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探秘 >

略谈王宗传《童溪易传》

2021-08-18 09:07:03 三都澳侨报

王宗传字景孟,号童溪,宁德八都童溪人,南宋淳熙八年进士。所撰《童溪易传》一书,远祖王弼,近祧二程,援史入易,以理释易,在当时就引起反响,时人号为“天下王景孟”,在易学史和理学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王宗传名字,景泰《宁德县志》写作“黄宗传”,显然由于闽方言“黄”“王”读音相同造成混淆。

他的籍贯,不仅元代董真卿《周易会通》误为临安人,早在南宋时期冯椅《厚斋易学》和胡一桂《周易启蒙易传》就已经致误了。直至清代朱彝尊《经义考》加以纠正,后来彭元瑞《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以采纳。王宗传籍贯南辕北辙亦事出有因,他《自赞》里说“二十一年太学,晚来方得一官”,可见自年轻时为太学舎选赴都城临安,身份一成不变,一呆就是二十一年,被误为临安人自是在所难免。说他是八都童溪人,乃嘉靖《宁德县志》就当时行政区域设置而言的,“都”作为地方基层行政单位,明初才设立,宋、元时期均无此制,明代的八都,在宋代属于霍童乡水漈里,宁德最大河流霍童溪,流经八都,这段也是整个流域最宽阔一段,但宋时并无霍童溪称呼,因此童溪未必为霍童溪简称,但属于霍童溪一段则毋庸置疑,因此严格说王宗传是宋时宁德霍童乡水漈里童溪人。他的同乡、同学兼同年林焞所作《童溪易传序》说王宗传“尝曰‘吾远祖文中不善辩论,为负苓者诎’”,所谓“文中不善辩论,为负苓者诎”指隋末著名学者王通之弟、作家王绩《负苓者传》记载负苓隐士与文中子王通弟子薛收论《易》并讥之,王通未发一言,负苓隐士扬长而去。王宗传称文中子王通为远祖,其族或是唐末动乱从今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迁闽而至宁德。

他的生卒年不详。《童溪易传》书首载其《自序》云:“加我之年亦行甫及,进无用于时,退无补于身,不于此时也而有所勉焉,岂其志欤?”据该书卷二七端首载其淳熙八年《又序》,知《童溪易传》完成于淳熙五(1178),时王宗传刚刚步入五十岁。逆推当生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己酉(1129)。《童溪易传》最早刻于开禧元年,虽然写序的林焞不仅与王宗传为同邑乡人,而且两人还是太学同学,更是同一年进士,但嘱托写序者并非王宗传本人,而是正客游武陵的林焞族孙林駉,可见,王宗传开禧元年前已经去世了,林《序》云“公讳宗传”,书名《童溪王先生易传》称其“王先生”,亦可为证。

关于《童溪易传》一书宗旨,于敏中等《天禄琳琅书目》以为“其说主义理以言象数”,这是符合实际的,据书首自序可知,王宗传强烈反对将《易》局限于形而下之象数,认为以此注《易》是乱“人心”,比误注《本草》杀人更要命,从《童溪易传》全书来看,王宗传并非不注重易象和易数,他还是紧紧扣住象数释《易》的,然而其指归显然是藉此演说他的“天理”本体观,不过四库馆臣却将其归入以禅说易的一派去了。

宗传之说,大概祧梁、孟而宗王弼,故其书惟凭心悟,力斥象数之弊,至譬于误注《本草》之杀人。焞《序》述宗传之论,有“性本无说,圣人本无言”之语,不免涉于异学,与杨简《慈湖易传》宗旨相同。盖弼《易》祖尚玄虚以阐发义理,汉学至是而始变。宋儒扫除古法,实从是萌芽。然胡、程祖其义理,而归诸人事,故似浅近而醇实。宗传及简祖其玄虚,而索诸性天,故似高深而幻窅。考沈作喆作《寓简》,第一卷多谈《易》理,大抵以佛氏为宗。作喆为绍兴五年进士,其作《寓简》在淳熙元年,正与宗传同时。然则以禅言《易》,起于南宋之初。特作喆无成书,宗传及简则各有成编,显阐别径耳。《春秋》之书事,《檀弓》之记礼,必谨其变之所始,录存是编,俾学者知明万历以后,动以心学说《易》,流别于此二人。亦说《周礼》者存俞庭椿、邱葵意也。

提要此说仅从王宗传《自序》和林《序》只言片语便把《童溪易传》与杨简的《慈湖易传》相提并论,又以沈作喆《寓简》首章简单比附,所言颇轻率。例如陆心源就不予苟同,他在《仪顾堂题跋》里认为《童溪易传》学说承继程颐而数路近杨万里《诚斋易传》以史说《易》。又如姜颖《童溪易传研究》则进一步考察王宗传遵循理学“正人心”思想,开启易学心性学体系,持论允实,可纠四库馆臣之弊。

