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大梦蕉城 >

喜迎二十大·抒写新蕉城 | 林思翔:山海大观宁德城

2022-09-20 17:36:00 大梦蕉城
  编者按:蕉城区“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系列活动已拉开序幕,各文艺战线工作者发挥各自优势,紧扣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活跃在蕉城广袤的大地上,传播党的声音,宣传蕉城新形象,发挥强大正能量,抒写蕉城文艺精品,营造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共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此为契机,将陆续刊发“喜迎二十大·抒写新蕉城”系列文艺作品,以飨读者。
 
 
 

□ 林思翔

山海大观宁德城
 
 
 
 

巍巍莲峰山日夜向东逶迤前行,滔滔三都澳不停向西汹涌奔腾。山欢水笑,相亲相拥。山海的交融结合,锻造出了一片谷地。由于山水用力程度的不同,谷地便形成了绿野平畴、岛屿港汊以及山包河川等多姿多彩的地形样貌。宁德城就位于这方地盘的山脚下。

图片

我所说的“宁德城”

指的是现在的蕉城区

1999年11月14日

国务院同意宁德地区撤地设市

市政府驻新设立的蕉城区

2000年9月3日

“蕉城区”正式挂牌

自五代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升长溪县感德场为宁德县起,此处一直为宁德县治所,这座县城算是千年古邑了。“几度春风吹换世,千年往事随潮去。”千年的寒暑易节,千年的改朝换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宁德仍然山河故旧,面貌未改。城池依然如同一片瘦薄的芭蕉叶依偎在山下,小县城故有“蕉城”之称。

图片

霍童农民暴动旧址——宏街宫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在前行的进程中有偶然,也蕴含必然。就在宁德建县整整一千年那年,即1933年,宁德县发生了两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一是共产党员叶飞、颜阿兰率领贫苦农民举行“霍童暴动”,向欺压穷人的反动政权开了第一枪;二是共产党员曾志来到宁德南埕,指导盐民组织起来与剥削他们的“盐霸”展开斗争。这两起“穷人造反”事件都取得了胜利,穷人扬眉吐气,恶人闻风丧胆。它是宁德人民纪念建县千年的最好礼物。它犹如黎明前的曙光划破茫茫长夜,指引着穷人翻身求解放的前行之路。从此劳苦百姓团结起来向反动势力展开斗争,就成了历史必然。

图片

随后,宁德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战,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宁德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不凡成就。特别是在困难情况下动建的东湖塘围垦、马坂水利工程和宁(德)古(田)公路,这些为发展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的重大举措,更令人赞叹。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步伐有限,城建规模也受到制约。20多年过去了,“蕉叶”仍没发枝张蓬,依然静静地绕在山脚下。
 
 
20世纪70年代初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地区机关迁来宁德,我来到了宁德城。那时正值“战备夺粮”时期,为不占用良田,地委行署机关就在山坡荒地上建起“干打垒”的石砌楼房,一座座机关楼舍如同部队营房一样依山就势直叠半山间。不仅盖房就地取材,用石垒墙,连电线杆也用长条石料代替木头。
县城就是一横一竖两条街,横的叫八一五大街,稍长些;竖的叫小东门街,很短。用不了半小时可以走遍两条街。两街交汇处就是全城最繁荣的宁德“东街口”,俗称“东门兜”。小东门街很窄,于是就把与小街并行的一条护城河用水泥板盖上,以溪代路,让街道宽些。除这两条街外,就是穿城而过的104国道两旁店铺相向形成的一条“公路街”。这条泥沙路面的路街,车来车往尘土飞扬,过往行人满头皆白。
 
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城不大。104国道上坡处的单石碑就是城的北郊,南门兜、下宅园便是南郊,西南至南漈山,东到五里亭。城区就这么大。再往前便是东湖塘华侨农场了。

从城区通往东湖塘的道路是一条用海泥砖砌起来的“海泥路”。晴天硬邦邦的,如遇雨天则泥泞不堪,走路如同溜滑板一样,不小心就会滑到。东湖塘垦区里的4000多亩水面,因造纸厂废水流经入海,污水连同其卷起的泡沫状污染物溢满水面,发出的臭味令人作呕,路人只好掩鼻匆匆而过。

 
 
 

不过堤外又是一番天地

三都澳碧波万顷,海天一色

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滚滚波涛让人心头泛起层层涟漪

升腾起对这座宁静悠然古县的底气和骄傲

千年古邑,人文荟萃

 
 
 

