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宁德 >

弱鸟先飞 滴水穿石——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

2021-07-01 17:27:00 宁德网

a02

宁德网消息(记者 张文奎 文/图)滴水穿石、砥砺奋进,闽东红土地,英姿勃发,风华正茂!

盛夏的闽东是红色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庄严肃穆,闽东苏区纪念碑熠熠生辉,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范式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展现时代担当。这里是戍边烈士陈祥榕的故里,也是“时代楷模”杨春的家乡,一批批忠肝义胆的闽东儿女,前赴后继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时代赞歌。

盛夏的闽东是金色的。在亚洲最大的整车总装车间、上汽宁德基地每一分钟下线一辆汽车,全世界每销售出5辆电动汽车就有一辆搭载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这里有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产业基地和全球领先的铜材料生产基地,“金娃娃”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盛夏的闽东是绿色的。2020年,全市重点流域优良水质比例、主要湖库、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全市累计认定“绿盈乡村”1530个,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正在闽东大地徐徐展开。

盛夏的闽东是多彩的。南国葡萄之乡的紫色葡萄酝酿着丰收的喜悦,三都澳的金色大黄鱼插上电商翅膀游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白色的银耳、黄色的太子参、绿色的海带、黑色的海参,“8+1”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畲族同胞穿着多彩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迎接党的百年华诞,闪耀着“闽东之光”。

回首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360万闽东儿女始终传承和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砥砺前行,深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

“金娃娃”里看发展  全球领先的主导产业

建党百年华诞,“十四五”奋力开局,一组数据让人振奋: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今年以来快速增长态势,1月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7个百分点,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持续领跑全省,比2019年同期增长36.9%,两年平均增长17.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9.8个百分点。

持续涌动的发展动能哪里来?“金娃娃”给出答案:宁德时代成为创业板首家市值超万亿元企业、上汽宁德基地累计下线超20万台整车、国网时代福建吉瓦级宁德霞浦储能项目——迄今为止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站房式电化学储能电站开工、中铜东南铜业连续两月刷新了阴极铜月度产量纪录、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宁德时代迄今为止全球布局的最大单体项目全力推进……

多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的殷切嘱托,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通过引进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上汽、青拓、中铜等一个个“金娃娃”项目,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构建起了支撑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四梁八柱”,“金娃娃”成长壮大迈入“加速期”。

高科技引领高质量。权威机构数据统计,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4GWh,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一。“四连冠”背后,没有捷径,唯有创新。

过去一年,宁德时代的研发费用高达35.7亿元,同比增长近20%,研发能力涵盖材料研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分析、智能制造等各领域。企业斥资33亿元建设21C创新实验室,为开启新能源领域前沿科技探索,再蓄创新动能。

宁德时代是“金娃娃”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5月,我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1.9%,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个百分点,今年2月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已连续4个月保持两倍以上增长。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连日来,上汽宁德基地积极组织全体党员进行歌曲排练,唱响红歌。参与排练的每位党员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练习,在歌声中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唱出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展现了上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不论国企还是民企,党建始终是一面旗帜。青拓集团在疫情防控期间有391名员工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宁德时代“一建四联”党建为企业创新研发提供“红色引擎”、上汽宁德基地党员技术骨干带头在建设期间连续吃了400多天盒饭……

“金娃娃”飞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党建的保驾护航。“金娃娃”企业纷纷成立党委、党支部,将党建融入公司治理和生产经营中,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同进双赢。

产业发展高质量,产业集群同频共振。近年来,我市紧抓四大主导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协同性,深度梳理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全产业链布局、高精准定位,推动四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四大主导产业呈现出延链补链壮链、集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市还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向各县(市、区)延伸拓展,实现产业链项目在所有山区县域全覆盖,加快构建有机融合、串联山海、持续扩大的产业生态圈,一座生机勃发的全球知名产业之城正在加快崛起。

