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文化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词作专辑

2025-07-30 07:55:13 三都澳侨报

踏莎行·纪念闽东红军独立师成立九十周年

血雨腥风,人间地狱,兵灾匪患山民哭。福宁至暗盼黎明①,轰轰暴动除枷梏②。

号响支提,檄文正牍③,三年游击能伸伏。北征抗日铸辉煌,一生九死功勋筑④。

注释:①福宁府,清代设置的福建管制地区,辖福安、寿宁、霞浦、福鼎、宁德五县,民国时期福宁地区实际扩大,包括古田、屏南、周宁、柘荣、连江、罗源、政和等地,这里指土地革命时期闽东红色区域;②1933年至1934年间,闽东人民反抗国民党和地方反动势力压迫,纷纷举行武装暴动;③1934年9月30日闽东红军独立师在宁德县支提山成立;④1937年底闽东特委与国民党当局经过谈判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协议,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六团,1938年2月14日,队伍向北开拔,进入皖苏抗日战场,战士们在抗日战场、解放战场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九死一生,他们立下不少军功,只有少数战士负伤回到故乡。

霜天晓角·桃花溪点编①

桃花秀水,革命英雄地②。三载怨恩先放③,平倭侮、同仇忾。

整编排纵队,枪人留册对④。从此别离乡土,六团勇、闽东士⑤。

注释:①桃花溪点编是指1937年12月,闽东国共和谈成功后,国民党省当局派员到宁德县桃花溪村对参加改编为抗日队伍的原闽东红军独立师战士进行点编;②桃花溪村,是闽东红军独立师根据地;③指三年游击战争,国共两党纷争产生的恩恩怨怨;④国民党省当局派部队人员到桃花溪对闽东红军进行点编,按照一个连一个连拉到广场排除,然后对人与枪号进行登记;⑤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这些闽东战士非常英勇,在抗日战场立下很多战功。

望远行·纪念三支队北征①

冰封正月,屏峰雪、漫卷苍茫如画②。六团编列,檄令公宣,抗日誓师披褂③。故土今辞,千里北征苏皖,肩负国仇冲杀。舍家牵、心系巍巍华夏。

闽话,双地健儿会聚,整劲旅、赤旗开化⑤。命运托肩,背依相援,烽火共瞄倭靶。鏖战疆场传捷,雄师风骨,百炼成钢佳话。碧血凝沙史,光荣无价。

注释:①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国形成抗日高潮,根据国共谈判协议,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②新四军六团集中福建省屏南县整编,时值春节冰雪大寒天气;③闽东红军独立师师长叶飞担任新四军六团团长,赴南昌受领任务后,军部派组织部长随同归来,六团人员任命由组织部部长正式宣布,并作出征前动员;④六团北上后三营在皖南抗日,一、二营随团部东进到江苏抗日敌后战场;⑤由闽北红军独立师改编的新四军五团和由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的新四军六团在浙江开化县会合,组成第三支队。


霍童桃花溪村


小重山·纪念老六团

北上雄师老六团①,苏南称义勇②、抗奸顽。夜袭浒墅列车关。虹桥火,京沪取倭冠③。

伤号隐湖船。藏医芦苇荡、靠枪杆④。江阴老虎宁川班⑤。功社稷,铁血凯歌传⑥。

注释: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战全面暴发,经国共谈判达成协议,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六团由叶飞团长、阮英平副团长率领北上抗日。1939年5月,这支部队因执行中共中央“东进”作战任务,隐藏六团番号(在新四军原驻地另成立新六团),因此被称为老六团;②六团执行东进作战时,取番号为“江南抗日义勇军”;夜袭浒墅关是叶飞指挥的“东进”作战的经典战斗之一,闽东籍连长吴立夏、指导员吴立批带领连队攻击处于京沪铁路线上的苏州浒墅关车站和黄埭镇伪军,击毙日军警备队三十多人,俘虏一批伪军;③新四军“东进”部队在廖政国、蓝阿嫩带领下火烧日军虹桥机场,歼灭大批日伪军,给侵华驻京沪中心城市的日军极大震慑;④“东进”部队奉命西撤时在阳澄湖沙家浜留下战地医院及36名伤病员,其中有12名闽东籍战士,他们依靠湖面芦苇荡和地下党组织、群众提供的船只在湖上和群众家里临时养伤;⑤新四军伤病员伤愈后,根据上级命令组建“新江抗”部队,并迅速发展壮大,其中第二支队由闽东籍陈挺任支队长、王明星任参谋长,不断寻机打击日寇和伪军,被称为“江阴老虎”,他们多是宁川大地的英雄战士;⑥这支以江抗名义活跃在苏北、苏中、苏南的新四军铁血部队,胜利完成“人、枪、款”任务,队伍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并赴朝参战,为人民建立不朽功勋。

