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忆解放福厦筹粮工作的峥嵘岁月

2022-07-13 09:12:28 三都澳侨报

作者简介:汤盛舞,字青羽,福建周宁县人。1948年8月入伍,1949年2月入党。宁德市蕉城区离休干部,原系中共宁德县纪检委副书记。

(一)

1949年8月上旬,时在宁德县洋中乡,中共闽东地委领导陈邦兴同志命我们前往当时进驻在古田县杉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3师政治部,随军学习并为部队作沿途向导。我们一行24人(一说28人)以章华为分队长,我为司务长,并由吴育俊、郑木樵、章芳竹分任小队长。随军出发,自古田杉洋,经罗源抵连江,驻亭头镇。期间,93师政治部伍秘书为我们授课,内容是:毛主席著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约法八章、新区群众工作。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开阔了革命视野,明确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

同年9月上旬,游击队领导陈邦兴同志和部队协商决定:大部分同志转回地方工作,一部分留在部队。我荣幸地被留在部队。很凑巧,被编入部队有五个汤,即我、汤邦祥、汤玉云、汤珠和汤玉仙等同志。使我喜出望外的是,我们也是被分配在93师政治部筹粮工作队,这就和堂兄汤盛韶、乡亲张应腾、李玉秀等同志聚合在一起。此前,7月间,解放军278团进驻家乡咸村,他们原都是闽浙赣游击纵队第五支队的成员,积极筹粮支前,并被批准光荣参军,并由霍童上虎贝抵古田杉洋,被编入93师政治部筹粮工作队。从游击队到解放军,革命的聚合,感慨良多。大家决心积极学习,努力奋斗,为解放全福建、全中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汤盛舞

我们筹粮工作队的队长是孙传奎同志,下设分队和小队,正副分队长和小队长均由山东老同志担任。我和盛韶兄以及屏南的陆吉姿同志一同编在三分队三小队。在筹粮工作队中,我们还欣喜地结识了许多福建城工部、兄弟游击队的同志,诸如福安的陈瑞仁、宁德的马茂汉、屏南的周岩冰等同志。他们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投身革命,随同解放大军奋勇南征。

(三)

在进军福州途中,因战时工作需要,我奉命到师后勤担架营作向导,这是我第一次下部队。担架营的同志知道我是上级派来的一位福建的曾是游击队的同志来作向导,非常欢迎,优厚有加。


夫妻俩都是老党员

事实上,营的领导,对于行军路线、宿营站点等,都了然于胸。营教导员(姓名忘却深表歉意)是个瘦高个子,身体有病,同志们劝他上担架躺着休息一会,他都婉言谢绝。他总是捂着肚子,或鼓励部队前行,或在险阻地段帮扶战士一把。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至于担架营的战士,是真正意义的、名副其实的“肩负使命者”。路其漫漫,从北方到南方,从山东到福建,起早摸黑,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