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探秘 >

《隐秘而伟大——解密无名英雄蔡威背后的故事》之追寻第一部电台

2023-11-08 13:19:00 三都澳侨报

这是一段尘封九十二年的历史。九十二年前,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诞生,用先进的无线电技术快速便捷地与党中央和全国各苏区取得联系,结束了红四方面军远离中央、孤军苦战的困难局面。那么这部电台是怎样创建的?其人员组成、器材来源、技术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电台创建的标志是什么?今天就和大家讲讲我们追寻这部电台背后的故事。

就地掩埋电台

来家河是湖北省红安(原黄安)县的一个村落,住有来氏人家100多户,800余人。坐落在红安县城东北方向40公里的倒水河畔的小山包上。再往东北方向60公里,就是河南省的新县了。新县包括原属河南省光山县和湖北省麻城县(现麻城市),黄安县(现红安县)的一部分。新县县城所在地就是著名的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县七里坪宣告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下辖4个师,近30000人。11月10日,红四方面军全力攻打黄安县城,历时四十三天取得胜利,全歼守敌第六十九师,俘师长赵冠英。计歼敌15000人,缴枪7000余支和一部完整电台。战后黄安改红安。一部完整的电台包括收报机、发报机、电池和充电机等,特别是电池和充电机重达几十上百斤,十分笨重,运输困难,前方部队运到来家河村时,就地掩埋保护起来。


鄂豫皖军委无线电台旧址——钟家畈村

2009年8月14日,我们来到来家河村,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会埋在来家河村,安全吗?”陪同我们的红安县委党史办辛向阳副主任说,来家河村早在1929年就建立了村苏维埃政权,是鄂豫皖苏区稳固的革命阵地,群众基础好,电台埋在那里安全。辛向阳还告诉我们,将重要东西埋起来是红军保存财产物质的一种主要做法。全国解放后,在红安县红军活动过的倒水河畔、村落边、大树下、墓地旁等地方,多次发现红军时期埋藏的金银、大洋和枪支弹药。我们试图从当地村民中得知当年电台埋藏的具体地点,走访了几位六七十岁的村民,他们对埋藏电台毫不知情,也没有从上辈人那里听说此事,看来埋藏电台之事在当年也是为数不多人知晓的,或许是当年红军出于保密的原因吧。

实地踏访后,辛向阳找来《红安县志》,我们查到了这么一段记载:“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县城,缴获国民党六十九师15瓦无线电台一部。后来,红四方面军把电台设在新集(今河南省新县)城外大沙河南面的钟畈祠堂内进行军事通讯。红四方面军总部得知电台掩埋在来家河后,当即派时任中央军委鄂豫皖分委会参谋蔡威,带领无线电培训班的学员游正刚(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第五电台台长,解放后任北京军区装甲兵部副司令)等学员赶往来家河,挖出电台。经清洗后送回红四方面军总部驻地新集镇。”

其实,关于这段历史,不仅是红安县特别值得记载的一件巧事,更是红四方面军关于电台创建的大事。我们可以从多位当年从事电台工作亲历者的回忆资料里得到印证:

原中顾委委员、国家邮电部长王子纲在《与蔡威相处的日子里》的回忆文章写道:“红四方面军成立才三天,就进行了黄安战役,首战告捷,全歼敌赵冠英的六十九师,缴获了一部完整电台。当电台从前方运回新集时,我们真是如获至宝。”

《红四方面军技侦工作老同志座谈会会议纪要》中是这样写的:“经过与会老同志共同回忆,反复核实,一致认为建立第一部电台时使用的是黄安战役缴获赵冠英师的那部电台。这是一部既有收报机,又有发报机的完整电台。”

“1931年12月23日,红四方面军打下黄安,缴获赵冠英师部电台以后,前方部队不懂得是什么东西,怕被敌人破坏了,于是便把它运到鄂豫皖根据地的来家河,并埋藏起来。后来,红四方面军军委追查这部电台的下落,并派蔡威同志带领训练队的学员游正刚等赶到来家河,把电台挖了出来,抬回了新集。”

