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子煖 张杭)6月20日,在区林业局牵头下,林业经济联合党委组织各成员单位(村)代表前往漳湾镇贝头村,围绕林下经济试点项目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研讨。活动聚焦“党建引领+产业联动”模式,旨在推动林下经济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走进贝头村林下经济试点基地,成片的岗梅长势良好、生机盎然,在林荫间铺展开郁郁葱葱的“绿色地毯”,村民们正在林地间忙碌除草,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劳动景象。
“目前已完成岗梅种植面积200多亩,预计每亩年增收可达两万元以上,我们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有1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与管理工作。”调研现场,贝头村负责人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试点项目的建设进展,“通过这项产业,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林地资源,还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增收。”
调研中,来自各成员单位的代表结合自身经验,就种植技术、产业链延伸、市场风险防控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林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这也是林业经济联合党委以党建促产业、以产业促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悉,贝头村林下岗梅种植项目于去年4月正式启动,作为林业经济联合党委重点打造的试点村,贝头村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率先探索岗梅种植产业。岗梅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是林下空间利用的优选经济作物,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项目带动下,贝头村不仅实现林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接下来,贝头村将持续拓展林下经济项目的种类和规模,推动更多绿色产业落地开花,让‘沉睡’的林地变身乡村振兴的‘绿色财富’,为全区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新的篇章。”贝头村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