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探秘 >

宁德方言俗语释义(上)

2024-02-23 12:02:40 三都澳侨报

【导语】

提起家乡,大家想起的各不相同,古道斜阳,小桥流水,寻常巷陌,青瓦灰墙……但有一样,时常被人忘记,它就在唇齿之间,一声吆喝、一个呼唤、一句歌谣,就足以令人回到家乡,这就是乡音乡韵,或者说——方言。

宁德方言在语言学上属汉语族闽语支闽东话福宁片(北片),由于历史上数次中原移民入闽,又因山河阻隔,保留了大量上古、中古汉语词汇及声调。大家常挂在嘴边的白天(日中)、晚上(暝晡)、走(行)、吃(食)、你(汝)、他(伊)……无处不见古汉语的遗存。

受时代浪潮冲击,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宁德方言一直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如研究者指出的“宁德话的阳声韵、入声韵的三套韵尾从混乱趋于归并。目前,这种归并在年轻人口语中已基本完成。宁德人中三个层次的人口音还不完全一致。60多岁到70岁以上的宁德人中,只有极少数人阳声韵、入声韵的三套韵尾能分清楚。五六十岁的宁德人口音中,阳声韵、入声韵三套收尾处于混乱状态。四十岁以下的宁德人口音中,阳声韵、入声韵三套已基本上并成一套了。宁德话的急剧变化也表现在词语的变化中,一部分普通话或福州话的词语代替了原来方言色彩浓厚的传统词语。”进入二十一世纪,方言的生存环境更加逼仄,年轻一代或者会听不会讲,或者既不会听,也不会讲,更不必说俚语俗谚,早已被弃之不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如今这难改的乡音似乎也将走入历史,我们“回乡”的一条道路将湮没无闻。

庆幸的是,近年来,宁德方言越来越得到本土研究者的重视,陈玉新《普通话宁德话两用字典》、钟逢帮《宁德方言常用词典》先后问世,辑录了大量字词,释义详细,例证丰富,许乃珠等年轻人用短视频等形式给宁德话注入了新鲜活力。我们希望方言能长留在这方水土之中,像古树、古村、古道、古屋一般留下。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化石”,哪怕是“活化石”,我们更希望它就是活的。

今日刊登的宁德方言俗语由文史学者陈仕玲释义,从中可以管窥方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记忆。值此新春佳节,以飨读者。
 

【按司】明清时期的按察使。明何梦春《余冬序录》卷四《外篇》:“外号底簿,发诸有行都、布、按司,直隶、府州、卫所收掌。”

【白身侬】没有功名的人。北宋王溥《唐会要·三礼举》:“吏部考试白身人,依贡举例。”

【白面】妓女。做白面,做妓女。白面楼,妓院。清末民国期间,宁德县城下尾街有家比较高级的妓院,称为“三山座”。身份低下的妓女则集中于河坪,也在下尾街。

【病妆】生病。清萧晶玉《第一奇女》第十八回:“有位佳人床上坐,罗帕包头似病妆。”

【葩囝】与花会有关。花会开葩多集中在城镇所在地,一些人投机取巧,到乡下或偏僻地带,撮合他人压彩,从中抽取二手钱,又称为“拾葩囝”。后用来比喻不劳而获。

【半天罗睺】是指才能出众,精明干练的女性。有时也作为贬义词,指妇人精于打算、刁钻古怪。民间传说与周公桃花女有关,实际上有可能与罗睺星有关。罗睺星是九曜中的一个凶星,古人说:“罗睺当头照,男人忧愁到”,凡男人逢到罗睺星值年,凶性最验。

【出奇】出现稀奇的事情。清步月主人订《画图缘》第二回:“(桑总兵)因操练人马,又挑选精壮,欲以为出奇之用。”宁德有俗话“出奇真出奇,凊饭喊做时,萤火虫喊做南米宜。”另有歌谣:“出奇真出奇,陈塘地方都呒来。”

