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市外 >

福安:探访朱熹流寓上东庵

2021-07-28 08:41:38 三都澳侨报

农历六月十二上午,驱车福安市区西南部104国道、甘下线疏港路。车停甘棠洋中坪,纵目对面山峦上一座宫庙,宛如一颗明珠闪烁“闽东三教文化第一胜境”。

不登上东庵,不晓其胜境。据清乾隆本《福安县志》记载:有唐一代,福安建寺以咸通年间为最多。“上东庵,在二十八都(即沿江里)。唐咸通年建(860年~873年)。”上东庵,俗称“西阳庵” ,又叫 “八屯仙宫”。据悉,古时 “廿八都里”,地理区域所指的是自港边、上塘以西的各村庄,包括港边、上塘、岭尾、大车、过洋、湄洋、观里、厝坪、牛柏洋、倪下、山下、吴洋、何厝、小岭、铜坑里、山头庄、可洋等村落,共计八屯二十四境。民间传说,源自鹫峰山脉洞宫山的仙公,寓居于牛柏洋村与倪下村之间山上的“八屯仙宫”中,庇佑苍生保一方平安,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俗话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用在上东庵最是贴切。每逢农历六月十二 “八屯仙”生日,“廿八都里”所属各村都会轮流为神仙庆生,祈求风调雨顺、降福人间。这一天,十里八村的香客信众络绎不绝上仙山烧香祈祷,衍成民俗惯例。“作东”村庄的家庭主妇,一大早便在家里用甑蒸出许多香喷喷的米饭,然后用车送至上东庵。午饭吃素,村民运上前夕张罗准备的各种素食菜料上山炒制,以应近百桌诸信众用餐。心中有“素”,口中茹素,如此一切善心善德皆包含在其中!

时光深处的上东庵,既“有仙则名”,又“有释古刹”, 更“有儒遗珍”。史载,南宋庆元三年(1197)三月,年近古稀的朱熹为避“伪学”和“党禁”之难,流寓闽东达三年之久。其中,福安甘棠堡上东庵是重要的一站。朱熹和他的弟子们在这里创办“考亭书院”,授徒讲学,诲人不倦,“从学者甚众”。上东庵至今珍藏着一副古老的联板,上刻“留衣韩伯人如玉,解带苏公价值金”,落款是“朱公笔迹”“紫阳夫子流寓此庵原赠”。光绪十年《福安县志》卷三十二叙上东庵时,还曾提到此联。上联“留衣韩伯”,是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官拜朝廷吏部侍郎,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时,慕名造访潮阳灵山寺,即兴在供奉大颠的堂壁上题诗一首:“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深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下联“解带苏公”,则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一生大起大落,数度自求外放(“松风吹解带”)乃至被贬,豪放自勉:纵使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韩愈的留衣与苏轼的解带,体现了二者如金似玉的人生价值,也是朱熹一生的真实写照。那么,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尊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怎么会到位于福安境内甘棠上东庵呢?这应该与家住上东庵对面杨岙村的杨复有关。

庆元二年(1196年)至嘉泰二年(1202年),朝廷禁道学,朱熹及其弟子在职者均被斥逐,史称“庆元党禁”。在此期间,朱熹的一些友人和门徒避之犹恐不及,而杨复、黄幹等人却甘冒风险将他迎入福安拜为师。传说,宋·庆元五年的一天,朱熹与杨复、黄幹等弟子在九龙岭下走得口干舌燥的时候,歇脚倪下贝头溪,深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新鲜空气,顿觉沁人心脾,清爽充满了强沛的精力。沿着山路向上攀登,来到了上东庵门前。在最高处眺望,远山近水风光旖旎:樟坂洋中溪滩樟树茂盛,百壁岩旌旗山巍峨; 东北向抬望白马河海门处上空云气氤氲,祥云集处,日后必定“蔽芾甘棠欣欣然”(这也就是后来的甘棠城堡)。贝头溪上游三溪汇合处上东庵山犹如一只金鳌浮于水中,是块风水宝地,个中一定代有贤人出现,遂决定在此兴办书院。当年,朱熹把上东庵变成宏扬程朱理学之场所,更是把仰山乡学教育推向了巅峰,并使这里秀丽山川成为一处文化高地。朱熹对杨复等弟子倾囊以授,得朱子真传。朱熹去世后,杨复同黄幹一起讲学,阐扬理学,使上东庵这一座唐代古刹名闻遐迩。 “若个编摩能自外,此间踪迹况曾经”。先贤过化之后,书院成为闽东乡亲心中的乡愁图腾。正如清·陈从潮诗所说:“此地一经名贤过,遂令山色辉古今。”在闽东的二十余位朱熹学生中,有进士八人,特奏名五人,文化水平都很高,可以说集中了当时闽东的文化精英。在朱熹讲学之前的四百多年里,闽东登进士榜的有一百四十七人。而自朱熹“考亭学派 ”创建至南宋灭亡的一百多年里,共产生进士二百八十九位,差不多是过去的两倍。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原因虽是多元性,但与朱熹学术传播是密切相关的。朱熹在“廿八都里”讲学,可谓理学真源一脉长存。朱熹及其弟子的讲学实践,培养了一大批如张泳等人才翘楚,为后来甘棠成为“海滨邹鲁”奠定了基础。“尊儒树理崇宗庙,解带留衣祀考亭。”迨至清·光绪庚寅(1890年)冬,甘棠仰山书院(下半区唯一高等学府,时与韩阳湖山书院、紫阳书院同为福安三大书院)后学们遵前辈张德元先生嘱咐,专门制作这副“紫阳夫子流寓此庵原赠”联板,用于道德教化、矫世励俗。该副楹联是释道儒三教胜境上东庵的历史遗产,也是研究闽东朱子文化的一块瑰宝。2018年10月24日,朱子诞辰888周年之时 ,当地民众在凝聚着历史印记与传承的联板下,成立了上东庵考亭书院,表现出一方百姓对朱子教化之功的感念。历经千年岁月洗礼,东庵书院今犹在,赓续了朱子文脉与闽学渊源。  □ 郑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