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文史探索|黄垂贵:石堂古道上的灿烂文明

2024-04-24 09:28:06 三都澳侨报

石堂古道东起霍童上洋,西至石堂(文峰)主村,全程30多华里,路面平均宽度1.5米,石板铺设而成。这条古道始建时期没有详实记载,但据文峰村《黄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文峰黄氏第七世祖黄清源修缮并铺设了石道。石堂古道是霍童西至屏南东(以下简称霍屏古道)长达100多华里古道的中段。霍屏古道东起霍童古镇码头,西达屏南甘棠乡,历经现在的霍童、虎贝、黛溪、熙岭、甘棠五个乡镇近二十个村。这条古道在现代公路未建之前,也曾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茶盐古道”,它承载着宁德霍童古镇至屏南甘棠方向百来个村落十多万人口的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尽管历经千年,但依稀还可从磨平的石板路面上看到当年的繁忙景象。

明清时期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石堂古道承载着霍童以西村民的日常生活运输任务。石堂文峰村修撰于清光绪十九年的《黄氏家谱》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食用鱼货鹹鲜由宁德来,霍童鹹货也有,惟盐多,由霍童来,是兴化福清盐不是南埕盐。粮食今多用地瓜,风调雨顺耕一年有两年口粮米,多运宁德以兑食用。”这段话清楚记录了当时石堂方向的村民生活食用品多来自霍童市场,鱼货鹹鲜多是从宁德水运至霍童,而后由霍童向西走霍屏古道至石堂与屏南一带。山上村民多余的粮食又以挑担的方式挑至霍童集镇兑换生活用品。当时的担客是一种职业,承担着城乡与山上村落之间的大部分货物运输。因此,地处中段的石堂古村因霍屏古道穿村而过,因而有大量的客商云集,为此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餐馆客店尤为繁荣。除此之外,古石堂乃至屏南一带的种菁业与制茶业广泛发展,石堂古道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据清《黄氏家谱》关于种茶记载:“自同治至今栽茶大盛,谷雨至立夏撮做乌者,用日晡成。乾以运闽省售卖洋人,以通番国价好。自同治至光绪十三四止,每百斤售银二十余员。”

又有种菁记载:“亦有栽菁,嘉庆以上出产甚多……村中先人由此发家者颇多。多外郡人来村栽,多在高山深谷肥处开垦成园。”可见从清朝嘉庆至光绪间近百年的时间里,靛菁与茶叶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与繁荣。他们生产的靛菁染料与“通番”茶叶都是通过石堂古道挑担到霍童,而后又从霍童水路运至闽省各地。

立在石堂古道梨丫口路边上的一块乾隆年间石碑,从中可以看出古道历经了很长时间,其内容讲到石堂古村的黄家五代人为维护古道正常通行及古道两旁的树木植被所作的努力,碑中提到“道旁树木,憩息是聊。戒严剪伐,禁止焚烧。”可见当时古道两旁的树木在人为保护下,树荫之盛的景象。同时,据曾为古道“担客”的石堂村老人回忆,为了“担客”避暑御寒,每隔十里一定有一个补给歇息点,当遇到较长上坡岭时在半岭处也会增设歇脚点。每隔三十华里一定设有住宿客店。

石堂古道还传播久远的道教文明,千百年来,霍童到屏南东的古道,不仅给山区商业与农业带来了发展与繁荣,同时也因古道两旁的毓秀山川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与道教祖师的光顾与驻足。明嘉靖版《宁德县志》载:“石屏峰,在二十都(即古石堂)。峰势崛起如屏,上有葛仙岩,相传葛仙因旱登岩,誓捨身祈雨,纔与一念,忽有紫云拥之而去,雨沛三日。”石屏峰下的葛仙洞,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有一戏班从屏南受邀到霍童演戏,戏班子共有18人,原本要在天黑时赶到霍童。不巧,队伍刚到葛仙洞附近时,天色突然昏暗下来,狂风大作,伸手不见五指,于是大家急忙寻找避处,突然看到古道对面的峰下有一洞宅,大家急忙进洞,洞中宽敞明亮,戏班也不知不觉就在此演起了戏,直到第二天大家醒过来,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山洞里演了一宿的戏。后来霍童东家追问何故违约,戏班主如实道了一番情况,并言被洞中大王请去演戏一宿,东家惊讶。石堂村里的人把这一传说美其名曰“居仙洞大王请戏”。虽然众说不一,洞名却从此“仙”气飘留。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三国或晋时期,世俗称为葛仙翁的葛玄与葛洪道教大师在造访南岳及罗浮山时,到霍山沿石堂古道到达葛仙岩及香炉峰修道,之后的唐宫庭道士司马承祯也沿着石堂古道来到了香炉峰修仙炼丹。现遗存石堂古道两旁的山名旧址主要有葛仙岩、飞升岩、三茅龙、香炉峰、双柱峰、赤城山、蓬莱山、阳洞、蝙蝠洞、龙弯谷、阳明楼等。