【出世】胎儿出生。《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盘,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称死亡为过世,乾隆《福州府志》卷之二十四《方言》:“谓初生曰:‘出世’。死曰:‘过世’。《晋书·符登传》:‘虽过世为神。’”

【猜枚】行酒令,又称划拳。万历本《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三回:“金莲便与李娇儿猜枚。玉筲便傍边斟酒,又替金莲打卓底下转了儿。”

【缠绊】搅扰,遇到麻烦。清末汪寄《海国春秋》第十五回:“齐修为龚奎缠绊,不得脱身。”

【单座】原指一个人的坐位(多指酒宴),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四回:“船家听了,没有什么想头,顿时怠儿慢儿的道:‘如此说来,是要单座儿了。我们从早晨到此时,并没开张。’”方言中指房子,单独一座。例子:~厝,~寮。

【兜澳】原指官井洋黄瓜季,讨鱼船只晚上回返岸边。后来也指在外逗留过久,准备返回家中。或指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例子:赌博赌啊呒~。

【大纛】大纛是武官出行的重要仪仗,后来就作为对中级武官的称呼。宁德北门内旧有游击署,俗称“大纛衙门”。

【拍锡囝】旧时打锡匠没有固定场所,多是上门现打,主人为了避免产生粗劣物件,会以家藏旧锡再行加工。而这些流动工匠所带锡料多为次品,时间久了就会变黑,因此打锡人信用度不高。而走江湖卖艺的也多是卖弄嘴皮子功夫,所卖多为劣质药品,与打锡匠极为相似。走江湖卖艺,有时也指说话不实在,没诚信。例子:汝这人专门~,莫来我这~。旧时南门人老郑即以“打锡囝”为业,兼卖驱虫药。或作“打铁囝”,打铁有固定铺子,而且是一分钱一分货,因此是不正确的。

【拍铁丁】身无分文,经济拮据。其来源不详,《永乐大典残卷》卷之三千四《诵古联珠》:“若也更不会,新罗打铁丁。”应该就是指打铁丁这种职业。

【使力】花费精力,使劲。《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第五十三回:“晴雯此症虽重,幸亏他素习是个使力不使心的。”

【猪栏】猪圈。民国连横《雅言》二百四十三:“或曰紫姑某氏女,为嫂所虐,杀而埋诸猪栏。”又称猪薮,汉代韩婴《韩诗》:“禽兽居之曰薮。”《章太炎文集》第七卷:“三州谓鸟巢曰薮,鸡伏卵曰伏薮。”武夷山有地名鸡薮窠,见《宣和北苑贡茶录》。

【狼机火炮】狼机即佛狼机,明代泛指葡萄牙和西班牙。佛狼机火炮即佛朗机铳,约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它有一母铳和若干子铳,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铸有准星、照门,可瞄准射击。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八:“今之炮名曰佛狼机,人多不解其义。近阅<筹海图编>始知佛狼机国名,非器名也。

【郎罢】父亲。唐顾况诗:“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囝别郎罢,心摧血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但闻妾声隐约,不甚了了,惟‘郎罢’二字略可辨识。郎罢,闽人呼父也。”

【官座】即官座船,指新官上任所乘坐的船只。明抱瓮老人编《今古奇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沈小霞)到了张家湾,另换了官座船。”

【硋狮】安放在房顶上用来镇煞的陶狮子。例子:喙扒得跟~一样。

【好高】骄傲,不谦虚。清省三子《跻春台》卷一《哑女配》:“文进大怒,骂曰:‘你这穷鬼!还要好高,胡言乱语,把我藐视。’”

【血山崩】妇科崩漏之症。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妾身李氏。乃花子虚之妻,西门庆之妾,因害血山崩而死。”

【契弟】原指干弟弟,后流行于闽粤地区,成为市井的粗俗用语,是针对男性的一个带侮辱性的称谓,多指男性同性恋。在宁德民间,也指男女间发生不正当性关系。清徐珂编《清稗类钞》“称谓类”:“ 粤人以契弟二字骂人。契弟之称,初惟师之于弟有之,言其衣钵相传,两两相契也。继而避嫌不用,则以闽、粤之好男风者,每以此二字称其所欢耳。粤中骂人辄曰契弟,其音略同开怠,盖以龙阳譬之也。”

