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穿山越海 蕉城奏响交通发展变奏曲

2022-10-26 09:56:23 三都澳侨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蕉城区坚持“铁港公机”联动发展,大力畅通路网“四经八脉”,紧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让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强的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

港兴路畅 支柱产业迅猛发展

港区内船舶靠岸,码头门座吊机摇着“长臂”装货,机械驾驶员在座舱里操作运输,大量集装箱、货物被送往全球各地……三都澳港区漳湾作业区里,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漳湾作业区规划建设20个万吨级泊位,现已建成4个泊位,水陆交通便捷,经济腹地可直接辐射闽北、赣东、浙南等地区。

“要发展海洋经济,港口是必不可少的,港口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蕉城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林卫华表示,十年来,蕉城区按照总体规划建设三都澳港区,先后建成漳湾7#、8#、9#、10#码头,以及城澳国泰码头西1泊位等15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年设计总通过能力1976.6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2.0万TEU,滚装车辆30.4万辆。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朝。蕉城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沿海优势,大力打造海上交通运输引来了各大重点企业驻地发展。先后“抱到”了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中铝宁德铜冶炼基地、上汽集团宁德基地等“金娃娃”项目,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铜材料等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三大千亿主导产业,为蕉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海陆并行,陆地交通是保障港口运输的关键节点。蕉城区以港口为支撑点,向外辐射打造多条运输主干线,随着G104国道改扩建、疏港路、G237、G228线等公路项目建成,辖区内各交通路网全面铺开,有效将城乡交通与海上运输有效衔接,向海洋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不仅如此,2020年6月28日,沈海高速宁德汽车城(三屿)互通正式建成通车试运营、2021年11月,“上汽集团KD件”铁海联运班列在宁德陆港首发……蕉城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等多种交通设施陆续建成,进一步畅通了蕉城区向外运输的“四经八脉”。

“十年来,蕉城区交通建设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区’‘环三都澳开发’‘服务三大千亿支柱产业’等中心,不断完善公路网络建设和港口物流建设,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林卫华说。

四通八达 文旅开发遍地开花

桃花溪村是闽东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该村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和北上抗日出发地,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闽东革命先烈都曾在此留下过战斗足迹。

过去,桃花溪村由于交通不便,产业无法发展,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经商,村里多是老人,为闽东典型的山区留守村。随着蕉城区九都至虎贝红色旅游公路的开通,桃花溪村因地制宜探索红色文化旅游新模式,发展研学观光游、餐饮、民宿等项目。现今,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1600元增至2022年的21000元。

“以前村落山高路险、交通闭塞,房子就几栋。”桃花溪村村民陈招象感叹称,这几年变化太大了,宽阔的道路直达村落,大家都回来盖房子,年轻人也回村创业,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

九都至虎贝红色旅游公路在2015年建成通车,贯穿霍童、九都、虎贝三个乡镇,沿线有支提山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佛教天冠菩萨道场、道教第一洞天等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辐射屏南县甘棠、代溪、熙岭及古田县杉洋、鹤塘、大桥等乡镇,沿线受益老区人口30多万。

“九贝公路是蕉城区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它改进了沿线群众出行条件,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推动霍童溪生态经济区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林卫华介绍道,目前,蕉城区国省干线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布局、开工建成,推动了蕉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交通便利给蕉城旅游带来了蓬勃生机,今年仅国庆假期蕉城区旅游总收入13715万元,接待旅游总人数21.2万人次。

从远观到近望,今年10月1日,甬莞线双福高速公路宁德林厝收费站正式通车运营,为蕉城区再添一条高速出口,也是全省高速公路首个打通服务区后通道设置的收费站。

据介绍,收费站设置2进2出共4条ETC车道,该站正式通车运营后,林厝服务区与G104国道直接连接贯通,服务区周边八都镇猴盾、洋头、闽坑、赤溪龟山片区等乡村前往宁德市区的车程由原来的1个多小时可缩短至30分钟内。

这意味着周边乡村前往宁德市区车程缩减,为百姓出行、全域旅游提供了交通基础支撑,进一步带动特色产业资源、地方特产美食、历史人文资源融合发展。

十年来,蕉城区先后增设开通八都铜镜高速口、六都高速互通口、宁德高速东入口、宁德高速北入口、宁德汽车城等多个高速口,高速公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辅以国省干线、县乡村公路,以及衢宁铁路的开通,让整个蕉城串联,一张完善、便捷的交通路网正在蕉城大地徐徐展开。

晋级提速 交通发展砥砺奋进

乡村道路建设是促进城乡发展的关键点,打通乡村道路,就是打通乡村发展桎梏,打通乡村振兴的“民心路”“致富路”。在石后乡上竹洋村主村到牛路自然村道路硬化完成,原先的黄土路已变身水泥路,村民往来再无道路泥泞顾虑。

从前慢,而今快。据村民回忆,该路段在硬化前为黄土路,每到雨天,在雨水冲刷下,黄土路面就会变得湿滑,车辆通行易打滑,行人通行时也需小心翼翼,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现在水泥路建成,路好走了,下雨天也不愁了,通行时间也缩短了许多,这条路不仅是修在村里,也修在了我们心坎上。”上竹洋村村民喜悦地说道。

近年来,蕉城区始终秉持“农村经济要发展,道路建设须先行”的发展理念,以“百乡千村”路网提升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大辖区内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十年来,新改建行政村项目66个211.8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67个83公里,其中老区基点村及少数民族村14个53.8公里。

交通道路的“升级”也为乡村客运发展带来了新变化,十年来,蕉城区创新农村运输服务模式,农村客运线路采用区域循环发车和预约包车等方式,方便广大农村群众出行,全区280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为破解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发展瓶颈。十年来,蕉城区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充分利用村村通客车优势,加快推进快递电商下乡进村,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区共有区级物流分拨中心3个,乡镇级物流节点14个,村级物流网点202个,县乡级物流覆盖率达到100%,村级物流网点覆盖率达到72.14%。

不仅如此,蕉城区作为沿海城市,海岸线长、岛屿众多,海岛群众出行主要依靠渡运方式。十年来,蕉城区先后投入1.2亿元,加大陆岛交通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老旧客渡船舶更新改造,着力改善海岛对外交通条件,改善沿海岛屿的交通条件,建成礁头、城澳、象溪、三都等22个陆岛交通码头,解决海岛居民出行难问题。

青山伴绿水,天堑变通途,过去的十年是蕉城区交通发展砥砺奋进、乘风破浪的十年,是激情昂扬、奋楫争先的十年,一组组数据和一条条大道见证了蕉城交通变迁史,从公共交通再到高铁列车、从乡间土路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一首慷慨激昂的交通发展变奏曲在蕉城奏响。  □杨慈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