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大梦蕉城 >

【山海宁德 黄鱼之都】大片来袭!速速围观《鱼跃天湖》

2022-11-18 23:50:00 大梦蕉城
  每年4至6月,春江水暖。

在中国漫长的黄金海岸线上,北到长江出海口,南至琼洲海峡,有一支庞大的鱼类族群大军便从深海越冬场洄游几百公里,定向游回她们温暖的家园——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三都澳“官井洋”内产卵索饵生长。这支鱼群品类学名大黄鱼,又称黄花鱼、黄瓜鱼、黄鱼、石首。因其通体金黄,唇红齿白,被赋予富贵吉祥的东方美学色彩,中国人又美誉其为——国鱼。

图片

每一次的洄游便是回家,是一次再造生命的旅程,更是宁德人一场翘首期盼的丰收盛宴,也让宁德人的人情文化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色彩。

黄花鱼为媒,是宁德郎的爱情信物。端午时节,已定终身的女方家一定会收到两尾合计六斤重的黄花鱼,象征着爱情婚姻六六大顺,长长久久。收到黄花鱼,嫁出黄花女,表达了宁德人特有的婚姻文化。

图片

大黄鱼丰收的季节,宁德的千家万户到处都飘溢着嘴馋的鱼香。宁德人传统的美食文化也在此时散发出璀璨的光芒。清煮、清炖、红烧、油煎、油炸、生炒、盐渍大黄鱼,道道佳肴膏腴鲜美,饕餮之徒醉卧春筵。而加工而成的糟鱼、鱼鲞更是别有风味。

“官井洋,半年粮”的歌谣,就这样金灿灿的传唱了千百年。

一尾黄鱼 一份嘱托

 
然而,人类的自以为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敲罟作业,让大黄鱼遭遇了两场大浩劫而濒临灭绝。一时间,野生大黄鱼的市场价格一跃上升至每公斤数千元,成为“珍稀”佳肴。
 
楝子花开,石首不来。
 
人类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度占有,终于让大黄鱼挽歌在官井洋上空悲怆回荡。

 

图片

 

“这是我们闽东很重要的一个资源,既要把它保护好,也要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让老百姓都富起来”。

 

——摘自《习近平在宁德》一书

 
 
 

 

图片

 

1988年9月,在闽东九县深入调研后的习近平同志,重新梳理“山”与“海”的辩证法:要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就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从此化为闽东干部群众奋进的力量,带动了一条大黄鱼产业链翻天覆地的发展与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尾黄鱼 一条产业

 

刘家富,祖辈们靠在海上抗风斗浪捕鱼捉虾为生。

 

1985年春季,他带领团队,顶着风浪,“游弋”于官井洋,抢在大黄鱼产卵群体完全消失之前,寻觅大黄鱼临产亲鱼进行人工授精育苗初试,并保活驯养其野生鱼,以构建人工繁殖的基础亲鱼群体。

 

图片

 

得益于习近平同志的批示,1991年7月大黄鱼网箱养殖项目获得国家科委农业“星火计划”专项贷款。刘家富等人开展科研攻关,在当地渔业企业和渔民的帮助下,开启了大黄鱼产业化的探索之路。

 

上世纪末,大黄鱼繁养技术得到不断完善和推广,宁德地区兴起了大黄鱼养殖热。巨大的市场需求与高额利润驱使,社会上各种资金大量涌入,大黄鱼养殖业迅猛发展,一座中国最大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基地——在三都澳迅速崛起。随之形成的大黄鱼养殖产业一跃成为沿海群众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的“当家”产业,鱼跃人欢。据统计,蕉城区从事大黄鱼海上养殖、捕捞和加工销售约30多万人。一只鱼打造了百亿产业链,30多万产业大军铸就了“黄鱼军团”。作为中国大黄鱼养殖的核心区,蕉城区一跃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大黄鱼全产业链。

 

图片

 

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变的是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胜景,不变的是牢记嘱托、不负期望的笃定脚步。

 

一尾黄鱼 一份坚守

 

2022年5月18日这天,首批价值60多万元的新鲜“深水瓜”大黄鱼从宁德蕉城发往杭州、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各主要销售市场。“深水瓜”是运用深海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因为生长条件更接近自然条件,品质接近野生大黄鱼,倍受消费者青睐。
 

图片

 
从濒临灭绝到重现餐桌,宁德大黄鱼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并带动了饲料供应、交通运输、内外贸易、水产加工等相关行业发展,产业兴旺。
 
2018年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蕉城又下决心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改造升级海上渔排,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蓝色土地革命”。大黄鱼迁入更环保更抗风更宽敞的新型塑胶网箱,养殖出来的大黄鱼肉质更接近天然、市场反响更好。
 
“国鱼”跃闽东,碧海写传奇。

 

图片

 

水清了、海净了,大黄鱼养殖效益也逐年攀升。2021年,宁德大黄鱼产量19.1万吨,占全国大黄鱼产量的80%以上,产值达69.18亿元。大黄鱼产业还“游”上互联网,串联起了一条百亿全产业链。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
 
下一步,蕉城区将全力实施“国鱼计划”,打造“国鱼”品牌,依托三都澳得天独厚的资源,推动大黄鱼产业与美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方位塑造“宁德大黄鱼”全国文旅中心。
 
“官井洋,半年粮”的歌谣再一次在三都澳金灿灿地唱响。
 

图片

 

大黄鱼产业发展大事记

 
 

 

1985年,我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官井洋设立了“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

 

1991年7月,得益于习近平同志的批示大黄鱼网箱养殖项目获得国家科委农业“星火计划”专项贷款。

 

1996年,随着繁养技术的突破,宁德地区兴起了大黄鱼养殖热。由于刘家富在大黄鱼研发中的突出贡献,被业界称为“大黄鱼之父”。

 

2005年,“宁德大黄鱼”获原产地标志保护。

 

2008年,蕉城被农业部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

 

2012年2月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4年,蕉城区开发建设中国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打造水产加工业百亿产业集群。

 

2020年,宁德大黄鱼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2年,宁德大黄鱼菜肴荣获“中国菜”美食美酒品鉴会特金奖,大黄鱼“深水瓜”品牌正式亮相。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