朱睦 《万卷堂书目》以下至《四库全书总目》等皆记《童溪易传》三十卷,今存世《童溪易传》亦为三十卷,《宁德县志》载王宗传自赞云:“二十二卷《易书》,自谓无愧三圣。”则仅为二十二卷,故清道光刘家谋《鹤场漫志》卷下云:“邑《志》宗传本传不言此书卷目,惟述其自赞云:“二十一太学,晚来方得一官;二十二卷《易书》,自谓无愧三圣。据《总目》,则不止二十二卷也。”县志所言“二十二卷”实是“三十二”卷之误。宋冯椅《厚斋易学》和胡一桂《周易启蒙易传》、元代董真卿《周易会通》、明朱睦《授经图》都记为三十二卷,今本《童溪易传》卷二十七端首又有王宗传《自序》,更为明证:“岁在戊戌,予著《易传》,记三十卷,其于《系辞》《序卦》《杂卦》未遐也。然早夜思之,慊然于中,若有所负,盖以谓勤苦述着,未及终篇,不得为全书故也。越三载,岁在辛丑,蒙恩赐第还乡。加我之年,兹惟其时,日月愈迈,不敢不免。噫!此续传之所由作也。淳熙八年冬十月二十有四日丁丑,宗传谨识。”而林焞所作序云:“既第之三年,教授曲江,越二年而书成。”可知淳熙五年王宗传于京师临安完成《周易》六十四卦注解已经是三十卷了,淳熙八年中进士后,该年冬月回宁德续注《系辞》部分,淳熙十一年赴任韶州府学教授,淳熙十三年任上续成上下卷注释工作,并原有《易传》和《续传》为三十二卷。可见王宗传最终定本是三十二卷,开禧元年刘日新刊本则合并为三十卷本。三十二卷原本分卷状况已不详,从今本卷二将《乾卦·文言》单独列一卷来看,《坤·文言》或许也是独立一卷,今本将其合并了。全书合卷原因应是《系辞》上下卷比重过大,故将《系辞》上下两卷又各一分为二为四卷,将原三十卷合并为二十六卷,不仅上、下经各为十三卷,各卷篇幅大致相当以使各卷篇幅达到均衡。

由于卷二十七端首王宗传《自序》云“于《系辞》《序卦》《杂卦》未遐也”,而《童溪易传》并没有《序卦》《杂卦》注解内容,后人多认为其书尚未完篇,例如彭元瑞《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云“其书终未完成”,再如法式善《陶庐杂录》卷四云:“《童溪易传》三十卷,宋宁德王宗传撰。《说卦》以下,皆有经无传。何焯曰:‘汲古宋本,俞石涧收藏。后阙二卷,非全书。屡考其始末,寄来京师。跋中竟未及此。’”法式善引何焯所言的汲古阁藏原宋末元初俞石涧宋本,就是后来天禄琳琅藏的开禧年间建安刘日新刻本,所谓“后阙二卷”指原有三十二卷,而开禧刻本只有三十卷。事实上并不存在“阙二卷”的情况,法式善“《说卦》以下,皆有经无传”,指后来刊本例如《通志堂》《四库全书》本有王宗传未注释的《说卦》《序卦》《杂卦》内容,其实是后人的补录,这个“有经无传”既非王宗传注释散佚,也非客观原因造成不注释,而是王宗传主观原因。王宗传于淳熙五年完成周易六十四卦注释,是附有《文言》《象》《彖》,可见他既然宗王弼自然也采用王弼本,由于王弼未注释《系辞》以及《说卦》《序卦》《杂卦》,王宗传原本也是照此而行,否则在淳熙八年还乡三年前他不可能终止这项工作。只是在淳熙八年冬还乡打算隐居,才有续注的计划。

《童溪易传》常见本有《通志堂》本、《四库全书》本、《四库荟要》本等,而最珍贵的当属开禧元年建安刘日新宅三桂堂刻本。此本历经宋末元初俞琰至清乾隆皇帝收藏,留下满目琳琅名人印鉴乃至玉玺,可谓美不胜收, 彭元瑞等《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宋版经部” 做了详细记录,记有俞琰、俞贞木、唐伯虎、秦汴、贺万祚、毛晋、毛褒、徐乾学、揆叙等名家之印鉴。

