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追光逐影志不衰--记闽东革命老区摄影专家张培基

2021-07-09 15:50:06 三都澳侨报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前夕,我收到老朋友张培基托人寄来他的巨著,三部厚重的个人摄影集和一本《镜间岁月皆真情》,让我吃惊不已,如此厚重的作品,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一周时间,我爱不释手,仔细品读后,充满了对张培基先生的敬意和崇拜。

我认识张培基先生是1984年,当时他是新上任的寿宁县文化局长,在宁德地区召开的文化局长会议上,我们相识,对他擅长摄影专长早有印象。想不到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他还那么兢兢业业,这种敬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我。2009年的《岁月——寿宁记忆》,2015年的《往事——寿宁影像》以及2016年的《印迹——张培基摄影集》,可算是寿宁历史的见证。画册引领人们走进“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去见证“中国廊桥史上的活化石”,画册还引领人们去见证远去的岁月和改革开放给寿宁山城带来的历史巨变。品读画册,让我渐渐溶入当年,这位寿宁文化馆长、文化局长和文联主席的精神世界中,发现其中光彩夺目的往事。

下党乡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培基既是文化局长,又是摄影报道人。曾多次跟随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三进下党乡调研活动。画册“忘不了的乡情”中,展现出这样镜头:一支队伍走在上屏峰——下党——下屏峰崎崛的山路和芦杆丛中,带头的就是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他头戴斗笠,手持木棍,烈日当空,汗流浃背。这就是地委和行署要在寿宁县下党乡召开现场办公会的镜头。后来,张培基在《印迹》中写了3000字“难忘的回忆”一文,用“下党之行”“告别寿宁”“小康调研”“平易近人”等四段文章与五帧照片,记录这珍贵的历史。老张告诉说,习书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几次到寿宁下乡期间,都嘱咐各级领导要时刻关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无论是对下级领导、工作人员、离退休老同志都是十分关心关爱。记得第一次下党之行,在路边小亭休息时,习书记关切地问我摄影情况,他说摄影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可以记录历史、展望未来,要用相机好好记录时代的变迁。他还问我用什么牌的相机、胶卷,发表过多少作品,有没有得奖?我一一都作回答。就是几分钟的休息,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毫无拘束地谈论有关摄影的话题。老张记得1990年10月,习书记荣调省城到寿宁告别时,在与县领导合影后,唯一和我合影一张珍贵的照片。老张说,现在回想起来,习书记虽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工作很忙,但他对摄影工作也很关注,也很了解,对摄影工作的重要性有很深的理解,这很难能可贵。以上情况是几次跟随习书记下乡拍照时的简单回忆,从中看出习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工作之风。


张培基摄影集《岁月》《往事》《印迹》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出版《摆脱贫困》一书,书中收录了我拍摄的三幅照片。第一张,他面带微笑,手扶红绸布包的话筒,神采飞扬,风华正茂的光辉形象。这张的放大镜框照片至今悬挂在当年地委办公室的墙上。第二张,1989年7月19日,习书记到寿宁县下党乡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与时任宁德行署专员陈增光同坐主席台上。第三张,习书记带队走在下党乡崎岖山路上,与地、县领导一起调研活动。这张照片还收入《习近平扶贫故事》一书广为流传。“这些作品都使我一生引以为荣,同时也彰显纪实摄影和人像摄影的永恒魅力”张培基说。

情注老区心向党

巍巍南山,涓涓蟾溪。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革命老区是寿宁人引为自豪的一面旗帜。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本地人叶秀蕃、范浚、范式人走上革命之路,成为寿宁和闽东革命的带头人。1934年,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南溪、平溪、峽头向闽浙方向挺进。刘英、粟裕、叶飞、曾志、陈挺等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度过激情的岁月。这是张培基摄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

在《岁月》影集开头,就出现无产阶级革命家范式人的珍贵镜头。有范式人会见老区代表、在寿宁县纪念闽东苏区创建五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与“五老”代表亲切交谈等五帧照片。范式人是福建本省人中职务最高的官员。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粮食部、邮电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


范式人看望老区人民

张培基在《往事》的照片中,大量保存革命旧址旧貌,是寿宁县不可多得珍宝。走进含溪,再现中央红军挺进师与闽东红军独立师两次在这里会师,使含溪成为寿宁革命斗争中心;在郑家坑、甲坑、麻竹宅,叶飞、范式人的中共闽浙近临时省委成立,省军区和中共福寿县委办事处;走进赤陵洋,展现寿宁革命主要领人叶秀蕃、范铁民、范浚的青春风采,这里成立全县第一个贫农团、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全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岁月流逝,青山依旧。张培基留住了历史,留住了革命遗迹旧址,让后代更多的人时时回忆,常常瞻仰,革命传统也将代代相传。

