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探秘 >

在峬岭 倾听古道的遥远故事

2022-06-15 09:40:48 三都澳侨报

七都,旧称峬源、峬村、卓峬,明代在此设都,是古时陆路宁德县往来宁德霍童、周墩(今周宁)、福安县,以及屏南的必经之路之一。南宋大文豪陆游晚年回忆初仕宁德时美好时光,便写下“伤心忽入西窗梦,同在峬村折荔枝”诗句,凝聚了陆游对峬村的一往深情。


峬岭古道

七都镇北溪渡北侧,有一段由石磴随地形层层累砌而成宽为1—2米蜿蜒崎岖古道,称为峬岭古道。七都人将此岭称为“步岭”,大概是“峬岭”的音讹误。这条古道为福温古道的一条支脉,自宁德县城到达峬村,经北溪渡要冲,过峬岭桥越峬岭垭口到八都镇铜镜村。在此分为两道,一道右旋达八都,经长潭、柴坑亭、九都、霍童,远达周宁、屏南一带;一道渡铜镜渡,达福口,经八都镇洋头村、闽坑村、猴盾村、大坪村至福岭头垭口与福安市福岭塘交界,距离宁德县城五十里。

自104国道建设后,古道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在荒莽间,摩崖碑铭依旧述说古道风云。

一、尚书李新开大路及南无阿弥陀佛石刻

石刻位于上峬岭古道上,石刻全文如下:“大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岁,钦命总督福建部院兼少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新开大路。”石刻坐西南向东北,高174厘米,宽134厘米,刻有边框。鉴刻在一整块花岗岩石头上,字迹清晰可见,字体较大,古道从石刻石与对面一块大石头中间而过,该处地势较为险峻,为何这个地方会有“新开大路”这样的石刻?何人所为?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根据史料记载,此方石刻与清初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沿海边防重地,军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防内地民众与郑成功抗清势力联系,以及抢夺沿海居民的物资及人员,顺治十八年(1661)实行海禁,勒令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里至五十里,并尽烧船只,片板不准下海,此即“迁海令”。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收复台湾后,迁界禁海政策得以逐步解除。


尚书李新开大路及南无阿弥陀佛石刻

尚书李,即李率泰(1608-1666),字寿畴、叔达,本名延龄(努尔哈赤赐名率泰),辽东铁岭人,隶属汉军正蓝旗,清朝将领。这期间福建的政治活动都在李率泰任内。顺治十三年(1656),李率泰加封太子太保,调任闽浙总督。后因击败李定国有功,进封世职一等。考察政绩合格,加封少保,享兵部尚书衔。他也是最早主张“迁界”的清廷高官之一,曾于顺治己亥年(1659)奉命督修沿海军事设施,并莅临福宁州视察。这一期间,李率泰还命令地方官员重修了福宁州城、福安县城,加固城防设施,而峬岭作为宁德县通往福安县的重要陆路,在此地修路,主要是为了加强军事戒备,并为后面“迁界”移民的实施打下基础。

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国初迁界时毁原路,另辟上峬岭新路,虽远近维均,而旧路较平,复界后仍由新路,形家谓大不利于是都,然因循日久。”这也印证了原来的上峬岭古道即在该石刻处。这是宁德境内发现的第三方李率泰新开大路石刻,一方在白鹤古道上,另一方则在霞浦县崇儒畲族乡上水村“弥勒石”上。此次发现石刻是清代宁德实行迁界禁海政策的重要佐证,它见证了宁德沿海人民的一段苦难历程,同时也为沿海各州府道路均有大修提供了实物佐证,与《宁德县志》的记载互为印证,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烟墩遗址中的古砖和古瓦

此外,乾隆三十七年贡生叶禹倡捐力辟旧路,即下峬岭道,百余年废路终于又变成通畅无阻的道路,邑人竖碑以志之,但暂未发现此碑。叶禹,字圣达,五都漳湾人,喜施舍,尤重文人。倡建灵瑞塔,修文武圣庙,赵公、邹公二桥,捐莲峰书院膏火田,也是个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宁邑名士。