考察印鉴,可知首次收藏者当是宋末元初理学家俞琰,他不仅是藏书家,还是有名的易学家,著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周易参同契发挥》《易外别传》等书,必然要搜罗购藏此书了。元明间俞贞木,作为俞琰孙子,自然继承家中故物。俞氏为吴县人,此书后为同是吴县的唐伯虎所得,唐伯虎卒后归藏书家、刻书家无锡秦汴,后为贺万祚所得。秦汴卒时,贺万祚才九岁,秦汴两儿子秦炳字汝操、秦柱字汝立亦为藏书家,贺万祚当是从秦汴儿子手中获得此书。后归汲古阁主人毛晋,毛晋卒后,藏书分散给儿子,该书毛扆传给大儿子毛褒了。据毛扆《中吴纪闻跋》,毛褒卒于康熙十六年,可见至迟至该年已经转卖给徐乾学了,徐乾学为纳兰性德修纂《通志堂经解》,其《童溪易传》就是用此宋本为底本,故此书留为纳兰家,为纳兰性德之弟纳兰成德揆叙所存,今《传是楼宋本书目》未记《童溪易传》,可见《传是楼宋元本书目》编撰于康熙十六年以后了。后揆叙卷入立嫡事件,其孙成安被和珅诬告,于乾隆五十五年被抄家,《童溪易传》终落皇宫手中。

此书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溥仪以赏赐其弟傅杰为名流出,后随藏长春“伪满洲国宫”,抗战胜利后,因乱又流出,其中二十二卷(第一至第十四卷,第十八至二十二卷,第二十八至三十卷)落入上海银行家陈清华手中,解放战争期间随避居香港主人流出大陆,1965年在周恩来关怀下,用宝贵的外汇购入,今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六卷(第十五至第十七卷,第二十五至二十七卷)流落民间,1952年“三反五反”斗争中,当时东北文化部在长春等地清查伪宫流散出去的善本书23部,其中有六卷《童溪易传》,后交付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前身)保存;第二十三、二十四卷流入私人之手后于1996年北京嘉德拍卖行终于露面,1999年瀚海拍卖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十二册三十卷宋刊孤本终于完整呈现给世人。

北京图书馆藏二十二卷,影印收入“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第一期《唐宋篇·经部》,张天杰点校《童溪易传》于此基础上又加入辽宁图书馆藏六卷为底本,美中不足的是他未利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二卷。

笔者托人复制印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二十三卷包括《震》《艮》《渐》三卦,二十四卷包括《归妹》《丰》《旅》三卦,每半页十四行,每行二十四字,四周单边,无鱼尾,首行顶格“童溪王先生易传卷之二十三”“二十四”,卷末经文卦辞、爻辞、象辞皆顶格,彖辞则与卦辞相连;注释传文低一格另起行,以示区别,与其它二十八卷一致。

卷二十三首页上端右侧盖“天禄继鉴”方印,上端中部钤“乾隆御览之宝”圆印,衬页上方至下钤“五福五代堂宝” “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下端右侧左边盖“毛晋”印,右边盖“谦牧堂藏书记”。

卷二十四正文最后一页钤“乾隆御览之宝”圆印,页末空白行上影印不清晰,当是“繁花坞”,下“毛晋之印”。卷末半页“童溪王先生易传卷之二十四”之行末盖“谦牧堂书画记”印,空白衬页上方至下钤“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尤其醒目。其中,卷二十三“毛晋”、卷二十四“谦牧堂书画记”二印,《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二未记,可据补。

天禄琳琅藏本虽是宋本,文字却未必处处称佳,此二卷也有不少讹误。例如,卷二十四《丰卦》彖辞,注云“以曾孙之稼之庾,则如茨如梁,如京如城”,此注盖引用《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城”实为“坻”形讹。当然也有一定的校勘价值,例如卷二十四《归妹》卦辞“初九,归妹以娣”,“初九”各本皆作“初六”,而此本正作“初九”不误,张天杰校云“据《归妹》卦形改”,实则不必舍近求远。

原载《宁德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霍童溪流域》,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出版。特别致谢左允文先生、陈宁章先生、洪华灿女士襄助。并致谢台湾吴金旺先生及蕉城地方文化研究保护小组微信群。  □ 杨鉴生

注释:

①嘉靖《宁德县志》卷三《科贡》“进士”条“淳熙八年辛丑”下云王宗传“旧《志》‘王’作‘黄’”。

② 乾隆《宁德县志》卷二《建置志》“民居”条“乡里都图”下,八都属村无“童溪”。霍童溪流经八都铜镜,梁克家《三山志》作“童镜”,“童溪”是否为“铜镜溪”简称或连读省音,现有资料无征,存疑待考。

③ 姜颖《童溪易传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 参张天杰点校《童溪易传》“整理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⑤ 开禧刊本只是将《上经》最后一卦《离》卦合到第十四卷。

⑥ 印鉴主人考释可参李致忠《北京图书馆藏宋版书叙录》(九),载《文献》1992年第4期。

⑦刘奉文《毛晋与汲古阁研究献疑》,《大学图书馆学报》?1993年第1期。

⑧ 参刘蔷《天禄琳琅知见书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0页。

⑨ 见《赏溥杰书画录》“宣统十四年八月初六”条,载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

⑩ 王清原《伪皇宫藏书聚散考》,载《文献》2005年第2期。

⑾ 参刘蔷《天禄琳琅知见书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8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