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苏阳)7月16日晚,蕉城区七都镇三乐村乐厝自然村灯火璀璨,一场以“赓续文脉·荔红家国”为主题的古荔枝开采暨陆游诞辰900周年纪念活动文艺展演在此启幕。五大主题篇章将陆游诗词与古荔文化符号深度交融,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文艺展演以“宋茶敬贤”仪式拉开序幕,茶人身着宋制服饰,在古荔树下演绎宋代点茶技艺,碾茶、罗茶、候汤、击拂,以茶香致敬陆游诗魂。随后,女子群舞《荔影惊鸿》、古筝三重奏《山海清音》、情景诗诵《诗路荔香》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本次演出以歌舞、音乐情境剧等多元方式,实现了900年的历史穿越,把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操与其在宁德任职期间的趣事,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开启蕉城区的文艺首创。
活动还聚焦古荔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保护性开采”仪式、慈善拍卖、三代献礼等形式,传达“可持续传承”的理念,传递文化传承的接力棒,让陆游精神与古荔枝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拍下首枝古荔枝的乐女士说道:“今天这场活动很有意思,我是三乐村村民,从小吃这棵荔枝树的荔枝长大,今天还是第一次知道陆游与这棵古荔枝树的渊源。”
据了解,伫立于七都镇三乐村乐厝自然村的这株古荔枝已经有800余年历史。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34岁的陆游初任宁德县主簿。在繁冗的公务之余,他与时任县尉的朱景参遍访山水,于北岭之畔邂逅了晚熟的“元红”荔枝。陆游在《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中写下“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以诗笔定格了与友人共品荔香、把酒言欢的惬意时光。时光流转,陆游晚年退居山阴,却始终对宁德的荔枝魂牵梦萦。81岁那年,他梦中重现与朱景参在峬村(今七都镇)折荔的场景,醒后挥毫写下“伤心忽入西窗梦,同在峬村折荔枝。”这株古荔,不仅是自然的馈赠,也让陆游的诗魂有了具象的寄托,让蕉城的荔枝文化有了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此次活动的举办,让陆游文化从故纸堆中走出来,使古荔文化在保护中活起来。未来,蕉城区将继续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为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