张培基热心为革命建设作贡献。他用自已摄影特长,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他积极帮助县主管老区工作的单位老区办,拍摄收集老区照片,提供图片资料。他热心提供宁德市老区办、老区建设促进会,编纂全市老区书籍中的寿宁部分图片。长期以来,县委、政府及各部门凡需要重要图片资料,他都乐意帮助。缺乏的,只要县领导一打招呼,背着相机就出发。凡是上面下来的重要领导、客人,县里安排,说干就干。身为局长,没有架子,任劳任怨工作,兢兢业业服务。

寿宁廊桥吐芬芳

地处闽浙边界的寿宁县,岭峻溪深,危峰幽壑,以其众多的古廊桥声蜚中外。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考察发现,闽东北、浙西南的木拱桥不仅结构上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相似,技术上还胜出一筹。从此,尘封了九百多年的虹桥才得以重见天日。

寿宁廊桥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寿宁廊桥创造了全国五个第一:数量之多,至今保护完好的有67座;年代序列齐全;全国单孔跨度最大的下党鸾峰桥;一城五桥(寿宁城区);全国唯一的廊桥孤匠郑多金健在。寿宁因而成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作为文化局长兼摄影人的张培基,不负使命,力争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职期间,多方宣传报道,促使2009年5月郑多金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经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10月,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画册中的廊桥部分,展示了昇平桥、仙宫桥、犀溪福寿桥、坑底杨梅州桥、下党扬溪头桥、仙锋升仙桥、大石观音桥等22座,以及廊桥师傅郑多金的人物照。


南山风景区冯梦龙塑像

《往事》中有一段开头语: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从富庶甲天下的苏州,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到偏僻的一寿宁小邑,用他的才情造福一方百姓,成为历史上的廉吏。寿宁人民至今还念念不忘他的爱民之情。接着是一幅南山风景区冯梦龙塑像。

张培基身为文化人,他在局长任内极力宣传冯梦龙高尚人格和光辉形象。争取到1985年10月,全国冯梦龙学术讨论会在寿宁县隆重举行。次年,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兴致勃勃地前来参观冯梦龙纪念室。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接受《中华儿女》采访时,动情地说:“冯梦龙到福建寿宁县任知县时都60岁了,那时候怎么去的寿宁?万重山啊!我们现在还不如古时候的士大夫?”2014年3月,在兰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冯梦龙上任走了半年,当时我就一个感慨,一个才高八斗的封建时代知县,怎么千辛万苦都去,难道我们共产党人还不如封建时代的官员吗?”习近平总书记在另一次会上,还提到冯梦龙。2014年,寿宁县主办冯梦龙文化高峰论坛,会议期间,寿宁县和苏州市相城区缔结为友好城市。冯梦龙家乡代表还参观冯梦龙纪念室。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演出新编北路戏《冯梦龙除虎记》。

寿宁北路戏是寿宁县文化的三张闪光的名片之一:廊桥、冯梦龙、北路戏。张培基画册的民间艺术章节里,作了充分的介绍。寿宁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吹戏,清代中叶传入福建,流行于闽东北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身为文化局长的十年间,张培基积极挖掘抢救这种全省有影响的稀有剧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北路戏的代表作有七十年代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少年英雄张高谦》,以及八十年代的古装戏《魂归金瓯》《宏碧缘》。当时县文化局重视培养新生力量,从小培养一批北路戏学员,组织他们参加培训,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梨花盛开的农舍

品读张培基的摄影作品,总给人的视觉印像是朴实真切、意境深远,有着山区特有的格调。如:他1983年拍摄的《春到农家》这幅作品,画面上一片怒放的梨花开满山村,花丛中托示出新蓝农舍,农舍的屋檐有个鲜红悬鱼,闪耀着金色的喜字。照片简练有序、趣味横生、着意明显。假如读者稍闭双眼,就彷佛真的旅游来到了山区寿宁,站在那梨花盛开的山村旁,好像听到那采花的蜜蜂嗡嗡嗡叫声。雪白的梨花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这景这情令人陶醉。张培基的拜把师傅,时年《福建画报》社副总编刘杰,特别赞赏这幅作品,评价很高。称是:要创作这幅具有时代气息的摄影作品,不仅是摄影技术娴熟,更重要的是培基同志文学知识渊博,所谓诗情画意、妙笔生辉两者都要聚集在作品中。