从上述《红安县志》记载,当事人回忆,还是我们实地走访,都不难看出来家河村埋藏了一部黄安战役缴获的电台,一部完整的15瓦电台,就是红四方面军建立第一部电台时使用的那部电台。

苏区急需电台

红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都离不开通讯联络这一重要手段。当时,鄂豫皖苏区远离中央,通讯联络靠步兵或骑步一站一站地传递,速度极慢,又十分不便,有时为了送文件,不得不派出一个班的兵力护送。特别与白区的联络,只能靠地下交通站传递。有些文件在途中被敌人截窃,不仅泄露了秘密,而且贻误了战机。虽然红四方面军有一架“列宁”号飞机可以送信,但受气候影响和燃料的限制,也不能起到及时沟通联络的作用。因而,建立无线电台通信工作,成了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的当务之急。

在红四方面军成立之前的1931年5月24日,张国焘关于鄂豫皖区情况给中央政治局的综合报告里要求中央帮助解决的事情中,提到“无线电与无线电生(报)”。8月20日,徐向前、曾中生关于红四军情况及行动方向的意见给中央的报告,要求派遣无线电人才。10月9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关于鄂豫皖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再次向党中央要求派遣无线电人才,并提到“可惜红四军最近获得徐源泉最新式的一架无线电(台),四军未注意保护,损坏了,中央能设法帮助买一架更好。”


实地踏访电台埋藏点来家河村

1931年10月下旬,上海党中央分别派遣蔡威、王子纲和宋侃夫、徐以新从不同的路线进入鄂豫皖苏区,创建电台。到达新集的当天,鄂豫皖中央分局的蔡秘书长接见了他们,并介绍了根据地的形势和电台器材的筹备情况。第二天,蔡威和宋侃夫在军委的小餐厅遇见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鄂豫皖军委会主席张国焘。刚开始,张国焘对无线电通讯工作的保密性不放心,经过蔡威、宋侃夫的解释后表示急于建立电台。蔡威他们说现在器材不足,张国焘急忙把保卫局局长周纯全找来,当面交代要他想办法到外地购买器材,需要多少钱就用多少钱。

红四方面军曾在战斗中缴获了一批敌方的收发报机、发电机等器材,杂乱无章地堆放在房间。蔡威和宋侃夫到苏区后,把有用的选出来,洗擦干净,一件件地清理,一个一个地摆弄。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渐渐置办起了电台的“家当”。但由于器材不足,电台仍未建成。此间,蔡威和宋侃夫、王子纲他们从一大堆破烂机器中,找到一部连面板都没有的收报机,经过检修,尚能使用。这也就是红四方面军创建电台起家的那“半部电台”,蔡威他们便利用这部收报机抄收国民党中央社发布的新闻,了解时局,向方面军领导提供情报。

“半部电台”侦听国民党中央社发布的新闻,被称为开启了红四方面军无线电技侦事业的先河。

无线电电台的设备紧缺问题,引起了红四方面军总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传下命令,战斗中如有缴获电台,务必保存好,并及时报告总部。

虽然红四方面军总部有命令,但具体执行时谈何容易,一方面前方红军战士不知电台为何物,有眼也不识“宝贝”;另一方面国民党部队的电台有规定,紧急情况下必须先销毁电台设备。因此,缴获到的电台大多是不能用的,要完整缴获一部电台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

黄安战役使敌六十九师全军覆没,才有幸缴获敌电台一部,前方指战员按照总部命令,将电台埋藏在离新集不远的来家河,并上报总部。蔡威闻讯大喜过望,带了几位培训班的学员赶到来家河。不巧埋藏电台的部队出发了,蔡威查访了几位当地群众,很快找到了电台。

首部电台诞生

电台很快被运回红四方面军总部,蔡威对电台安装检修和调试,用他们从上海党中央出发时熟记在头脑里的密码,先后与湘鄂西、江西中央苏区、湘鄂赣苏区联络上,由于电台功率小(15瓦),后通过江西中央苏区中转与上海党中央接通联络。

那么,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是何时创建的呢?

