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叶珍,1966年出生,原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塔山“爱心之家”创办者,现为蕉城区儿童福利院执行院长。
萌发“让星儿有家”的念头
1989年,徐叶珍在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经营着一家小服装店,悠闲惬意,虽然说不上是大富大贵,但也是不愁吃穿。在这个如花似玉的年龄,徐叶珍也和同龄人一样憧憬着未来,相夫教子,家庭圆满。但就在这年,一个事情彻底改变了徐叶珍的人生轨迹。
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叶珍捡到了一个弃婴,从此,她与孤弃残障儿童结上了不解之缘。三十多年间,她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些孤弃残障儿童,为了这些孩子,她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婚恋家庭,至今单身。然而,她却成为了超过700多名孤儿、弃婴、残障儿童的“妈妈”。在孩子们的眼中徐叶珍就是最美的妈妈。
让“星儿”感受人间大爱
这是一个冬天,她听说市场边上有一个弃婴,于是就前往观看,只见许多人围着一个孩子在看,但没有一人伸出援手,小孩子冻得全身发紫,危在旦夕。徐叶珍实在是看不过去,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孩子冻死在这寒冬里,立马将小孩抱回了家。二十刚出头的小姑娘并没想过要留下这个孩子,洗身体、取暖、喂食物......照顾了一晚上之后,便又放回市场上,看是否会有家人或爱心人士,没想到第三天早上孩子走了,这件事情对她打击很大,她说,“孩子的阴影会跟着我,那一年很冷,一定有很多孩子熬不过这个冬天”,她说,“一晚上我都睡不着,就像是还债一样,后面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这一年,徐叶珍22岁,和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
35年的公益路 只为心中的坚守
起初,由于她自己要忙店里的生意,便每月花费300元请邻居大嫂带小孩。其后不久,又有弃婴被发现,有人就告诉了徐叶珍。“当时想反正养一个也是养,养两个也是养,就又收留了那个孩子,又以每月300元请别的妇女帮忙照看”,就这样,她的孩子越收越多,成了许多孤残儿童的“爱心妈妈”。
为了帮助更多孩子,1993年,徐叶珍创办了赛岐孤儿院,创立初期并没有固定场所,只能将收养的孤儿、弃婴残童,寄养在乡间。每月发给护理人员工资和儿童生活费用。随着弃婴人数的增多,孤儿院已无法承受分散寄养的费用。为了便于管理,减轻经济负担,1993年,徐叶珍租用赛岐下港一幢三透三层楼房将孤儿集中管理照顾,三年后人满为患,只能将孤儿院迁移到赛岐虹桥街一幢五层四透一千多平方的民房,这一住,便是十年。此后又因为各种突发原因,两度搬迁,孩子们四处漂泊,甚是可怜。2005年,徐叶珍得到蕉城区塔山村父老乡亲的热忱支持,献出三座旧房,她才得以将之改建成五层水泥框架楼房。2007年12月竣工,2008年1月1日孩子们正式入住塔山爱心之家,终于有了自己固定的家。此年,徐叶珍40岁,在这不惑之年,她终于结束了四处流浪乞讨的生活。
2020年2月15日,经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宁德市蕉城区儿童福利院,徐叶珍女士担任执行院长一职。
回想起这一切,徐叶珍感慨万千。从1989年收养第一个孩子,到2020年成为院长妈妈,这个路程徐叶珍走了30多年,一个22岁的小姑娘,转眼间就成为了54岁的“爱心妈妈”。细数这些年,徐叶珍收养过的孩子居然有700多个了,一些经过治疗康复的孩子陆续找到了领养的家庭。对于没有找到领养家庭的孩子,徐叶珍都尽力让孩子接受教育。目前,院内共有孩子25名,在岗员工31名,为孩子们提供集“养、护、教、康、置”为一体的服务,并成立康复组、护理组、教育组和小家庭组,进行针对性养护。
徐叶珍说,“做这个事情就是和死神抢生命,不是说我有能力才去照顾他,夏天的蚊子血,冬天的冷空气,足以夺去一个小婴儿的生命。你是要还是不要,不要的话,孩子就走了。”她说,慈善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她将在这里继续她的慈善事业,一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