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慈监)7月21日,在蕉城区石后乡竹洋村,一场名为“稻浪和鸣 两岸共声”的乡村音乐会奏响。音乐会以口琴艺术为主角,为当地村民、台湾口琴爱好者及在蕉台湾同胞代表献上了一场自然与艺术深度交融的文化盛宴,该音乐会为海峡两岸(蕉城)口琴文化周的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音乐会汇聚了海峡两岸优秀的口琴力量。演出阵容包括来自台湾的天狼星口琴乐团、胖擊口琴乐团、Neon lights口琴乐团,以及蕉城本土的口琴音乐家们。活动中,胖擊乐团以充满活力的《Flik Machine》《Aladdin Medley》(阿拉丁组曲)和《“驯”龙高手》点燃开场;口琴爱好者林筱茹用口琴深情演绎了小提琴名曲《流浪者之歌 (Zigeunerweisen)》的独特版本;竹洋暑期口琴集训营的学员们献上了经典的《布鲁斯》;口琴爱好者蔡景玫挑战高难度作品《La Campanella》(钟)的口琴改编版,其精湛技艺令人赞叹。值得一提的是,第八届国际亚太地区口琴大赛双料冠军张筑婷运用多只口琴,深情奏响充满地域风情的《噶马兰》,其高超的技巧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这场以口琴为纽带的盛会,不仅让高雅艺术走进乡村,更以音乐为共通语言,架起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它为石后乡竹洋村注入艺术活力的同时,也为乡村文化振兴与两岸民间交流探索了新路径——当音符落在稻田,文化的根脉便在这片土地上更深地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