在极具权威的《通讯兵部史》是这样表述的:“1932年2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先后与湘鄂西、中央苏区和湘鄂赣苏区沟通了无线电联络。”

宋侃夫回忆文章写道:“我们把新集镇南门外钟家畈的一所房子修了一下,把电台搬到那里,我和蔡威、王子纲、徐以新四个人搬进去,架设电台。于是,鄂豫皖苏区的第一部红色电台诞生了。”


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埋藏点——来家河村

王子纲是这样回忆的:“1932年2月,红四方面军苏区的第一部电台在新集南门外的钟家畈诞生了。宋侃夫、蔡威和我三人都回到电台工作。当时组织上没有宣布谁是台长,谁是负责人,但我们三人都各自担负起了工作,宋侃夫多搞译电,蔡威多搞机务,我就多搞报务。大家事事一起商量,配合得十分默契。”

《红四方面军技侦工作老同志座谈会会议纪要》中提到:“于1932年2月在钟家畈把电台架设起来,从此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

以上资料显示,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创建的时间是1932年2月,地点是钟家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令我们困惑的问题,既然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是1931年12月23日黄安战役缴获的那部电台,那么为何电台迟至1932年2月才诞生?这期间至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于急切创建电台的红四方面军来说似乎难以解释其原因。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蔡威他们做了哪些工作?1932年2月电台选址的“钟家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2009年8月14日,我们从红安县城到来家河村,据辛向阳介绍,我们走的线路与当年老路的线路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黄安县城到红四方面军驻地新集约100公里,来家河处在黄安县城和新集的途中,距黄安县城40公里,距新集60公里。从黄安战役12月23日胜利结束,将电台埋在来家河村,到蔡威带领无线电培训班学员赶到来家河将电台运到新集,并对电台安装检修和调试,应是一个紧凑的过程。况且黄安战役缴获的是一部完整的电台,埋藏和途中运输过程的损毁程度不大,用这部电台对外沟通,对于蔡威、宋侃夫、王子纲他们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亲历者游正刚在《丰功不朽青春闪光——缅怀蔡威同志》文中提到:“黄安战役全歼黄安守敌赵冠英的六十九师,缴获了一部15瓦电台和一些通信器材。当时前方指战员不懂电台,搬运又不方便,只好就地掩埋起来。蔡威同志得知后,立即带了几位助手去挖掘。由于一时找不到掩埋的电台,他就不辞劳苦地在黄安作战地区查访当地群众,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电台埋藏的地点。随即带领我们将电台挖出,抬回驻地,进行拆洗检修,千方百计地修复了电台。经过初试,电台性能良好。我们终于有了一台性能较为完好的电台了。那时,我们的高兴劲就别提了,互相祝贺,欢闹了一场。”

从时间上推算我们认为,电台架设后的1931年年底到1932年1月完全可能实现对外沟通。至少说,与其他苏区和党中央电台的沟通不至于迟至1932年的2月。我们又查找了当年电台工作知情者的回忆。

肖全夫(中顾委委员、原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在《忆无名英雄蔡威同志》中写道:“12月,黄安一仗,旗开得胜,一举歼灭了敌六十九师,活捉敌师长赵冠英,并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蔡威同志高兴极了,连忙进行检修,几天之后,就通过这部电台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从此,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远离中央、孤军苦斗的局面得到了改观,可以及时得到党中央的指示和中央根据地的消息了。我记得,在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党代会上宣读的党中央贺电,就是蔡威同志通过这部电台抄收的。这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

陈福初(原总参三部政委)在《浩气常在英灵永存——怀念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及技术侦察的创始人蔡威同志》一文中是这样写的:“当时正值鄂豫皖苏区召开第一次党代会,蔡威同志就是通过这部电台收到了党中央发来的贺电。当这个贺电在大会上宣读时,全体代表都站起来欢呼,高兴得不得了,那个场面真叫人激动。这是鄂豫皖苏区电台的初创时期,蔡威、宋侃夫、王子纲等同志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党代会召开的时间是1931年1月10日~20日。因此,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至少在1931年年中前就与党中央沟通联络了。

