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蕉城要闻 >

“疫”路平安,从“心”开始——访宁德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林新霞

2023-01-11 09:32:26 三都澳侨报

自2020年初至今,我们一同度过了三年的抗疫岁月。回眸这一抗疫过程,我们时常会不自觉地感到焦虑、恐惧、无助等,更有甚者会失去基本的判断力。但是,每种情绪都是有意义的——恐惧也是一种对自我的保护,更是提醒我们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危险。然而恐惧一旦过度,势必会影响我们对生活探索的积极性,甚至让我们心生疾病。

当下,随着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发布,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新时期。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层面还是基层党委、政府,目前都在贯彻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同时,各社会阶层相关心理辅助的信息也扑面而来。可见,心理疾病的危害不亚于病毒本身。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如何减少疫情所带来的相关心理疾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近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德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林新霞接受《三都澳侨报》记者专访,针对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心理问题,提出心理辅导方面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建立理性认知 靠科学的力量提高安全感

记者: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人们的心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林新霞: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至今已经三年,反反复复出现但是每次情况又各有不同。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它对于民众的心理冲击也是不同的。2020年最初新冠来袭时期,大多数人对它的认知不是特别清晰:在12个月内,更多的是焦虑与恐惧。后续随着疫情反复,许多人出现一些明显的应激反应,如产生抑郁、失眠等状况。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对我们身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过度的、不适应的应激反应则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了解和评估自身在压力环境下的应激反应,以便能积极应对,必要时寻求进一步专业的心理干预。

记者:具体说,当前在疫情与应激的双重下,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哪些新状态?

林新霞:当前我们关注到,中国科学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牵头做了一个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新冠肺炎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新冠病毒本身带来的病理症状从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研究之前大众都认为心理问题可能跟生理问题有着特别明确的区分,但这一次陆林教授这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感染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人体先天性的和适应性的免疫系统,引起神经炎症的反应,最终也可能导致脑损脑伤,从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

现今新十条出来以后,防控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人们又产生了一种新状态:一是听到身边有人感染,心理上变得敏感起来;二是有人抱有“早点阳”的心态。从个人健康来说,我们均不提倡这样的心理想法。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那么大众或个人的防护就会有所放松,感染的可能性必定会增加,倘若感染身体势必遭受所带来的折磨。对此,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做好个人防护也许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感染,况且病毒十分善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某一天也有可能消失匿迹。所以我们应保持正确积极的心态,生活中尽量保持与家人朋友的交流,用勇气去面对,用理智去面对。

驾驭负面情绪 把“抑郁”变“机遇”

记者:不同的年龄层的人群,比如在校生、上班族等,都会面临不同的困惑和心理问题。对于在校生,请给予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林新霞:疫情之下,青少年也许对这个病毒本身的惧怕并不多,但户外活动减少、无法去学校上课,社交活动被限制,日常生活模式的转变都给他们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物质条件大幅度提升的时代,青少年的健康隐患更多存在于心理健康,而现实社交是青少年驱散孤独感和恐惧感的关键。

此时大多数青少年,一上网课,学习就会变成无动力,容易出现网络成瘾,沉迷于直播、游戏。由于接触网络平台的机会增多,他们会进入到各种社交媒体中,在虚拟的世界去讨论虚拟的事件,对真实世界的兴趣就会下降,从而失去对真实世界的感知,社交能力就会下降。最严重的伤害就是对生命价值感受不强。

由于环境的影响,父母便会严格管理,家庭亲子冲突也容易在这一时期爆发。父母一定要降低姿态,与孩子在一个平台交流。居高临下只会导致冲突不停地发生,产生极端心理,父母占上风,孩子焦虑、抑郁;父母占下风,孩子叛逆至极。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接触最多,所以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讨论,并积极自我表达,以此引导孩子勇敢表达,鼓励孩子说出心中的不快、压力和疑惑,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支持和帮助。建议父母换位思考,走入孩子的世界中去,感受孩子一天无法出行,承担繁重课业的同时还要抵御网络上的诱惑,孩子其实很难做到。家长明白了孩子处境后,就会给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给孩子的一股力量,促使他们自我管理。

记者:上班族,又应该注重哪些心理调整?

