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百乡千村行 | 柘荣城郊:党建引领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2-08-20 18:30:00 大梦蕉城

太子参是柘荣县城郊乡的农业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占全县1/3,全产业链产值8.5亿元。近年来,该乡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支部领办合作社”“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模式,突出天人、贝迪等龙头企业党支部带动作用,为农户种植太子参保驾护航。

其中,天人药业与各村农户签订仓储协议2000余份,形成价格共同体,每年免费为农户提供冷藏服务,降低了太子参种植风险,有效增加农户收入。

靴岭尾村充分发挥支部领办作用,带动村民增收。该村作为柘荣县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试点村,村党支部领办了宁德市岩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柘荣县小红鞋文创有限公司等4家经济实体,并接受村民入股。目前,全村148户村民中已有80多户村民入股村集体经济实体,占比55%以上,户均增收2万元,2021年,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

靴岭尾村党支部陆续引进孔春霞、黄阵兴、马立验等文旅产业导师,对村内文创产业和农业产业进行指导,培育剪纸能手30多人,其中7人已申报县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村党支部还联合柘荣县小红鞋文创有限公司将剪纸作品转化为春联等剪纸文创商品,与省市旅行社签订剪纸研学协议。2021年,文创关联产品产值累计达300多万元。靴岭尾村先后获得“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荣誉。

这些都是城郊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城郊乡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强班子、创新机制、招才纳贤,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支撑,城郊乡针对乡村能人外流的实际,坚持以乡愁为纽带,建立乡贤数据库,登记乡贤能人126名,建立村干部和乡土人才长效联络机制,成立乡村振兴帮帮团,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乡贤诸葛会”,征求发展良策,让乡贤各展其长。去年以来,全乡累计收集到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文化传承、乡村治理等意见建议100多条次,采纳建议50多条次,有效激发乡贤支持家乡建设和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

孔灿钟是回乡发展的乡贤之一。孔灿钟回到城郊乡后,依托岭边亭村适宜种植高品质白茶的优势,成立了福建恒馨茶业有限公司,并建设一座年生产能力5万公斤的茶叶加工厂。

福建恒馨茶业有限公司凭借不施肥、不打农药的有机培育模式,产出的茶叶品质优、销路好。近期,该公司被准予使用“柘荣高山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城郊乡大部分村庄属于传统农业山村,村内业态单一,群众发展思路狭窄。经过长期考察与探索,该乡另辟蹊径,瞄准文旅产业新兴市场。

产业旺了,村民富了,服务水平也得跟上。为提升群众自治程度,城郊乡15个村级党组织结合实际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小剪刀志愿服务队等各具特色的自治管理服务队伍,强化红色治理功能,同时,围绕“方针政策讲一讲、文明家风传一传”等“七个一”内容搭建“党建小院”,制定以党员公约、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为核心的“两约一训”,把党的阵地建设在群众家门口,引导树立文明新风尚。

“百人剪百福”剪纸活动、“带富之星、诚信之心、孝德之星、友爱之星、清洁之星”评选活动、党史宣讲活动……各类活动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也实现了乡村善治的目标。一些村级党组织还制定了公约民约、推行“草根和事佬”工作机制,调解矛盾、服务群众,2021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0多起,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记者 刘源 通讯员 詹程桢

图片:闽东日报 城郊乡 王志凌 林文强 吴霖 游松柏 罗丽娟等

制图:陈景平 周邦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