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洁,女,宁德霍童人,2015年嫁入飞鸾镇梅田村,现为飞鸾镇残联协理员。她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爱心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在她的带动下,全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悉心照顾,以行动彰显真情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一家的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作为一名媳妇,在赡养老人问题上,陈小洁对丈夫王庆审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逢年过节,陈小洁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带着儿子陪伴在父母身边,总要给父母家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家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却乐开了花。都说媳妇难做,可陈小洁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
古稀之年的四位老人,由于长期的辛苦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疾病。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年老的公公婆婆,陈小洁和丈夫先后在辞去了在宁德的工作,而选择在距离家最近的飞鸾镇找到了一份残疾人协理员的工作,工资待遇跟之前没得比,为得就是能够在公公婆婆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照料家里的农事,让他们安享晚年。
言传身教,以陪伴贯穿成长
作为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深知知识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放松对儿子们的教育。她时常教育两个儿子学习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得到同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丈夫常说,他所获得荣誉有一半是妻子的功劳。
邻里互助,以关怀奉献爱心
陈小洁不仅对家人和顺,对长辈恭敬,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离陈小洁家不远处有个残疾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残疾人员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尽可能不出门,他的生活物资的购买自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陈小洁了解到情况后,只有空闲时间都会主动登门拜访、嘘寒问暖,都会送上常用物资,这些举动让这个残疾朋友特别感动,“小妹谢谢你啊,这个时候还想到我,谢谢啊!”简朴的感激让陈小洁更加坚定自己,在多次的沟通中进一步了解了残疾人的事迹需求与困难,切实减少了疫情给他们造成的影响,得到广泛的好评。
这位朴实的女子多年如一日,将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个家庭,用自己那颗最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和丈夫,谁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流过多少汗,正是像她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家庭妇女们继承和发扬中国女性传统美德,正是她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优秀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却在平凡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农村妇女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了她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