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艺术美学|雪印:《波斯语课》:一部电影艺术的尺寸

2022-11-25 10:03:18 三都澳侨报

电影艺术,是表现现实与思想情感的艺术。那么,既然是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如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就会有要求,会有标准。我们在阅读或者观赏中,总会不断地去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抵达这个艺术的标准,直至升华到艺术的审美价值。2020年俄罗斯与德国合作的《波斯语课》,取材于二战真实的事件,参展第十届北京电影节,不仅惊呆了现场评委,也让众多观众震惊。更有业界人士认为,今年的奥斯卡奖非它莫属。

当然, 对于如此之高的评价,我们拭目以待。但是,当我们观看这部电影之后,值得去分析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真实人的命运,是电影艺术的首个要素。电影《波斯语课》其实是集中展示了两个人的命运:一位是为了保命的犹太男主,一位是德国狱警上尉。

电影一出场,犹太男主与一帮犹太人,被押送往森林深处。在卡车上,另一位犹太人用一本波斯语书与男主交换面包。车上,男主请教了一个单词的发言。车上的所有人在森林深处,面临着处决。男主,为了保命应急之下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巧合之下,德国狱警上尉为了战后去伊朗开餐馆,并寻找躲避兵役而早已远度在伊朗的哥哥,正需要学习波斯语。犹太男主得以留下。

两个人的命运因一种波斯语而相识、冲突,最终各奔东西,情节为此扣人心弦,波澜起伏,最终两人成就不同的命运。

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波三折,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命运的反复不定,增加了情节的复杂性。如果人物的命运,不能达到一种临界点,也就是说,无法一步步推向艺术的高潮,势必会减弱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中,犹太男主,为了不断满足上尉要求的每天词语量,他不得不将谎言继续下去。那么,如何将谎言编撰下去,与他命运紧紧相扣?为此,他每天清晨早餐打饭中,用在押犹太人的名字做词根,竟然凭空编撰出莫须有的波斯语。试想,如果他无法编撰出诸多的词根,那么,第二天,他将如同一只狗一样,将消失在坟场的锅炉中。

情节的反转,是叙述的经典之处。一部优秀的电影,自然来自优秀的脚本。《波斯语课》中,用熟悉的经典“一波三折”去构建情节结构。一则,为证实波斯语的真假,上尉小试牛刀,试一试犹太男主最简单的“父亲”“母亲”的单词;二则,开始每人增加至上百个单词。经典的情节中,有两个插曲。一是,上尉在野外聚餐中,突然发现犹太男主“面包”单词的发音,竟然与另一个单词类同,谎言即将被撕破——男主的命运,危在旦夕。三则,战争在不断推进,监狱中也陆续来了新的犹太犯人,其中,竟然来了一位真正的波斯人——男主的命运,再次危在旦夕。

好在情节总在临界点上,出现了两次反转。情节反转的设计,最大的功能就是让人不断地揪心不断地绷紧神经,而后一下子得到释放,从而获得艺术观赏上的快感。

当然,我们说,电影的核心在于人物。为此,堪称电影反转的高潮,其实在于两个人的内心出现了戏剧化转变。在电影即将结尾时,犹太男主,在不断保命的感伤中,毅然选择了加入监狱的转移队伍——这个转移,其实就是选择死亡,即将被纳粹集中处置。犹太男主,从最初的担惊受怕到选择死亡,算是他内心最坚强的抵抗。而在片中,上尉竟然用“虚假”的波斯语,写下一首人性柔软的小诗;在片尾,上尉用“好朋友”的角色,勇敢地将犹太男主从死亡队伍中“救”了回来。这种画面,让人潸然泪下。如果不是战争,或许这场波斯语课,会让两人成为一对滑稽而幽默的好朋友。

直到片尾,犹太男住在美国军人的帐篷中,用记忆念出许多犹太牺牲者的名字,让人震惊。战争的残酷,在一个又一个名字中被定格被见证。

我们回到艺术的评论中来:主题的集中,情节的一波三折,人物内心世界的细微转变,这些最终让剧本和电影获得了无限的张力。

关于二战的电影,数不胜数,许多影片经久不衰。不论取材于正面对抗的大场面,还是侧面揭露战争背后的细微之处,我们认为,展示出人物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的电影,才称得上是电影艺术的尺寸。   □ 雪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