叶宜栋老人带五个孙子坚强生活

一幅画胜过千言万语,有才华的摄影师知道这一点。他们通过这种令人惊叹的艺术形式来打动我们的心。张培基在托溪村掠影《云水小镇》一幅作品中:“远山,屋前云雾缭绕,美丽的村居鳞次栉比,梯田、茶山、果园生机盎然”。展现出“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主题。这幅非常漂亮的农园镜头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像这种浓浓的下乡的味道,在张培基镜头中比比皆是。当人们赞扬他的作品时,他总是谦逊地说,对摄影人的肯定和赞扬,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更应该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向文学、诗歌、美术、音乐学习,做一个有文化知识的摄影人。

张培基从1975年起,有152幅摄影作品入选全国、省、市影展,获奖40幅;在80多种报刊杂志、画册等发表新闻、艺术照片1000多幅。随着他的作品屡屡出现,张培基这个名字也享誉摄影界,现在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摄影家协会理事、宁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寿宁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农民的贴心人

品读张培基影集,我受到一种强烈的人格魅力的震撼。张培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充满对最底层人民的情与爱,是革命老区人民的贴心人。《往事》画集中的“竹毛洋姐弟”的一组八张照片,看了令人揪心又让人欣慰。1983年的一天,县广播站编辑小吴约他前往大安乡竹毛洋村采访。张培基回忆说:深山中一位叫叶宜栋的老人,76岁的他,晚年失儿,白发人送黑发人,何等悲痛。儿子去世不久,儿媳又离家出走。留下五个孙女孙子,大的十八岁,小的才八岁。一个古稀老人要承担抚养一大群孙子,这担子真的太重了。当我们要拍个全家照时,叶宜栋立即召唤孙子们到自家后门的田地里,围着老爷爷身旁合影。从叶宜栋老人四方脸庞上透着刚毅,慈祥目光中对孙子的厚爱。他对生活充满信心,感染着我们。在他身上体现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本色。后来,稿件在电台播出,报告文学和照片在上海《文汇月刊》上发表,得到政府和热心人的帮助。


张培基(左一)参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

三十二年过去了,中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家庭现在生活如何?张培基再次前往采访,拍摄了七张照片,他们全家过上了好日子。每个家庭,都拍一张照片。大姐叶生娇,生二男一女,她在城郊坑底桥办养猪场;二姐叶娇兰,留在竹毛洋家中招女婿,生有一男二女;大弟叶生勇家住城关,货车司机;小弟叶允康家住城关,经营水暖公司兼司机;小妹家住城关经营娱乐场。只是大姐无限感叹地说:“回忆爷爷的印象他很坚强,家庭担子重,养活我五个姐弟真是不容易啊!只可惜爷爷走了,要不也让他好好享受晚年幸福。”张培基摄影的图片故事多,他一张张、一组组农村人物鲜活的画面,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他深厚老区情、人民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

张培基1947年,出生寿宁县鳌阳镇一个祖辈从医的市民家庭。母亲王仁秀出生南阳镇黄龙山革命基点村。外公王从素参加地下革命活动,后牺牲了。王仁秀参加曾志领导的革命活动,解放后评为“革命五老”。父亲在县供销社工作,一家九口人靠他一个人工资养家糊口。由于生活困难,张培基只念高中一年级,就进县供销社当通讯员。1969年调入寿宁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从1972年开始,从县文化馆长、县文化局长、到县文联主席。几十年来,张培基扎根闽东山区,他热爱家乡、钟情山水;他宣传寿宁,一丝不苟。他用自已手中相机,用摄影这种特殊的艺术方式,记录下发生在寿宁大地上的瞬间辉煌,记下寿宁历史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寿宁的历史性变化。他创作态度严谨,画册编辑资料详实,弥足珍贵。

张培基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2008年退休了,他还背上行囊、带上干粮,从下党乡再步行10公里山路,在与浙江交界的一个即将荒废的自然村拍摄。这时正巧碰上外碑坑头村的最后一户人家搬迁。他顿时拿出相机留下这珍贵的瞬间。他说:“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我想把真实的画面、历史的变迁记录下来,也多给后人留点东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闽东红色土地上资深摄影家张培基,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值得称道。

“五十余载风和雨,镜间岁月皆真情”,这就是张培基先生一心一意为家乡发展留影的写照。7日6日,张培基参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后,心情无比激动,认为这是党组织给他的最高荣誉与奖赏。他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摄影镜头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对下党乡群众回信精神,与下党乡群众站在一起,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戚仕浩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