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宁德 >

福建日报整版关注周宁:百年制硋的坚守与创新

2023-11-17 16:37:43 宁德网

手把手传承制硋技艺。

 

“火起喽!红火喽!”近日,周宁县浦源镇萌源村月山古龙窑的制硋作坊又一次点燃窑火,萌源制硋世家第七代传人肖家涨虽年近七旬,呐喊声依然铿锵有力。肖家涨的儿子肖永灿,接力将脚下的木柴塞进窑膛,火焰升腾,窑内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

 

肖永灿时刻“观火”添柴,确保窑内温度保持在1000多摄氏度。

 

硋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黑瓷。密封状态下的硋器,可以保留适度的透气性,是酿酒、腌菜、储藏酒和茶最适合的器皿,是中国南方人家常见的生活器物。

 

开窑了,肖家涨小心翼翼地把硋器从窑洞拿出。

 

周宁制硋业始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至今将近200年历史。周宁传统制硋技艺于2021年被列为宁德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

肖永灿是萌源制硋世家的第八代传人,原在上海做建材生意,对制硋技艺有着独特情愫的他,10多年前选择返乡学习传承制硋技艺,和父亲一起提升硋制品的内涵。

 

肖家涨转动笨重的陶车。作为萌源制硋世家第七代传人,5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家族传承的制硋技艺。

 

转动笨重的陶车,让原本“蜷”成一团的泥土在双手中“站立”起来,硋底、硋身、硋口慢慢成型。塑成型的硋需先晾两天,用小木板反复敲打修整,让表面光滑,同时去除黏土中的气泡。接着用木板打上花纹,再晾上三五天,等干透了方能上釉,最后装窑烧制。在36小时的烧制过程中,肖永灿要不断“观火”添柴。判断窑温很关键,稍不留神,火候掌控不好,窑内三四千件硋器就会功亏一篑。

 

肖家涨推介他近期创新设计的作品,古朴的硋器绽放独有的美感。

 

“制硋技艺是家族传下来的,老一辈优秀的东西需要我们传承创新。”肖永灿说。

原本较为粗糙的工艺,肖永灿将其精细化,生产出花纹美丽、釉彩生光、品种多样的硋器,推出创新的茶具、洗磨盘及鲤鱼等形状的纸镇、席镇等作品。老手艺在肖永灿的手里玩出了新花样,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具。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硋器的质朴与美好,现在陆续有上海、广东等地的顾客上门定制。

 

父子俩一起研究创作新的硋器作品,老手艺也要有新花样。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手工制硋技艺感兴趣,利用周末、节假日前来学习。肖氏父子十分乐意开展教学。

“我们正在筹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手工制硋展示体验馆’,让更多的人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感受传统制硋技艺,也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传承。”肖永灿介绍。

 

在周宁县浦源中心小学的非遗文化课上,肖永灿的手工制硋技艺课堂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周宁县积极用好用活历史及文化遗产,编制“十四五”文体旅游专项规划,出台《关于创建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工作方案》,多类别多层面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名片。肖氏父子多次受邀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类旅游推介活动,现场教授陶艺技艺和展示宣传硋制品,促使萌源村手工制硋技艺再度红火。

 

来源:福建日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