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宁德 >

2023世界储能大会主论坛观察:万亿风口上的机遇与挑战

2023-11-10 15:35:00 宁德网

当携带充电宝出门已成为人们出行必备之时,一些大型充电宝开始悄然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和电网相连,正在改变传统电力系统即发即用的传统模式。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需求空间迅速打开,储能产业成为无可争议的能源风口。2023年世界储能大会正是在这样的风口下应运而生。在这场世界级大会开幕式和主论坛上,来自行业龙头企业、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既分享了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应用,更围绕储能产业的当下与未来展开积极探讨。

风口之下的群雄逐鹿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

这足以显示,当前储能之“火”。2023年,也被业界誉为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元年”。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储能?

首先是形势所迫。在专家们看来,在确定“3060”双碳目标后,风光发电驶入快车道。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已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但面对诸如时空分布不均、电流电压不稳定等,迫切需要更有效手段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实现“削峰填谷”。

“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比重大幅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和平衡机制面临重大转变。电力系统调控运营模式由‘源随荷动’逐步转向‘源网荷储’智能互动,运行特征向多元协同转变。由此,储能成为清洁能源替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书刚说。

同时,储能具有响应灵敏、调节速度快等优点,能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随着储能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实现灵活调度,智能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政策驱动也是另一重要因素。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指出,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总量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抽水蓄能舰载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

面对这个万亿赛道,各界纷纷入局。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炜在会上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在运新型储能已经达到1985.9万千瓦、4252.3万千瓦时。“从技术可行性看,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已成为抽水蓄能等调节资源的有效补充。”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研投建营一体化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系统解决方案,投资建设在湖北应城、甘肃酒泉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打造了天然岩穴和人工洞石两种关键技术路线,成为与抽水蓄能相媲美的储能解决方案,我们研制的高安全、长寿命280安时储能专用电池,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介绍说。

除了以央企为主的能源企业外,当前光伏和锂电企业也几乎“全员入局”,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动力电池巨头依旧延续了其在储能领域的龙头地位。据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到2030年接近3万亿元。

多元路线的抉择难题

“从能源转型来说,最清洁的能源无可置疑是氢能源。因为它充分燃烧热值非常高,是真正的清洁能源,并且可以通过各种风光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制得。但是氢能产业大规模应用面临的一个挑战,便是如何安全地存储和输运。”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副校长吴明红分享了其在化学储能路径上的探索。

吴明红院士团队通过对“氨储氢”技术的攻关,研发出“氢转成氨”过程中的先进催化材料工艺,解决了在温和条件下高效稳定的氨氢转化难题,从而让氢能实现了高安全性、易储运,相关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为储能路径提供了全新思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法旺认为,当前储能技术路线可谓百花齐放。“会上,很多专家都进行了分享,包括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那么到底兼具安全高效经济的储能技术是什么?”他认为,国家层面应该结合应用场景分析,从近期和远期去做规划,通过技术路线去推导、布局适合相对应用场景的最合理的技术路线,不断夯实我国在储能领域的优势。在苏波看来,新型储能不同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各有优势,必须要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温书刚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各种类型储能的协同发展,将在多个时间尺度内对电量进行平衡,将成为提高系统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一环。“坚持兼容并蓄,推动储水、储电、储热、储气和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的融合并举发展,既能满足电网的状态稳定和短时功率平衡需求,又能满足大规模系统调节和存储需要,从而增强电力系统动态平衡的能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认为,不同技术路线虽然各有侧重,但都离不开“技术先进性、安全稳定性、经济适用性”。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要突破核心材料、高端前沿材料、装备制造工艺整体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瓶颈难题。

机遇之下的挑战应对

“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新的增长极,这几年不但做消费电池和汽车电池的开始做储能电池,其他行业如地产、家电、服装、食品等都纷纷跨界做储能。行业百花齐放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哄而上的风险。”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主题演讲中,谈到国内储能行业的发展现状时,直面行业一系列痛点。

吴凯说,储能既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又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是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试错成本极高,因此不能走先追求速度再追求质量的老路,必须一开始就坚持高质量发展。

吴凯认为,系牢安全带,储能才能真正融入发展的高速路。但全球已出台的标准法规大部分集中在电池本身安全和电站的消防规范,在并网前对储能电站系统级别的安全可靠性测试和验证标准仍是空白。“行业亟须围绕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储能的系统并网运行,建立完善的测试评价标准体系,构建高标准的测试与实证平台。”

会上,不少共识指向储能安全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一家企业的口碑,更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金炜建议,政府层面要加强安全质量的监管,完善储能的安全管理,压实各方的安全责任,建立国家级储能安全和质量检测认证机构,推动完善储能技术标准,强化储能设网性能的要求。

不少专家也指出,有必要警惕储能市场出现产能过剩,尤其是不少跨界企业技术沉淀和项目经验准备不足,难以实现大的突破和创新;很多地方是强制配储,但配而不用,直接造成储能技术雷同、产品质量同质化、劣币驱逐良币等风险。

尽管短期面临着种种不完善,但各界仍然对国内储能行业的长期发展报以信心。

“储能的发展,短期有挑战,但长期要有信心。”吴凯表示,今年以来行业面临一些阵痛,大家感受很深。原因就在于单打独斗很难解决系统性的问题。

协同,成为会上的另一共识。宋海良在会上介绍说,去年8月,中国能建联合宁德时代、天合光能等行业领军企业,携手电网、发电、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62家单位,发起组建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意在全面汇聚优势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引领行业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合作和技术创新的新模式、新样板。“希望行业能够打造一个生态共融的产业平台,得以共享技术、分享数据、分享信息。”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傅振邦建议,要建立健全源网协同推进新型储能建设的机制,推动电网与各发电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在区域储能布局、统筹规划、电力系统调节需求、市场机制设计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共同推动储能在更广泛场景的共融发展。

来源:福建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