林新霞:大部分上班族会担心疫情期间的失业而产生焦虑。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理性认知,深度思考,即使没有疫情,也有可能发生诸如此类的状况,我们不能把所有原因都归咎于疫情。要学会另谋出路,不能改变的是环境,能改变的是自己,不能改变的,就要试图去理解接纳,开始找应对方法。如果抵触情绪一直存在,消耗的是自身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就无法寻找相对应的措施,要学会将“抑郁”变为“机遇”。另一方面,需要明白如果是疫情的影响导致就业环境不好,但自身的能力是不会改变的,可以借此机会为自己充电提升,创造更大的机遇。



保持必胜的信念与信心 做自己的英雄

记者:目前一线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类特殊人群应该如何做好心理疏导?

林新霞:有项调查,抽取了1.6万的一线医务人员,其中大都出现了抑郁、焦虑、失眠、应激等状况,还有很多人产生躯体化反应,也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身上莫名地感受到头晕等症状。

首先,需要用积极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同时充分认识到这份职业的意义,是一种工作奉献,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现如今科技与医疗水平都在不断发展,医护人员需要保持必胜的信念与信心,或许疫情马上会在下一阶段“转弯”。

其次,学习典型人物和事迹,增强心理正能量。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无数各行业的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大家的安全。正面形象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影响很大。且工作过程中还可以和同事之间相互支持鼓励,例如在防护服上画一些小图案,或通过语言表达等方式,积极宣泄负面情绪。如果发现身心负担超出限度,也可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援助。

最后,大众需要对医护人员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因为医护人员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疫情中的服务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普通的市民,一样需要照顾自己的家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花园 把当下体验转化为智慧财富

记者:当前疫情防控新政策出台,非必要不查询核酸检测报告、取消行程码等对策,这些都值得我们积极地去调整心态。您能否给出建议:新政下,如何调节心理,更好地工作、学习、生活?

林新霞:大众需要从个人的困顿中走出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花园的,积极乐观的情绪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首先,我们需要遵循国家政策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打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逐步将生活回归正常模式。其次,需要密切关注医学真实情况,减少未知带来的诸多负面情绪,现阶段过多的恐惧是由于个人对于病毒的了解不够透彻。更重要的是,个人要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认清大环境之下的现实情况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储备知识,了解各行各业的风险和收益,寻找新的机遇。同时可以将自己的困难和负面情绪向家人和朋友倾诉,这个过程也是调动和发展周边可利用资源的过程,有可能挖掘了新商机。把每一个当下体验都转化为智慧与精神的财富,也许会有别样的收获。

记者手记

我们回头去看疫情严重时期,一些医护人员长期繁重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被迫远离家人,不堪重负甚至无端痛哭;有的人因自己或家人被感染,承受了巨大压力,担心噩运随时会降临;有人出现疑似症状,因为害怕被歧视而不敢声张……即使是与疫情没有直接关系的普通人,心理压力也远超平常。一些企业家、上班族各有压力;一些在校学生担心学习进度与效率……这些在我们的内心留下什么?我们又需要去调整心态,避免什么、注重什么?

2023年即将到来,没有一场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实现更精准优化的防控,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积极扛起“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从这一点说,击败新冠病毒在于外部的政策措施、科学研究和医学治疗,也在于我们拥有的积极心态。当前,每一个变化的讯息都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者以及康复者来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变得如此不同寻常。

此篇采访报道,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个体的心理、社会各阶层的心理。这不是最终的答案,但看清心理,才能更好地前行。病毒或许会侵蚀我们的身体,但绝不能摧毁我们的意志——在心理上认识新冠病毒、认识现实社交、认识我们自身,或许是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拥有的理性心智。  □ 王雨珊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