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思颖 雷雅青)日前,蕉城区水利局组织召开“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整治推进会,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通报全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及水质现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全区14个乡镇分管负责人及业务经办人员参加。
会议指出,今年是全国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关键年。各乡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整治工作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围绕民生实事整治主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水平;要对标问题清单,开展全面自查工作,建立整改台账,分类靶向攻坚,能立即整改的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对需长期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见人见事件见责任,涉及腐败线索的要按程序移交区纪委监委;要压实乡镇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及时传导压力,加强监督执纪,构建长效机制,真正把供水工程建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农村供水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为推动农村供水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目前区水利局已制定《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工作方案》,聚焦以下整治重点,细化工作举措,持续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助力全区农村供水巩固提升。
一是完善设施建设。贯彻落实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在推进城乡供水融合发展的同时,集中力量采取以乡镇为单元,整乡整镇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单村供水工程短板。
二是加强维修养护。发挥好中央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支持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按时完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55处、服务农村人口5万人”的年度任务。
三是需求响应及时。加强农村供水管理责任体系建设,结合“三个责任”更新,建立96133监督电话投诉24小时响应机制,各乡镇对群众反映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并建立整改台账,每月更新整改进展,确保集中整治期间不出问题、不发生负面舆情。
四是服务水平提升。采用“专业化公司+村级管水员”管护模式,与实施主体签订协议,实现对单村供水工程的专业管护工作。同时,做好工程日常巡查、设施维养、水质自检等工作,有效提高全区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
五是技术指导强化。积极参加由上级水利部门组织开展的农村管水员专业培训,提升人员技术水平。同时,加强《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导则》等学习,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
当天,会议还围绕《蕉城区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开展集中培训,为规范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提供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