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走进县城看发展 >

周宁:生态赋能 粮稳民安

2022-07-25 16:21:00 宁德网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山城周宁孕育的绿色家底愈加殷实,因生态而兴的高山马铃薯、高山云雾茶等绿色产业拔擢成长、欣欣向荣。

靠山吃山唱山歌。周宁县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相继出台《鼓励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方案》《周宁县培育“百千万亿”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发展了一批以黄振芳家庭林场、高山冷凉花卉基地等为代表的生态农业,逐步走上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林下“藏”粮  生态富民炎炎夏日,走进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只见三库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们正抢抓晴好时节,忙碌地打理着每一片稻田。“近年来,我们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全村发展农业。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收获马铃薯后,我们立刻组织农户种植彩色水稻,促进粮食作物良性循环发展。”后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说。

农民正在种植水稻  /汤文娟 摄

依托黄振芳家庭林场,后洋村通过党建引领,探索“套种+放养”模式,发展蜜蜂养殖、黄精种植等林下经济和林下旅游,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林业发展模式,真正让山林“活”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周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业资源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得厚的条件。该县立足森林资源优势,通过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互补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下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粮等林下经济,全力打造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科技特派员正在为农户开展玉米种植技术指导  /林子杰 摄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周宁县的林下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截至2021年底,该县共利用9.4万亩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培育黄振芳式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0多家,从业人数近万人,总产值超过3亿元,涌现出后洋、紫竹等一批林下产业引领农民增收的典型示范村,带动广大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以“特”富农 促民增收

盛夏时节,沿纯池镇禾溪村的康庄公路前行,连片的锥栗映入眼帘。走进山里,栗农许张宋正忙着给自家的锥栗除草。锥栗是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近年来,周宁县立足本土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森林天然绿色“粮仓”作用,着力构建多元化林业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发展锥栗产业,切实向森林要“粮”。截至目前,该县种植锥栗26000余亩,小小锥栗成为群众致富“黄金果”。

纯池镇禾溪村村民正在采收锥栗 /郑文敏 摄

锥栗产业的发展是周宁充实森林“粮库”的生动写照。该县推进撂荒地整治复耕复种工作,出台《促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稳定农资价格保障实施方案》等文件,创新推出“垦荒贷”等金融产品,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在鼓励规模种植、优质高产示范片建设、品种繁育与试验示范等方面“发力”,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全县完成抛荒地复耕复种5625.83亩,春粮种植面积13500亩,较上年增加3500亩。

周宁县扎实推进抛荒撂荒耕地整治工作 叶晓晖 摄一枝独秀不是春。周宁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深化“五化”理念,围绕构建“3+N”特色产业体系,壮主体、扩规模、育特色、促融合、提质效,全面推动高山云雾茶、高山冷凉花卉、高山高优蔬菜、高山晚熟水果等生态产业发展,闯出“高山”“高优”特色发展路子。当前,该县已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达1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该县还通过打造“周宁有鲤”区域公共品牌、成立“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打造一批优质的拳头产品,壮大产业、占领市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稻谷种植面积5.4万亩,年产值7571万元;甘薯种植3309亩,年产值959万元;大豆种植2712亩,年产值294万元;玉米种植1754亩,年产值263万元……如今,周宁县殷实的“粮库”正不断壮大,不舍昼夜地供应着琳琅满目的优质生态产品,引领绿色生活。

引资引智  兴旺产业

绿色家底与绿色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了生态底气,招商引资自不在话下。

来自福州的赵永发,2016年第一次到周宁县,就被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水质所吸引,此后便在七步镇后洋村成立周宁县和谐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500万元,养殖荷斯坦黑白花奶牛900余头,日产奶量20吨,年产值约5000万元。

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企业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周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还为其授信200万元,确保企业及时把握住市场行情,实现效益最大化。

益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基地内,农户正在种植蜜薯 / 魏知秋 摄

无独有偶,七步镇后洋村的良好生态,也吸引了黄振芳的儿子黄传融返乡创业,种植葡萄、猕猴桃、芍药等,并在林场内养殖蜜蜂200箱,年产蜂蜜2000多斤。

后洋村七彩水稻田 /李洪元 摄

与此同时,周宁县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拥有较多资金积累、拥有先进技术的优秀青年和能工巧匠返乡创业,扩大了该县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规模,为该县绿色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乐享绿色生态“红利”。玛坑乡紫竹村吸引乡贤陈木成回村探索微生物科技养殖生猪,建设微生物科技养殖生猪基地4个,存栏生猪5000多只;宁德向山兰园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于浦源镇、七步镇、李墩镇建设大棚,种植大花蕙兰面积近200亩……

此外,周宁县还鼓励和引导培育龙头企业、家庭林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农业经济向规模化发展。同时,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策略,打造各具优势的农业基地,既进一步夯实“粮库”根基,也更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生态周宁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