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探秘 >

西山“枕流”忆世召

2023-11-17 09:20:42 三都澳侨报

公元1636年,即明末崇祯九年,古稀之年的崔世召从广东连州知州任上致仕归乡,回到宁德,归隐于前些年已经营造好的“秋谷别业”中。同年七月,在“秋谷别业”溪谷边的一块石头上勒石“枕流”二字,距今已三百八十九年。石刻的具体地点在宁德市蕉城区蕉北街道继光社区经灵寺大雄宝殿西北侧约200米处,保存基本完整,整体字幅宽150厘米,高60厘米。


崔世召像 (图片来自网络)

崔世召为何要在此勒石“枕流”二字?这得从其身世说起。崔世召(1567-1639),字征仲,号霍霞,别号西叟,宁德一都(今蕉城区蕉北街道)人。出身诗礼世家,自幼好学聪慧,学问渊博,诗名震一时。万历三十七年(1609),崔世召43岁时高中举人,至天启五年(1625)授江西崇仁知县,此时崔世召已经59岁,59岁换成今天都是即将退休的年龄了,而他的仕途却才刚起步。任上为官清正得民心,县志载:“涤烦苛,剔奸蠹,邑人德之。”然而,不久仕途就遭受挫折,天启七年(1627),因不与魏忠贤“阉党”同流合污,得罪其党羽,遭到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太监崔文升,以“充运辽粮不餍”的罪名逮捕入狱。至崇祯元年(1628),“阉党”倒台,得以生还。崇祯二年(1629),朝廷重新启用崔世召,补授湖广桂东知县,崇祯四年(1631)转任浙江盐运副使,崇祯六年(1633)升授广东连州知州。

可就在江西崇仁知县的任上,崔世召就有了归隐山水田园的想法,写信告示他儿子,要买下城西他自己看中的一块山地(即今天宁德继光公园北侧一片山地),为自己营造一处终老归隐之所。不久,当得知山地已经买下,闻讯欣喜万分,特赋诗一首《闻买西山喜赋》,其中有“闻道西垧已买山……好种桃花待我还”两句。之后由其儿子营建,渐成规模,取名“秋谷”,亦名“西山”。崔世召谓其处是“地亦有缘知己遇”,说此地与自己有缘分,憧憬着卸任后将实现“天将留意放人闲”的惬意生活。这一切美好的愿景,在其卸任后均得到实现,晚年崔世召在“秋谷别业”赋诗品茗,歌诗自娱,享受悠闲自在的日子。这就是他为何选择在此勒石“枕流”二字的原因。


“枕流”石刻

唐代诗人韩偓写过《新秋》一诗(一说朱淑真):“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诗的题目为《新秋》,石刻落款为:“崇祯丙子新秋西叟勒石”,亦用“新秋”二字。新秋指的是农历七月,其实农历七月的别称还有:早秋、首秋、初秋、孟秋等等。虽然诗的内容与勒石“枕流”二字并无关联,但是落款选用“新秋”二字,似乎要吻合韩偓这首诗所表达的伤感意境。其二,崔世召特意选择在秋季勒石,可能是主人公对秋季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因为此前将隐居处取名为“秋谷”,隐约之中似乎有某些关联。的确,秋天也契合了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崔世召勒石“枕流”二字,时年70岁,属古稀之年,也算是人生的“秋天”了。其次,崔世召的宦途与韩偓极其相似,在官场上都历经挫折与磨难,也曾惊险跌宕,一波三折,虽都化险为夷,但却饱经坎坷磨难。韩偓因感“宦途险恶终难测”,无谓功名,晚年落叶不归根,没有回到长安(现西安市)安度晚年,选择栖止福建泉州市南安葵山,过着退隐生活。两人出生的时代,虽相隔七百多年,崔世召对韩偓似乎还惺惺相惜。

“枕流”石刻的后侧(北侧)即为溪流,常年溪水流淌,溪水与石刻靠得很近,此情此景非常贴合字面的意思,那块独立的石头仿佛就是一个自然造化的“枕头”,天生就是为“枕流”二字所出。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枕流”二字与现实场景的融合,这种现实场景的融合也是主人公把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的体现,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实现情景交融的效果。


“虎迹岩”顶上的虎爪印痕

然而这还不算是主人公内心最高境界的一种表达,“枕流”二字出自成语“漱石枕流”。成语出自《晋书·孙楚传》,说的是晋代有个叫孙楚的人,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告诉他的朋友王济,说自己将“漱流枕石”,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解释说:“我之所以枕流水是想要洗净自己的耳朵,之所以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一次口误却成千古佳话。用石头做枕头也好,用石头磨牙齿也罢,以流水漱口也好,以流水洗耳朵也罢,最终都是表达一个隐逸者回归自然的心态。这才是主人公用“枕流”二字来表达“寄迹江湖,隐居生活”的人生态度,也是主人公勒石“枕流”二字的真实意图,契合了主人公晚年归隐宁德西山“秋谷别业”的生活写照。所以石刻的位置绝对是经过主人公精心挑选的结果,足以说明其用心良苦。同时也深刻体现了主人公的文化内涵与独到的眼界,不禁令人敬佩与折服。

“枕流”二字为欧体,应出自崔世召本人手书。字体线条稳健,观之不浮不躁,略显平静,书法意境儒雅安谧,具有静虚空灵之美。字里流露出的是书写者学识较为传统,品行较为高洁,书卷味较为浓烈的一种人生境界。整体给人一种安定平和,宁静清远,庄重肃穆之感,具有较强的理性特色。写“枕流”二字时,崔世召已是古稀之年,垂垂老矣,归隐西山,内心自然十分平静。都说“字如其人,字人合一”,就是一个人的品行性格、行为举止,甚至年龄都可以在字迹中显露无遗。


“枕流”石刻

就在“枕流”石刻的对面,还留存有一方摩崖石刻,錾刻“铁崖”二字。据了解,早年在此处曾建有一座亭子,名曰“铁崖亭”,今已不存。顺着“秋谷”遗址拾级而上,不远处还留存两方摩崖石刻。一方为“蟾蜍”二字,錾刻在一块形状酷似蟾蜍的独立石头上;另一方为“虎迹岩”三字,因岩石的顶部布满了有如虎爪的印痕,故名。以上三方石刻均无落款,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也不知刻于何年,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是否与崔世召的“秋谷”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崇祯十二年(1639)崔世召逝世,享年73岁,葬宁德西门外黄土岭,与“秋谷别业”比邻相守。  □ 钟荣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