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苏阳)7月18日,全区林长制工作及“人大代表+林长”履职培训班在区林长指挥调度中心召开。区人大常委会、区人大农经工委、区林长办相关负责人,区级人大代表林长,民间林长及各乡镇林长办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上,区林长办通报了林长制工作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年的林长制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区人大农经工委传达学习了市级“人大代表+林长”监督实施方案。
据了解,“人大代表+林长”机制是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的工作机制。在蕉城区,目前共有16名人大代表担任林长职务,其中包括7名市级人大代表林长和9名区级(县级)人大代表林长。该机制通过人大代表林长开展巡林护林、专题调研、政策宣传等具体活动,有效借助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和依法监督的职能,将森林保护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森林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蕉城区深入推行林长制并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建立“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等联络机制,探索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今年创新打造的多个“林长林”示范片区已种植彩叶树种千余株。同时,通过洪口乡天池生态驿站实现“365天巡防+24小时视频监控”,以及霍童溪流域“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年接待能力6万人次等举措,蕉城区全民共建共护的生态保护格局正从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