【起佃】因某种原因解除租佃协议,向佃户收回土地,转租他人。《台湾私法物权编》:“如有延欠,除照数比追外,另行起佃招耕。”

【起动】受人方便、恩惠,或者照顾,向对方表示感谢。明佚名《荔镜记荔枝记》第十三出:“(外) 起动林厝亲姆,送只礼可多。”

【乞食】乞讨食物,指乞丐。清圣水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五则《小乞儿真心孝义》:“不料母亲双目惧瞽,沿路搀扶乞食而去。”

【钱子】铜钱。银元称为番钱。民国后期发行的金圆券,称为“红鸡角”。当今国内发行的货币,称为“红九光”。

【两世人】逃过一次大劫难,再次得以生存。明无名氏《绿牡丹》第五十四回:“余谦在门外闻唤走进,双膝跪下,哭道:‘小的得见太太,两世人也!’”

【老爹】旧时对地方官员或者身份高级者的敬称,如关公,称为关老爹。宁德民间多指县太爷,南郊古溪村后山有“老爹坪”地名。明沈璟《六十种曲·义侠记》第十四出:“这位西门大官人。是阳谷县第一个财主。本县老爹也和他往来。”

【落剃】原指俗家人剃发为僧,后以此比喻遭遇困顿。南宋宗鉴《释门正统》:“中皎,号法照。慈溪张氏。母梦堕月而生。十八落剃。”

【洋排衣】车前草。洋排,青蛙。《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车前……蛤蟆喜藏伏于下,故江东称为蛤蟆衣。”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四十一《土俗类三》:“车前子,<尔雅>云:‘芣苡,马舃。马舃,车前。’郭璞注:‘江东人呼为蛤蟆衣。’今闽中亦然。”

【傀儡】木偶,以其轻巧可爱,故作为男孩子之昵称。又称为“傀儡囝”。《全元曲杂剧·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楔子”:“( 僝儿哭科,云)老院公,我要傀儡儿耍子。”

【同门】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因同为一家之婿,故称。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尔雅>曰:‘两婿相并为亚。’<诗>:‘琐琐姻娅’是也。<严助传>呼友婿, 宋时人谓之连袂,又呼连襟, 闽人谓之同门。”

【平直】诚实正直。隋萧吉撰《五行大义》第二十二《论诸官》:“谓执法之官。须平直之人。如水能平均也。”

【克煞】指受人欺负、压制,原与命理学中的五行相克有关。清陆士谔《十尾龟》第十二回:“福生道:‘好哥哥,多谢你一番好意,只是我做兄弟的不肯领你盛情。你怕我被人家克煞,你自己不是性命么。’”

【伴睏】宁德风俗,新郎新娘在举行婚礼的前一个晚上,要一个比较亲密的男伴(新娘则女伴)陪同睡觉。

【三爷】又称三尹,明清时期对主簿的敬称。南宋丁大全曾任宁德主簿,民间称为“丁三爷”。清李渔《比目鱼》第四回:“ 头戴卷边毡帽的乡里人,都跪下道:‘我们是地方总甲。只因本县三爷要来清查牌甲,真实往年的旧规不过要些常例钱。’”

【山人】山区的居民。山头面,又称山面,山区地带。例子:伊是~侬。

【失颜】因惊讶或出乎意料,变了脸色。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四六回:“无外笑道:‘成兄想亦怕冷,怎是这样失颜落色的?’”

