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海外 >

阿尔巴特大街:莫斯科的王府井

2021-01-27 09:14:45 三都澳侨报

本报讯(钟芳)在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外交部大楼边上的阿尔巴特大街,是一条和北京王府井一样的商业步行街,它以其多姿多彩的风韵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

我知道并熟悉这条街,是因为现代俄罗斯作家阿纳托利·纳乌莫维奇·雷巴科夫的一部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这部小说以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居住在阿尔巴特街上的青年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凡是到莫斯科的游客,几乎都少不了到阿尔巴特街观光和购物。

阿尔巴特街的路面全部用方块石砖铺成,全长800多米,宽约10米。它是一条极具俄罗斯风情的大街,有“莫斯科的精灵”之称。据《莫斯科年鉴》记载,阿尔巴特街始建于1493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初,这里是阿拉伯商人聚集的市场,他们经常用板车装载货物,而板车在俄语中即“阿尔巴特”。十九世纪,托尔斯泰、加加林、亚历山大等名门望族和上流社会的有钱人渐次在这里落户,居住在阿尔巴特街曾成为时尚,风靡一时。今天我们仍可以在门楣上发现房主的名字,只是当年他们修建的装饰华丽的房屋,在战乱和岁月的磨洗之后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走进阿尔巴特大街,欣赏着沿街圆形玻璃灯罩的街灯,它们造型典雅,像头戴面罩的古代骑士昂然站立,守护着这古老的街市。两旁的首饰店、服装店、食品店、咖啡馆、娱乐场、露天酒吧、古董店、书店书摊、工艺品摊位鳞次栉比;各种瓷器、漆器、油画、雕塑、绘有历届领导人的套娃玩偶、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各种西欧国家的名牌商品琳琅满目,好像一个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民间文化的特点和精粹。我们一边品着香味浓郁的咖啡,一边观赏来自不同国度熙熙攘攘的人流,体味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交融的街景,如同在艺术的时空中穿行。

来到大街53号,有座引人注目的名人故居——“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故居。进入故居前须先套上毡拖鞋,以保护文物。这是一座漂亮的蓝色二层小楼,一楼常年举办《普希金与莫斯科》展览,以大量绘画、肖像、地图、手稿、书籍等展品介绍普希金时代的莫斯科。二楼是普希金当时居住的客厅、书房和卧室,墙上挂着普希金和他妻子的画像,柜子里摆放着普希金的手稿,他写给朋友的信,以及朋友们写给他的信件。1986年2月18日,这栋楼被改建为普希金故居博物馆。

在故居的对面,矗立着普希金与冈察洛娃双人青铜雕塑。诗人身着燕尾服,一头卷发,和美丽动人的新娘一起手拉着手,平视前方,洋溢着意气风发的神情。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纪念普希金二百周年诞辰而特意铸造的。我驻足凝望着普希金夫妇,这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虽只活了38岁,但他的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反对农奴制,反对沙皇,支持十二月党人的起义。1837年,他为了捍卫家族和妻子的名誉,与法国人丹特士决斗,饮弹身亡,令世人痛惜万分。俄罗斯大众热爱自己的诗人,以他名字命名的艺术馆、美术馆、学校、街道、广场以及文化团体比比皆是,他的塑像也随处可见,因为普希金其人其诗早已跨越时空,永远活在世人心中。

继续向前漫步,可以看到那些街头艺术家,做着各种精彩的表演,他们或组合,或独自地以自己的演奏,使古老的街道被悠扬的旋律沉浸着,让人十分惬意。还有些街头画家会为游客现场作画,在他们的笔下,碳素、粉墨、油彩运用自如,片刻之间游人的形象就惟妙惟肖地跃然纸上,一手交钱一手取画,大家其乐融融。

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中心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也是一条流淌着俄罗斯民族人文精神的大街。走在这条街上,浓郁的艺术氛围迎面扑来,真是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实在是不虚此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