“山海经”中获幸福  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城

百年华诞,人民群众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是最好的生日礼物,穿行于盛夏时节的闽东,你一定会发出“真是山海画廊,人间福地”的感慨。

多年来,我市干群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华美乐章,由封闭落后、积贫积弱的边缘老区昂首阔步成为生机勃勃、宜业宜居的海滨新城。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宁德,山海画廊展新姿。

“城市越来越大,风景越来越美”,成为宁德市民的共同评价。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城镇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5.8%提升到57.6%,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供水普及率提高到99.25%,燃气普及率达98.27%,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4.77%,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9.32%。

市委、市政府高站位布局、科学规划,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市由单一纵向发展转变为纵横方向共同发展,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60平方公里。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环东湖慢行道上就能见到休闲锻炼的市民,城在水边、城映水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兰溪公园、镜台山公园、赤鉴湖公园、高速桥下绿化、金马大桥立体绿化、闽东路林荫道绿化提升工程等一批绿化项目的完工,使得人居生态环境越来越清新舒适。城市园林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由 307公顷增加到1359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1271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40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 4.3平方米增长到15.2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7.48%增长至41.16%,城市建设各项指标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绿地生态系统。宁德市于2014年9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环东湖区域生态景观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一座宜业宜居的滨海城市已经形成。

城市之变日新月异,群众获得感日益提升。市民陈先生是锂电新能源产业的一名企业员工,每天早晨驾驶新能源汽车从宁德南上高速,10分钟后从宁德北互通下高速便能到公司,且全程免费。随着电动宁德加快推进、5G网络全覆盖,一个互联网、电动化的现代城市正在崛起。

“红土地”上展新姿  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并对老区苏区脱贫攻坚提出希望和要求。

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发展要求,时刻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放在心上,一次次研究分析、一回回压力传导、一轮轮聚力攻坚,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土地上展新姿,老区发展正当时——

在周宁苏家山,作为避暑胜地的周宁又迎来了旅游旺季,一到节假日,七步镇苏家山村车来车往,游人络绎不绝。特别是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来,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村里的旅游、茶产业等一、三产业收入超过1000多万元。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

在福安柏柱洋,闽东苏区革命纪念馆庄严肃穆,千亩沃野生机盎然。溪柄镇红色旅游全景图规划的“一片两轴三带”的布局蓝图逐步形成,群众分享到了更多红色旅游带来的发展红利。该镇将红色革命教育、红色资源之旅、红色爱心公益等融入红色旅游中,让苏区精神永放光芒,也让老区群众更好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在蕉城区坑头村,宁德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纪念碑闪耀着熠熠光辉,1400多亩生态茶园孕育生机。坑头村大力推广“五新”技术,实施“科技兴茶”,采用机械化采茶。引进炭焙、电焙工艺,改善茶叶口感,这一系列举措使茶叶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20年,该村茶叶总产量60吨,总产值达1800万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5元。

老区发展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我市立足实际,统筹谋划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产业发展绿色高效、乡村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产业带动“钱”景好。我市着力念好“山海田经”,把产业布局“念准”,把“五化”理念“念深”,把挂钩帮扶“念实”,把配套保障“念优”,大力发展“8+1”特色产业,建设产业支撑强劲的富裕乡村。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0.16亿元(其中八大特色产业比重达93.5%),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4元;全市接待游客38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7亿元。

生态宜居景色新。我市通过积极实施“一革命四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第一批工程、“清新水域”工程、“清洁土壤”工程、“洁净蓝天”工程等,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截至目前,全市2137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改厕改水任务,新建改建农村卫生户厕7.01万户,并推动改厕改水向自然村延伸。

乡村振兴与人才回归同频共振。我市大力实施乡村人才集聚工程、乡村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乡村人才精准服务工程、乡村人才环境优化工程等 “四大工程”,做好“引、育、用、留”四篇文章,切实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市县领导、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挂钩帮扶306个产业薄弱村,打造出一批批乡村振兴生力军。

回望百年党史,汲取前进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德干群将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而不懈奋斗。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