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福文化专栏 >

“福”文化 | 漫话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

2023-01-28 11:35:00 福建日报

图片

图片

福文化

图片

  学术界有关文化研究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据我目前的认知,文化大致可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次,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大致也可以分为这四个层次。

 

闽台民俗主要有食衣住行习俗,岁时年节节俗,婚姻、生育、丧葬、交往礼俗和宗教、民间信仰信俗等四个方面。总体说来,食衣住行习俗、岁时年节节俗福文化中蕴含着较多的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内容,而婚姻、生育、丧葬、交往礼俗福文化中蕴含着较多的制度文化的内容,宗教、民间信仰信俗福文化中蕴含着较多的心态文化的内容。除此之外,闽台工艺美术和民间音乐基本上属于俗文化的范畴,其大多蕴含着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内容,当然,当代学术界对其发掘分析,其中自然也蕴含有制度文化与心态文化的内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至少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且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福文化孕育于其中,自然也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先秦时期,儒家的经典《诗经》就已经记载了先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在《楚茨》《信南山》《甫田》《螽斯》《文王》等篇中,就有先民“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对追求长寿之福的祈愿;也有“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对多子多福的祝福;还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以及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中对追求幸福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和选择。

 

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华夏文化是古代东亚最先进的文化,并随着与周边地区的不断交往而传播开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地区不断战乱,人们被迫南迁,其中西晋永嘉年间“八姓入闽”,大批中原衣冠士族进入福建。尔后,在唐末五代和两宋时期,北方仍然战乱不已,许多北方汉人源源不断迁徙入闽。移民的迁徙过程,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大量的北方汉人带着黄河流域的农耕民俗文化入闽,与当地的越族海洋民俗文化碰撞融合,最终在两宋时期形成了以农耕民俗文化为主、海洋民俗文化为辅的海滨民俗文化,其中也包含了福建民俗中的福文化。

 

明清时期,福建地少人多,大量民众为了谋生,移民台湾。据多次统计,近代台湾人中,有80%左右为福建籍的移民。这些人到台湾后,仍然讲家乡的方言,遵循家乡的生活习惯,崇拜家乡的神祇,演看家乡的戏剧。不言而喻,在整个台湾,福建的民俗居于主体地位。福建与台湾成为同一民俗文化区,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体多元中的“一元”。换言之,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

 

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深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清楚说明白的。简言之,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的,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福文化也是如此。从广义上说,福文化就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如在食衣住行习俗中追求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福,在岁时年节节俗中遵循顺应自然、感恩奉献之福,在婚姻、生育、丧葬、交往礼俗中体现尊礼重情、安康和谐之福,在宗教、民间信仰中崇奉立德为本、大爱行善之福。

 

从福文化角度来说,追求幸福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当一个小生命呱呱落地,人们就为他(她)祈福、求福,当他(她)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之后,就意味着福至、享福。但是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是祸福相倚,所以应该懂得惜福,学会趋福避祸。

 

从儒家推己及人的价值观来看,一个人、一家人幸福是不够的,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自己幸福了,还要为广大民众、社会谋福、造福,甚至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后,还要为后人荫福。

 

闽台的福文化还蕴含着一种大度豁达的人生态度,如吃亏是福,在经商中吃了亏,算不了什么,不必太认真计较。因为如果你不计较,大家懂得你的大度、厚道,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做生意,你的生意就会越做越大,发财致富了,这不就是吃亏是福吗?又如闽台民间宣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德之家,福泽后人”,就是劝谕世人积德行善,人家会世代记住你的恩德,对你子孙进行报答。

 

当代的中华福文化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甚至是全球的华侨华人都能认同的福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成为一个团结协作的纽带。应蕴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之魂、立国之本,成为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追求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巨大动力。

 

(本文为《闽台民俗中的福文化》丛书“总序”,有删节)

图片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方宝璋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