在“新开大路”石刻旁边,还有一方“南无阿弥陀佛”石刻,长169厘米,宽40厘米,有边框,无落款。此方石刻临崖,在此錾刻“南无阿弥陀佛”,一方面是提醒往来行人这段路存在安全隐患,要注意安全,避免在此处欣赏石刻和风景时不小心发生意外跌入崖底;另一方面,人们见到此摩崖会默念,祈求平安,与现在道路转弯处设立佛号石刻相似。

对比“新开大路”石刻,从文字的布局、书写方式、字体等都极为相似,可以推断两石刻年代相近。此类石刻在蕉城其他古道如白鹤岭古道、石壁岭古道亦有。

在峬岭的垭口西北几十米的山坡上,有一处烽火台遗址,它呈长方形,高约四米,占地面积约为30多平方米。树木淹没下还能见到多处古砖和青瓦。此处可俯瞰整个峬村和北溪渡。若一旦有海寇入侵,昼则举烽,夜则举火,乡人称之为“烟墩”。

二、金鸡笼种木庇行人石刻

该石刻位于峬岭古道大头坑自然村段,一处土名叫“金鸡笼”的地方,石刻坐西南向东北,錾刻在古道边西南侧一块花岗岩石壁上,高90厘米,宽77厘米,岩壁凹凸不平,经辨认部分文字如下: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 日

□勤织女工,有岭边东,种有松木,以庇行人。务□□内人胡为□愿亦。刻铭于石,以垂不朽!

□郡林盛如□□。


金鸡笼种木庇行人石刻

这是一方记载某织女工,在古道旁种松木以荫行人的事迹,由于风化严重,部分字迹漫漶不清。但可以想象古人负重登岭,特别是在夏天,势必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而松木的树荫形成一条长长的山道,在树荫下行走自然是凉风习习,神清气爽。

目前,蕉城已发现7处此类碑刻及摩崖石刻。查阅乾隆版《宁德县志》发现峬岭还有一处关于种木让行人有所憩息的义举。宁德民间大善人王天行(1664-1717),金涵乡濂坑人,一生仗义疏财,为公益事业始终不渝。他曾在峬岭遍栽松木,然而松木刚种下就被烈日曝晒而枯萎。王天行徒步挑水沿岭灌溉,后来成一派松荫,让行人有所憩息。此外,他还在白鹤岭古道和石壁岭古道上都有遍栽树木这些善举成了佳话。

三、北溪渡轮造渡船碑

此碑位于北溪渡真武亭大门口,坐东北向西南,青石质地,高100.5厘米,宽50.5厘米,厚10厘米。经仔细辨认,碑文全文如下:

本处北溪为往来要冲,原村中十甲依次轮造渡船,以载行人,每年十月朔,新旧交接。续以人多船漏屡致误事,甚可怜悯。兹十甲公议均捐钱文造船两条,俱要坚厚,各条俱要二年一换,轮到后甲,其船听凭前甲发卖,永以为例。如此,则人不厌多,船不至漏。如违,声公议罚,一定不恕。


北溪渡

道光廿四年三月 日 合乡公议刻石

由碑文可知,清代道光年间,七都全乡十甲轮流造渡船,津济北溪渡过往行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轮换一甲。但是,由于过往行人日益增多,原有的渡船超负荷使用,加之年久失修,多次造成沉船和行人落水溺亡事故。经合乡公议,捐钱建造更加坚固的渡船两条,此后两年一换,避免发生事故。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在北溪贝河墘上建立了小型造船企业-贝河造船厂,由贝河大队管辖领导。1979年3月开始建造小型机动船和木帆船。现在北溪渡涨潮时水深可达4米多,有专用船只一艘和船工两名,渡两岸乡民往来劳作和运送物资。


北溪渡依次轮造渡船碑

“青山历历路漫漫,客子悲歌行路难。几抹云林含瞑色,半篙烟水带秋寒。西风瘦马归心切,衰草夕阳入眼宽。一苇可航休踧踖,前村灯火未更阑。”明代刑部尚书林聪之父林观,登上峬岭古道看到北溪渡有感而发,写下《北溪晚渡》一诗,系七都峬源八景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104国道、宁屏路的开通,峬岭古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峬岭古道还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鲜活故事。  □ 林灿鑫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