工程,大力推进国道G104线蕉城区城南福洋至飞鸾孝岐头段改扩建工程,实现供水、道路、供电、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加快实施福洋、蚶岐周边区域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做大做强工业聚集区,最大限度的争取土地、政策支持,通过招商引资,规范入园企业投资量,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

推动农旅文创发展。以莲峰三村发展作为城南镇农业提升切入点,推动莲峰公路拓宽改造,突破城乡“20分钟”隔阂壁垒,倚靠丰富的生态农林资源、特别的地貌景观及白鹤岭古官道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以“一轴三区四园”为题,开发农旅文化旅游路线,致力打造宁德主城区休闲度假园。做大做强城郊沿海旅游经济,重点抓好金蛇头村文创、贵岐村美食、蚶岐村休闲旅游开发建设。加大旅游产业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培育力度,精心打造具有闽东特色的沿海乡村精品旅游路线。持续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农业产业发展,规范集体经济入股企业,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牢记人民“阅卷人”,聚焦民生福祉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城南镇脱贫成果,建全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社会事业与民生短板有机结合。继续抓好蕉城七小、树德学校、公交公司、贵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中闽水务、金马南路、白马路等民生短板项目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支持村级活动场所、为民服务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点),依托“文明小舞台”实施“蕉城好舞台”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健康文化与文明新风。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逐步加大五保户统筹供养力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

(三)当好基层“答卷人”,聚焦社会治理

突出为民服务解难题。深化运用“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机制,探索智慧网格,通过整合、采集数据资源信息,实现“人、地、事、物、组织”等多要素可视化动态管理,破解服务群众难点、热点问题。大力创新推广“红色物业”等有效形式,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进一步梳理“权责清单”,推广“闽政通”等互联网办理业务,让群众“最多跑一趟”,逐步提升服务水平。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抓好“雪亮工程”、城乡社区网格化、人民调解多元化、群防群治体系等建设。组织实施“八五”普法,推动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治理的法治基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平安法治试点乡村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探索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

打造北部新区工业重镇 跑出发展“加速度”

□ 蕉城区七都镇党委书记 刘晓东

摘要:“十三五”期间,七都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全面融入宁德市“一二三”发展战略和蕉城区“创双百促提升”赶超行动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战略,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燕子垒窝的恒劲、野草破石的狠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七都片区建设,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贡献七都力量。

回眸“十三五”

(一)以项目发展为核心,经济实力有高度

1.着力服务建设项目,多方位提质增效。全镇干部合力攻坚克难,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土地要素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十三五”期间,全镇在建、承建项目61个,其中区级28个、市级12个,省级21个,累计完成重点项目安征迁征地18600余亩,迁坟3000余坛,厂房及民房征迁1000余座。截至目前,宁德市官昌水库项目成功下闸蓄水、三水“五扩十”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成为宁德市自来水三大供应地之一;宁德国家粮食储备库已建成储粮,成为稳定全市乃至全省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粮食安全等的重要支柱;北大培文西林校区项目已全部完成征地,其中一期项目已竣工并开始办学,二期建设紧锣密鼓,预计2021年新学季招生,实现幼儿教育至高中阶段全覆盖;福宁北路、104国道七都段拓改、工业路顺利通车,成为七都镇与城区连接的三条重要通道;三屿互通口、六都互通口顺利竣工,形成高速“双轮驱动”;河乾整村搬迁及土地收储工作全面开展,双百项目“百日攻坚”行动有序推进。

2.着力扶持现代农业,多渠道增收致富。依托七都镇资源和区位的优势,巩固“一季一品、四季飘香”的104国道西侧特色农业观光、水果自摘体验园区,打造蕉城北部近郊生态休闲旅游。完善“六都草莓”“晚熟龙眼”“七都脐橙”等高优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申报“六都草莓”“晚熟龙眼”“七都脐橙”地理标志。依托浓厚的传统畲族文化和中草药种植优势,打造北山村极具地方特色的“药博园”文化品牌。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资金,2016年以来,共发放农业耕地补助367.55万元,投入8968.16万元用于发放低保、五保金、残疾人生活补助等,有效减轻农民生产负担。扎实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健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体系,全面推动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二)以精细扶贫为重点,乡村振兴有力度

1.着力完善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投入5000余万元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淡坪、际头等山区村道路硬化,六都、东岐等村自来水,七都桥头至疏港公路国道路灯,三乐至官亭新街路灯,农村客运站及城市公交线路,镇区休闲文化广场,奉御塘海堤除险加固,定尾洋防洪堤一、二期工程,三峡移民长宁新村危旧房改造,改水改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群众关心的民生工程。北山乡村振兴示范村、万里生态水系、三乐-官亭-马坂道路改造提升等项目有序推进。

2.着力抓好政策落实,巩固乡村振兴之效。2020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99户696人。在扶贫小额信贷、计生小额贴息、精准扶贫户残疾人补助金的发放上,采取社会公示、专款专用、全程跟踪等方式,为95户贫困户提供贷款388万元。2018年至今共发放金秋助学等补助412人/次,68.6万元。开展“雨露计划”和合作社农户“双学、双培、双带”活动,切实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并鼓励社会各界提供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现已惠及368人次,安排公益性岗位25人,90%以上的贫困户已有各类养殖种植等产业支撑,50户贫困户入保产业扶贫保险。完成造福工程,共发放补助金167.56万元,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修缮42户,易地新建12户,搬迁208户。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4个贫困村实现“摘帽”,脱贫率达100%。