我们史海钩沉,查阅到1932年2月2日,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在给中央的报告(全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及苏区一般情况)中写道:“我们的无线电现在虽然因为缺少零件还不能发报,可是还能够收报,望中央随时指示。”并要求“无线电人才再要至少三四个”。这份珍贵的历史原件告诉我们,黄安战役缴获的电台,由于缺少零件只收不发。那么,红四方面军的电台什么时间发报呢?游正刚在忆蔡威的文章中提到:“当时方面军向党中央发出了第一封电报,报告了红四方向军的兵力及黄安和商潢两个战役胜利的消息。党中央发给我们第一封回电,就是向我们祝贺胜利的通报各苏区情况。”商潢战役胜利的时间是2月10日,并缴获了敌电台一部。这就表明,红四方面军电台能收能发报的时间应是1932年2月。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说电台选址“钟家畈”的缘由。

1932年2月10日,红四方面军取得商(城)潢(川)战役胜利,缴获敌手摇发电机电台一部。这时,无线电人员的培训也取得了进展。于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认为电台和总部在一起要架天线,又有嘀嘀哒嗒的收发报响声,目标太大,容易引来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指示要找一个隐蔽的地方作为电台驻地。

蔡威和宋侃夫等人认为电台选址需要隐蔽地方,但离红四方面军总部又不能太远。近了目标大,远了重要电文传递慢,还要考虑途中的安全。找了三四天,找到离总部东南部一公里的钟畈钟氏祠堂。钟氏祠堂分前后两排各五间,左右各三间共十六间的长方形院落,是典型的豫南建筑风格。房子建筑讲究,周边林木葱郁,正门进入后在院子的左右两侧有两个边门,其中,右边门通往院旁的林木茂密处,在那里挖有一个防空洞,用于国民党飞机轰炸时转移处。左边门通往河边的小路,便于疏散撤离。

为了掩护电台架线和防空洞的隐蔽需要,电台人员还在附近补种了一些树木。

2009年6月,新县人民政府立碑于此,作为红四方面军电台遗址加以保护。2009年8月12日,我们到钟家畈村,当年补种的杨树、柳树、栎树已长成大树,一片郁郁葱葱,风景甚好。遗憾的是电台原址于1956年被毁,防空洞也已塌陷。原址修起了 U 型的民房,但这片林子保护完好。

在红安县,我们还了解到1984年和1987年,宋侃夫曾两次到这里察看,由新县文物局局长汪志龙(将军后代)陪同。汪志龙告诉我,1984年的一天,他接到中共信阳地委的通知,说有位老首长到新集看当年战斗过的遗址。这是汪志龙第一次见到宋侃夫。那天,宋侃夫和夫人到此后久久不愿离去,与汪志龙谈了当年的情况,他说原来红四方面军没有电台,在战斗中收缴敌人的电台前线红军战士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多数被损毁。他和蔡威从上海派到鄂豫皖苏区就是为了创建电台,一共来了两批四个人。他还说:“蔡威的技术非常强。”什么技术?是电台机务技术还是电台的密码破译技术没有说明。汪志龙还提到他拍了十多张宋老来的照片。1987年,宋侃夫同志又到钟家畈村看了一次,也是汪志龙陪同。

红四方面军电台驻地1932年2月从总部搬到“钟家畈”村,到1932年9月随红四方面军撤离新集,共计七个月时间。

以上分析,让我们理清了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的创建过程和发展脉络。

现在我们来讨论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如果说电台能收到其他苏区和党中央的电文,标志着电台诞生,那么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创建的时间应是1931年底,地点在新集红四方面军总部大院。总参某部在《来自历史深处的报告——中国工农红军技侦情报工作初创时期回顾》一书中就提到:“12月黄安战役缴获电台一部,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诞生。”如果说电台既能收报又能发报,标志着电台诞生,那么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创建时间应为1932年2月,地点在新集钟家畈村。

从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的创建过程,我们不难看到,无论是人员组成,器材来源,还是技术问题的解决都倾注着蔡威和他的战友宋侃夫、王子纲等同志的心血。今天,我们重温这段革命历史,重讲这个九十二年前的革命故事,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我军创建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陈国秋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