图片

柳明格 摄
 
 
宋代大儒朱熹曾授业于此,爱国诗人陆游仕途从这里起步,南宋抗金名将  韩世忠访友斯地,民族英雄戚继光荡寇横屿岛。这块土地走出了状元余复、阮登炳 ,理学家陈 普、韩信同,以及明代名臣林聪、第一个把世界语引入中国的近代盐政专家林振翰等;我党“无名英雄”蔡威和闽东早期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郑长璋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改革开放的春风掠过三都澳,吹绿宁川大地。这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顿时生机勃发,草木葱茏。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期,在“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脱贫攻坚的深化,经济发展,百姓脱困,城区建设亦如年轮一样一圈一圈地往外拓展,古城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高耸的楼房、宽敞的街道、美丽的公园和纵横交错的路网,连我这个“老宁德”离开几年后也分不出南北。昔日被水泥板覆盖的溪面已然溪流显露,还路于溪,清澈的流水如玉带般亮晶晶地穿城而过。当年的蕉叶状城区,开枝散叶,长成了蓊郁繁茂的参天大树,城区面积由原来几平方公里发展到60平方公里,人口达60多万。成为东南沿海一座新兴的名城。
 · 旧城新貌 ·

为看清旧城新貌,我随当地朋友一道驱车登上蕉城西面的白鹤岭。由城区通往福州的这条古官道,岭头顶海拔820米,为全城最高峰。当年从城区起步爬岭,七拐八弯,气喘吁吁地小半天才能到达。2000年冬,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看到闽东日报《情况反映》上记者陈成铎写的当地群众迫切要求修路的文稿时,即批示当地和省直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扶持”,此后修通了这条公路,从城区乘车上来20分钟就到了。这条连接城区、通向外部世界的康庄大道,被当地群众称之为脱贫致富的幸福路。如今山顶上莲峰三村农民与城里人一样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驻点乡村振兴指导员周水生告诉我们,现在三村正在发挥高山特色生态和白鹤岭古官道厚重文化积淀的优势,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村,让更多人来这里赏杜鹃、品桂香、观雪景。再就是居高临下,俯瞰蕉城山海大观。

图片

白鹤岭古道  李怀涌摄

那天,天高云淡,视野开阔。站在白鹤岭顶极目天际,宁川秀色一览无余。镜台山、蓝田山、山兜亭山,三山列阵成一道龙脉,逶迤前行,护卫城池;塔山、大门山、金蛇山,如三幅硕大盆景,点缀城中,让绵绵绿意流淌高楼大厦间;日月台、靖海楼、如意塔,三点一线,连贯古今,诉说盛世,令人思接千载,感慨万端。这三处也成了城池新地标。由黑污水面改造成的东湖,如一面天赐明镜落在城中,色如翡翠,水光潋滟,芦荻轻荡,鸥鹭低飞。绿水青山的交融映衬,让城市充满生气,灵动飘然。

图片

 
 
 

视线投向堤外

坦荡的三都澳海面上

三都岛、青山岛、鸡公山岛

如三片绿洲在碧波中荡漾

闪着亮光

三岛排列有序,守土有责

共同守望东冲口

护卫三都澳的和平与安宁

放眼蕉城大地

山绿水蓝,海天一色,雄浑壮阔

天造地设的一方福地!

 
 
 

视线收回,落到市中心,你可以看到,当年连国道才两条半街的县城如今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形成气势磅礴的中等城市格局。中心区东西走向的就有:环城北路、南环路、闽东路、天湖路、富春路、万安路数条大道,与南北走向的鹤峰路、蕉城路、宁川路、侨兴路、薛令之路、塔山路、金川路、福宁路相互交错,形成楼宇错落有致、商铺兴旺、车水马龙的繁盛市区。其中不乏造型别致的艺术建筑和花园式的居民小区。古朴与现代交融、自然与新潮结合。市民在这里欣赏着湖光山色,过起幸福安逸的小康生活。

图片

陈言波 摄

若入夜俯瞰,则别具一番景色

在山水环抱的谷地间

路灯、窗灯、轮廓灯、装饰灯万灯齐放

如繁星般闪烁辉映,璀璨绚丽

活脱脱一座人间不夜城
图片
陈言波 摄

城区的发展变化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点我们从山顶鸟瞰也能感受到。视线越过镜台山,可以看到,在原来西陂塘垦区的地面上崛起了一座数万人聚集的新能源小镇,镇上的宁德时代科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消费类电池产量居全球第一、动力电池产量列全国前茅、且储能电池最具潜力,成为一匹新时代的“科技黑马”。再往北就是上汽宁德基地,一期投产,年产量就达30万辆,相当于福建省全省现有汽车总量,正在建设中的二期投产后产量将翻番。这两个“金娃娃”给人民带来福祉,也是蕉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

图片

城区东面的三都澳海面上,铁路与高速公路如两条巨龙穿越海面,奔向远方,给美丽的海湾带来动感,注入活力。这方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全国东部沿海连成一线,闽东这块曾经的“沿海黄金断裂带”融入了南北经济繁荣带,成了人们羡慕的一片热土。“水深湾阔似天湖”的三都良港和“大黄鱼故乡”的官井洋更是声名远播,为世人所向往。

 

秋至登高 古自有之

古人登高望远,多会生发悲天悯人之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感叹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的穷困。而今,“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登莲峰山白鹤岭看宁德城,眼前展现的是一座山海大观、欣欣向荣的新城,一幅千年古县华丽蝶变的静美画卷。沉浸这般美景之中,耳际仿佛萦绕一曲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时代赞歌,令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美哉,宁德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