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探秘 >

蕉城深山无人区“汀民”石刻之谜

2022-03-18 14:20:21 三都澳侨报

“无山大过寒蛤湖,无水深过鱼仓潭。”这是霍童、洪口一带的一句民间谚语。可见寒蛤湖一带山林面积之大,这一大片山场今天基本属于无人区。然而在明清时期,这里却是宁德靛青的重要种植地。此处发现摩崖石刻,为明清时期西乡一带靛青业的发展提供了确切的佐证!

笔者日前从虎贝镇干部黄垂贵处得知,在虎贝镇文峰村和洪口乡金山村交界处发现一方摩崖石刻,便相约蕉城区文史爱好者一行5人前往探究。从虎贝镇文峰村出发,徒步3个多小时的羊肠小道,翻越四重山之后,终于与在此默默等待了我们262年的这方摩崖石刻会上了面,在与之短暂“对话”后,揭开了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谜团。


石堂全景 陈言波摄

摩崖石刻位于一处土名叫“錾字湾”的地方,距离寒蛤湖南侧约200米。刻在山路边一整块花岗岩石头上,字幅高190厘米,宽210厘米,海拔高1000多米。石刻表面由于受到藤蔓及松树林的保护,保存基本完整。石刻全文如下:

“宁德、福安县正堂加三级记录三次 楚、程,奉巡抚部院吴饬同会勘赖光明控告黄帝左超占寒蛤湖粮山界址,钉立界为久远粮山,北向以石堂屋后大山高顶分水为界。坐北之山归黄照管,坐南之山归汀民照旧输粮管业。乾隆廿五年八月立。”

为何在这片大山深处的无人区,会有人在此錾刻摩崖石刻呢?这又是何人所为呢?目的又是什么?所有答案都在等待我们揭晓。

从文字内容可知,这是因双方山界纠纷,官府判决山场界址的石刻。石刻中提到一方为“汀民”,何为“汀民”?“汀民”指的是清代汀州府的农民,清代的汀州府大致相当于今天龙岩市加三明市的一部分区域。这些“汀民”怎么会跑到宁德的深山老林中来呢?因为闽西地区,山多田少,交通闭塞,明代以前一直都是福建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到了清代,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大部分县的粮食不能自给。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汀民”不得不外出谋生,到闽东、浙南等地向官府租山种地,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经济作物,其中种菁是“汀民”最拿手的活。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种菁之业,善其事者,汀民也。”讲的就是这个事。菁是一种草本植物,高二尺,性好阴,栽于背阳之处,加工成靛青,可以染布。而寒蛤湖一带地理特征与气候刚好处于背阳之处,日照时间较少,湖区周围水源充足,非常适合种菁。


文史爱好者在摩崖石刻前留影

清代以前,化学染料没被人类发明,国人所穿衣服绝大部分采用植物染料。百姓多穿蓝衣,寒门弟子科举高中,称为“释褐”、更有“脱下蓝衫换紫袍”之说。由于江浙一带盛产丝绸和棉布,需要大量的靛青染料。靛青染料虽然全国皆产,但福建产靛青以色彩光润而名闻全国,当时的福建形成了幅射江、浙与广东的染业中心与染料输出中心,号称“福建之蓝甲天下”。明清时期,闽西地区广泛种菁,汀州府商人在靛青贸易中很活跃,自清康熙年间开始,汀州商人基本垄断了全国90%以上的靛青销售市场。由于靛青市场巨大,种菁与靛青销售利润可观,“汀民”就来到了宁德,向官府或本地山主租山种菁。一来宁德山场面积大,荒山多,地价租金低。二来离靛青的重要消费市场江、浙一带较近,水路发达贩运成本更低。

到了清后期,宁德人完全掌握了种菁技术,还成了靛青的产地之一,这与“汀民”到来后,当地人学会了种菁与加工靛青技术有关。所以,今天洋中、石后、七都等乡镇还有靛青作坊的遗迹,那是后话了。


断粮山界址石刻

该石刻记载:原告方为“汀民”赖光明,越过宁德县衙和福宁府衙,一纸诉状直接告到福建巡抚部院吴士功巡抚的案头。控告虎贝石堂村(今虎贝镇梅鹤村和文峰村)黄帝左越占寒蛤湖粮山界址。巡抚批示该案件,由宁德知县楚文暻和福安知县程志洛共同到现场踏勘后做出判决。判决结果是:以石堂屋后山顶为界,北面归黄帝左种植,南面归“汀民”种植,黄帝左不得越界到寒蛤湖种植,最终以原告“汀民”一方获胜。所以,该摩崖石刻应为“汀民”錾刻。

从“汀民”越级控告这一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汀民”的势力是不容小觑的。有清一代,汀州靛青商帮十分富有,经济基础雄厚,上层关系势必非同一般,这或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是越级控告的原因之一。宁德和福安两县令,同时判决一处山界纠纷,其目的是为了体现判决的公正公平,有些类似于今天法院诉讼案件异地管辖制度,避免当地官员对案件的干预。


寒蛤湖一角(寒蛤湖属于高山沼泽地)

清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西乡几都,菁客盈千。”史料还记载:“汀民”每年数百成群,赤手来到闽东各县种菁,春来秋去过着候鸟般生活,有的长年留在宁德。数量如此之多的“汀民”在靛青产业衰落后都回去了吗?是不是今天宁德还有“汀民”的后裔?答案是肯定的,应该留下了小部分人口。经调查,如:洪口乡的必礁坑村全村姓刘,源流福建汀州府上杭县高采岭村迁来,十几年前还去过汀州会族,而且还都对接上了。这支刘姓后裔又迁入虎贝镇文峰村,他们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烧纸钱的时候,钱单上写的都是汀州府,这是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对血缘意识的一种固化。

“汀民”的到来,使宁德的靛青,成为一种商品并形成了可与茶叶、苎麻相提并论的一个产业。清乾隆年间,金涵山区、石后、洋中、虎贝等地,漫山遍野皆种此物。“汀民”依托宁德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凭借客家人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为开发宁德山区,繁荣宁德商品经济,增加海关税收,带动了宁德当地农民学会种菁,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宁德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方摩崖石刻,是目前蕉城区发现的唯一一方,记载“汀民”到宁德租山种菁种粮,与《宁德县志》的记载互为印证,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练染图

石刻中所提到的巡抚部院“吴”,即吴士功(1699—1765),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人)雍正十一年(1733)中进士,选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后又迁郎中、御史。先后在山东、湖南、湖北、陕西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他在这些岗位上因提出吏治和法制的好建议,特别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赈灾中的突出贡献,调任福建巡抚。晚年,他在查办马龙图挪用公款一案中因包庇罪被革职,后又因辖区内杨魁等假造敕书又获罪。之后自己用银子赎罪获释,回故乡后不久病逝。

宁德县正堂“楚”,即楚文暻。陕西省南郑县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宁德县令,任内兴文教建莲峰书院,立义仓,化诉讼为友好。一时人文蔚起,陋习顿革,深受宁德百姓爱戴。

福安县正堂“程”,即程志洛,号书巢。江南上元县人,由贡生入仕,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福安县令,任内重修《福安县志》稿成未刊,并参与修纂《福宁府志》。  □ 林灿鑫 钟荣富 马忠旺 黄垂贵 林立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