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福建农林大学“青衿智承·数赋新生”实践队走进宁德市蕉城区霍童古镇,开展为期三天的“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非遗体验等方式,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内涵,探索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实践首日,实践队重点考察了黄鞠故里、鹤林宫等历史遗迹。队员们驻足隋朝水利遗迹前,聆听黄鞠“引泉溉田”的千年治水智慧;探访道教圣地鹤林宫与霍童洞天,感受飞檐斗拱与山水云雾相映成趣的“洞天福地”独特景观。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化印记,为队员们了解当地文化脉络提供了生动教材。
在霍童线狮馆,队员们通过线狮表演、实物展陈、图文资料和3D技术展示等方式,系统了解了霍童线狮历史与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技术让线狮表演焕发新生,3D投影下的线狮栩栩如生,为传统艺术注入现代活力。
“亲眼目睹重达几十斤的线狮在艺人操控下活灵活现,那种震撼难以言表。”实践队员李同学告诉记者。表演中,线狮或蹲卧、或腾跃、或嬉戏争球,连眨眼、张嘴等细微动作都惟妙惟肖,赢得现场阵阵喝彩。表演结束后,队员们还与传承人深入交流,请教线狮的制作与操控技巧,并在传承人指导下亲身体验拉动线狮,感受着非遗背后代代相传的坚守。
据悉,活动期间,实践队运用数字技术,对古镇的传统文化进行采集,并完成两项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建档工作,为后续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奠定基础。实践队队长表示,希望通过发挥专业优势,以“数智”为翼,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 □ 林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