【神人】指人不灵敏,木讷。宁德民间有歇后语:“奶娘老翁(公)——神人”。

【圣人堂】指孔庙,旧址在今南门学前街,蕉城区第一小学内。

【圣公】又称“下南圣公”,对泉州广泽尊王郭洪福的敬称。旧有时供奉于下尾街泉郡会馆内,后毁于火。

【寿桃包】又称“寿桃”,一种面粉制作的食品,多用于婚娶、作晬、寿诞,以及作为供奉神灵的供品。也可用糯米制作,称为“秫米寿桃”。小场每年凡遇灵杰侯王圣诞,都有制作若干秫米寿桃,分与信众。

【时辰钟】明朝晚期从欧洲传入我国的计时工具。《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第十四回:“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

【死款】死要面子。

【收惊】孩童在户外被意外惊吓之后,一般会出现发冷发热、啼哭不止等病症,凡遇这种情况,大人会请阴阳先生或熟谙世故的老妇人通过念咒等方式,让儿童病情得以好转。《庚巳编》卷第五《说妖》:“又有一辈媪,能为收惊、见鬼诸法,自谓五圣阴教。”

【秀茂】指人长得清秀。元同恕《跋元遗山赠杨文康公诗后》:“而英敏秀茂,见诸童弱,间者已为大贤君子期予如此,且不独遗山也。”

【送房】指新婚当夜,亲友护送新郎进入洞房。民国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淮安风俗志》:“淮安闹房之时间,则在黄昏之后,以送房为限。”

【送点心】宁德风俗,结婚后的第一个早上,新娘的兄弟姐妹及至亲要送甜点到新郎家,而后新郎新娘以红包答谢。

【扫厝】打扫屋子内卫生。厝,屋子,房子。明佚名《荔镜记荔枝记》第三十五出:“(丑)日上东廊照西廊,不见五娘起梳妆。不见陈三起扫厝,不见益春点茶汤。”扫地下,扫除清理地面垃圾。明张浩《仁术便览》卷四《解诸毒》:“用细面十斤,拌二次匀了,放透风净房内,扫地下。”

【手色】手气。民国《人海潮》第七回:“他今年手气真旺,昨夜推两场,扫两场……拣大自家拿,手色真好。”

【猴三望】指大圣宫齐天大圣、通天大圣、弥天大圣三位大圣,皆以手遮眉而望,故称之。另据古田阮以敏先生考证,认为应作“猴三藏”,以唐僧与之俱得成佛,遂有此尊称,其说颇有理。又有“家堂望”或“家堂伴”之说法,清人尤侗《艮斋杂说》卷三:“福州人昔祀孙行者为家堂,又立齐天大圣庙,甚壮丽。”家堂指安放神灵以及祖先牌位的堂屋,则此种说法亦有据。

【厅面】原指店面,《台湾私法物权编》:“批明:店口厅面,存在轮公。”后也指脸面、情面。另有“打厅面”一词,让人难堪,当面出丑的意思。据说来源与旧时小东门王家与五都郑岐郑家打官司有关。

【贪软】贪图小便宜。

【沃辅】乾隆《福州府志》卷二十四《方言》:“闽谓雨曰:‘辅’,<礼统>:‘雨者,辅时生长均遍’。又云:‘雨者,辅也’。” 渥辅,被雨淋湿。“渥辅番薯米”,指被雨淋过的地瓜米。

【黄病】指黄疸性肝炎,后来引申为骂人的话。

【罪过】遭遇不幸,令人生怜。《全元曲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第三出:“(搽旦云)我又无罪过。我跪者,看他怎么放我起来?”

【玄帝爷】真武大帝。《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五十七回:“弟子曾闻师父们说道:‘玄帝爷有一杆七星旗,磨一磨,任你甚么天将,都要落马。”旧时宁德多供奉玄帝爷于桥亭,南关战场桥之南即有。

【男界】男人。出现于近代。清末民初静观子《六月霜》第十回:“(徐)锡麟道:‘妹妹,我不是要讨你的好,反说坏我们男界的同胞。’”另有“女界”,指女性。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婺源民情之习惯》:“婺邑女界多不识字。”

【洋火】火柴,以来自西洋,故名。民国网蛀生《人海潮》第二十二回:“一会儿他又来了,伸手送上两支前门牌香烟,一匣洋火。”又名含盒火,以其外形而名之。  □ 陈仕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