(三)以综合治理为抓手,民生福祉有温度

1.着力试点示范引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北山、西林、西陂、小溪、际头、马坂等6个村成功获评初级版“绿盈乡村”。2019年,北山村被纳入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并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率先以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整治为突破口,作出乡村振兴的有效示范。目前,全镇已完成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道路沿线10个村庄的房屋立面装饰360座,屋顶平改坡241栋,简易搭盖拆除4099㎡,清理垃圾逾281吨,拆除违章搭盖11000㎡,拆除违建面积57.19万平方米,腾出可利用土地面积57.04万平方米。

2.着力回应群众关切,推进社会安全稳定。在六都片区投入70万元建设“智慧乡村”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群防群治”新理念,在镇区成立镇级群防群治巡防队,建立全民和巡逻队信息“直通车”;投入82万元扩大“雪亮工程”覆盖面,在全镇区安装155路探头并建设标准化综治维稳中心,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投入35万元建设公共交通“三位一体”远程执法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对衢宁铁路六都段开展铁路护路工作,全面推进安全文明铁道线建设;建立七都镇信访联席办公室及村居信访评理室,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及时研判调处。

展望“十四五”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十四五”时期七都镇紧紧围绕“个十百千万,蕉城新希望”发展总目标,以北部新区工业重镇为定位,以“七、八都组团”为思路,大力建设蕉城北部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七都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配套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跑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

1.拓展农业平台。围绕现代农业标准、技术、设施、方式以及现代农民等要素,推动现代农业提速发展。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集约高效利用现有农业生产用地,以山区村为重点,优化提升草莓、脐橙、龙眼、畲族中草药等优势农产品品质。充分发挥“蕉城晚熟龙眼”“蕉城六都草莓”“蕉城脐橙”国家地理商标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更多农产品“上线”直销。加强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建设,着力开发北溪旅游休闲度假区、北山畲药集散地等,让七都成为上汽、新能源等企业的“后花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精准招商选资。创新招商引资理念,探索培育以商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专业招商等新型招商渠道,着力做好项目包装,实现招商引资年度目标任务,特别是要把招大项目、好项目作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扶持福建润达机械动力、宁德市海扬食品有限公司等辖区内5家规上企业;着力引进并扶持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等小微企业。

3.助推项目建设。围绕“工业重镇、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打造“三纵三横”的七都镇发展总体格局,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全面提升项目服务水平,继续做好上汽宁德基地、锂电新能源、新能源三期及其产业链、宁古高速等省、市、区重点项目安征迁及建设工作,推进河乾村整村搬迁及土地收储工作,助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坚持主动融入大局,用活项目反哺乡村“驱动器”

1.抓好试点先行,持续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点北山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提炼出的“加减乘除”工作法由点及面推开,并积极发挥作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的引领作用,不断巩固七都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强化日常巡查,落实长效管理。牢固树立“小垃圾、大革命”理念,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严厉打击“两违”行为,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全面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2.借力路网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以104国道七都段、工业路、福宁北路为纵向,疏港路、鉴湖路、奉御塘路为横向的“三纵三横”市政路网建设为主体,推进宁古高速公路等建设,为落户企业及群众出行提供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做好中心镇区街道基础建设,完成街道重修,实现路面“白改黑”,统筹城镇排水系统建设,继续推进生活污水运维管理,抓好地下、下水道和污水沟的疏通处理,实现管网合一、线路统一管理。实施镇区自来水工程,实现平原村自来水管网全覆盖,提高居民饮用水安全。

3.立足本地资源,持续激发乡村旅游扶贫潜力。以乡村振兴试点村和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以游兴村、以游强镇、以游富民。以官昌水库为中心,逐步发挥七都镇周边村庄特色优势,形成山清水秀的库区氧吧,假日休闲的美丽乡村、生态水系,打造库区旅游项目。以畲族文化为主题,发展北山、西林等城镇周边乡村旅游,发展“采摘+观光+农家乐”,建设旅游康养村庄。以上汽、新能源等企业为主体,争取企业支持,发展工业旅游。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画好民生社会事业“同心圆”

1.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六都中心学校、七都中心小学两所学校建设。持续提升中心卫生院业务能力和患者满意率,切实增强百姓医疗保障。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加快七都镇区域性养老中心建设。针对七都镇粮播面积减少、失地农民增多的情况,在新旧104国道交界处建设就业培训中心,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适应社会转型,确保群众能有一技之长、有工作可就、有稳定收入。

2.加强镇域社会治理。推进村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深入创建“智慧七都”。深入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格局。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树牢安全意识,加强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疫病防控等工作力度,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坚持源头治理,不断扩大抽检品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涵养历史文化底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本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林聪廉政文化,扩大街区文化休闲场所,加紧对104国道建设受影响文物点林聪墓墓道、墓亭的修复。充分挖掘北山畲村村情村史,收集和展示老农具实物、旧图片、生产场景雕塑等,整理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完善建设展陈馆,通过组建畲族风情表演畲歌传唱志愿者队伍,以歌舞表演传承畲家山歌及礼仪,以舌尖上的畲家风味弘扬畲家饮食文化,充分展现畲家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