《宁德县志》载“双柱峰,在二十都。两峰屹然如双柱。陈宇诗:巍巍各立势擎天,削出芙蓉并蒂妍;高耸双尖摩日月,中分一界起云烟;恍如管鲍同胞义,岩若夷齐让国贤;今古石堂开胜槩,往来绝顶有飞仙。”对于双柱峰,宋朝大儒陈普先生作诗云:“玉帝何年宴众仙,误遗双箸落云边,至今忘却收将去,插在南闽半壁天。”这些名人佳作俱充满了仙风之气。从石堂古道开始处的葛仙岩到石堂岭下的双柱峰,之间跨度长达15华里的川岭之间,遍布几十个的洞壑奇峰,且充满了众多的神仙传说。

霍屏古道向西再经过三个“丫口(即官路丫、松丫、梨丫)”即到达长3公里多的石堂岭,而后古道沿着长长的“九曲唐溪”穿越石堂全境(经现在的文峰村穿村而过)到达县界点,向西南达古田,继向西达屏南。

石堂古道在进入石堂(文峰)村东口时,有一亭是必经之亭,此亭名曰“下马亭”,系明嘉靖十四年(1535),宁德县令叶稠为缅怀陈普,将距此亭西侧20米的仁丰寺又名仁丰书院旧址改为陈惧斋(陈普)先生祠,并塑像祀之,同时建造了“下马亭”,即有在陈普先生祠前文官必下轿,武官必下马之意,以示对大儒陈普先生的敬仰。

南宋大儒朱熹先生在“庆元党禁”期间,避地闽东讲学,以蓝田书院为轴心,讲学于闽东各地,走的就是这条石堂古道,特别是往返于古田蓝田书院与周墩讲学点期间,更是古道上贵客。他一日途经石堂,并沿石堂古道阅历石堂全境,目睹了与众不同的山川美景,曰:“后数十年,此中当出儒者,能读天下书之八九。”朱子即在离开石堂之际,巧遇村尾正在建廊桥(即花桥,现属梅鹤村),于是提笔在廊桥的中梁上写下一联句“紫阳诗谶石堂名彰千古”。后来宋理宗淳祐甲辰年(1244 )陈普出生,他真如朱子先生所言,饱读天下之书,名闻闽浙。福建师大教授郭丹在《石堂先生遗集》李志阳点校版的序中写道:“陈普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天文学家,朱熹的三传弟子。后人有‘元代福建三大教育家’之称,与当时著名的朱子理学继承者建阳的熊禾及闽县的吴海并称。”

据清乾隆《宁德县志》载:“宁德巡检二员,内一员原驻麻岭。明隆庆间设于周墩麻岭,称麻岭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周墩原司署改为丞署,乃移麻岭司于石堂,称石堂司。道光十二年(1832)旋因司署破坏,人员回到县城。宁德巡检二员裁去一员,留一员改驻霍童。”可见石堂巡检司驻所在石堂长达98年之久。

文峰主村现仍保留着一座清代特色的古建筑,那就是清中叶黄礼鉁将军故居,坐北朝南的古宅建有二个大门,一内大门东向,一外大门向北,北门实为一个门亭,有专家言此门向北即皇帝在北面之意,门亭外有一小坪路折向东,是要恭迎沿东面石堂古道而来的皇帝使者而设置的。

石堂古道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是山上村民通往沿海的生活通道,也是宁德县治地方的一条重要古道。  □ 黄垂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