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蕉城要闻 >

以竹为路 盘制岁月

2021-04-07 15:53:56 三都澳侨报

古有诗云:“君子之竹,高风亮节,凌霜雪而不凋。”自古以来,竹子被称之为君子。竹谐音“祝”有祝福之意,竹子主干是一节节的,又被赋予节节高升的寓意。竹子、梅花、松树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世人喜爱。从古至今,竹子一直被广泛地用在老百姓生活中。

在蕉城,霍童铁枝的木偶就有竹的身影。木偶的身子由竹子编成之后,再给木偶配上合适的衣服,然后将整个木偶的头部与身部相接,最后将完整的木偶用钢筋固定于舞台上,布好彩灯,一个铁枝作品前后耗时一个月时间,才有了热闹的开始。

还有洋头村的竹篾编织工艺。据说,洋头村的先祖聪明而又努力,他们不但精通水利,还精通手工艺。村中流传着竹篾编织工艺,用此工艺制作的竹篮,也能打到水。最初时,劈竹子做斗笠是为了遮阳挡雨,后来慢慢由斗笠延伸到席条、淘箩、连枷、簸箕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用具的制作。竹篾编织工艺从选竹、破竹到烘烤、上漆有十几个步骤。先祖曾制出一种竹篾酒壶,装酒竟能滴酒不漏,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和竹有不解之缘的还有这样一个人——陈秋光,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业余时间是位在写意花鸟画方面有所建树的画家。众多的绘画题材中,他尤其钟爱墨竹,他说,竹有君子之风,坚韧挺拔,而这,也正是一名公安干警应有的精气神儿。

美术科班出身的陈秋光,参加公安之前曾当过六年的美术教师。因为从小在警营长大,对军人有着深深的崇敬感。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毅然选择从警,为此,他放下了画笔,而这一放便是十八年。

陈秋光坦言,公安是个纪律部队,平时对纪律方面比较严格,而在业余时间,他希望能够活得自在、潇洒一些。

警察与画家,在大多数人眼中似乎是矛盾的两种身份,然而在陈秋光的身上,却实现协调共存。绘画的爱好让铮铮铁血的警察形象多了几分感性,从警的工作则让坚毅的精神融入画作,化作笔下英挺的墨竹。

高中时期就读宁德一中受林秋老师启蒙考上美术学院; 大学期间,陈秋光曾得画竹名家——林金定先生的教诲;近年来,他又投拜于福建省花鸟画学会主席宋展生先生门下,潜心于花鸟画创作,主攻墨竹。其画竹技法远延郑板桥,宋省予之脉;进袭林金定、宋展生画竹之风,艺途之中曾受范迪安、曾贤谋、王来文、霍春阳、刘文生等名家指点。

师出名门的积淀,囊萤映雪的研习,更是让他的作品行笔间尽显生气流动,融会自在精神。2008年以后,陈秋光重新拿起画笔,每天除了完成公安工作外,还坚持利用晚上时间,带着疲惫的身躯进行绘画基本功的恢复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举办的作品展中,他获得了全国前十名的优异成绩;2011年再次参展,再次得奖,并在2013年荣获“全国百名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称号。这些都给了陈秋光坚持绘画创作的信心。

日常生活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创作,陈秋光非常重视体验生活,常常利用周末,一个人到郊外山间,观察竹子的生长规律,保持乐观大度的心态。记者有幸,陪同陈秋光一同到宁德郊外一处竹林里写生,一路上他如数家珍向我们介绍各种各样的竹子。  □ 游在蕉城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