喝火令·江抗火烧虹桥机场①

快马追奸宄②,虹桥进突骐③,廖支收拢预攻时,蓝指夜探深垒,张叶阻援师④。

弹啸狼烟起,油焚膏药机⑤。大江南北遍传卮⑥,捷报苏南,捷报震寰夷,捷报寇酋惊破,抗日最威仪⑦。

注释:①1939年7月23日新四军“江抗”二路第二支队袭击虹桥机场,共烧毁4架日本战机,缴获一批军用物资。此战成为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两个机场袭击战例之一,影响极大;②宄,指汉奸卖国分子;③骐,指新四军骁勇战士;④廖支,廖政国支队长,新四军叶飞老六团营长,蓝指,即连指导员蓝阿嫩,张、叶,即张锡能、叶克守,分别是连干部,按照支队长廖政国布置,蓝阿嫩负责攻击机场内部,张锡能、叶克守负责外围打援。江抗部队主要是新四军六团组成,蓝、张、叶等战士都来自闽东地区;⑤在夜袭机场战斗中,二支队烧毁日军飞机4架;⑥卮,陈酒杯,意为庆贺举杯,此役在京沪地区影响极大,人们相传胜利消息;⑦在抗战的关键时期,新四军东进部队连连取得胜利,特别是火烧日军虹桥机场,意义非凡,大大提振了民众的抗日信心,京沪苏等地青年纷纷赶到新四军驻地要求参军。

破阵子·纪念东进作战大获全胜

叶旅挥师常太①,夺魂浒墅倭惊,京沪杂牌归正统,火卷虹桥夜半星②。匣中刃尚鸣。

卅六伤员伏莽,万千芦荡藏旌③,陈粟良团传捷讯,报国驱魔巧用兵,闽东战士拼。

注释:①1939年初党中央对新四军作出“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指示,叶飞受命带领六团以“江抗”番号东进作战,建立苏常太、澄锡虞和沪郊抗日根据地;②东进作战中夜袭浒墅关、歼灭汉奸部队、收编抗日地方武装、火烧虹桥机场等;③东进作战回撤时,36位伤病员留在常熟阳澄湖一带养伤,他们依托当地党组织,一个多月后又创建了“新江抗”部队,打击日本侵略军和汉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支部队的故事被编为京剧《沙家浜》。

木兰花·咏泰州女杰郑少仪①

潜隐敌营从两李,惊破重兵偷叶垒②。星夜赶,弃高跟,涉水过河三十里③。

困觉醒来闻捷报,俘虏顿然知计搅④。王师从此有芳颜,低调淡然儿不晓⑤。

注释:①抗日战争时期,郑少仪是打入国民党苏鲁皖边游击军担任机要员的地下党员;②两李,指国民党苏鲁皖边游击军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③1940年6月26日傍晚,郑少仪发现部队在发饷,进一步了解是李长江准备下夜袭击郭村,当时叶飞与日军作战后部队转移在郭村休息。郑少仪为救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换上旗袍出军营,星夜从泰州赶赴郭村,途中还涉水过河,在敌军进攻前两个小时把情报送到叶飞手上;④叶飞接到情报,立即提前部署防御,大破敌人偷袭阴谋,在陶勇援军到来后,形成合力,歼灭大量顽军,同时,动员隐藏在两李中的陈玉生支队长、王澄大队长起义,取得郭村保卫战胜利,当俘虏看到郑少仪后,方知是郑少仪搅了行动计划;⑤郭村保卫战胜利后,郑少仪不再提当年这件事,甚至没有对儿子们讲。叶飞到浙江调研时,指名要见郑少仪,时任浙江省公安保卫工作领导人的郑少仪的事迹才被当地人知晓。

满江红·纪念黄桥决战

同室操戈,黄桥外,蒋军三万①。中左右、三方攻猛,弹烟迷漫②。陈粟运筹施解策,韩翁冒进挨先涮③。叶王陶,勇毅杀顽狼,蝼团乱④。

抬担架,烧饼膳。男女起,支前赶⑤。爱民拥军潮,众怀情满。以少胜多传捷报,内横外媚成哀叹。重振鼓,抗日未犹迟,征程展⑤。

注释:①抗战时期国民党不断对新四军制造摩擦,1940年9月30日韩德勤纠集3万人的部队进攻黄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黄桥,当时新四军只有7000人的兵力(战斗人员5000人),分别为苏北指挥部的叶飞第一纵队、王必成第二纵队、陶勇第三纵队;②韩德勤分兵左中右三路进攻黄桥,中路为长期与新四军作对的翁达独立六旅;③陈毅、粟裕面对强敌,运筹帷幄,派叶飞率一纵埋伏在高桥,将中路突进的翁达六旅切成四段,分段予以歼灭,国民党黄浦四期生、中将旅长翁达突围无望自杀,为黄桥决战取得开局大胜,极大挫败顽军锐气;④歼灭翁达独立六旅后,叶飞率军协同王必成、陶勇纵队继续强攻,大破顽军89军,中将军长李守维混乱中逃命摔入河沟毙命,顽军如一团无头蝼蚁,惨败而去;⑤苏北人民支持新四军,动员民工支前,抬担架、送烧饼,涌现拥军热潮;⑤黄桥决战以顽军被我军歼灭1万1千多的而结束,新四军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继续坚持抗日,并不断开辟抗日新战场。


霍童桃花溪纪念碑


满庭芳·纪念叶飞将军

小叶初来,少年英俊,特巡使命担当①。霍童揭杆,从此握钢枪②,生死擦肩几度③,历磨难,信念坚强。丛林跃,红旗不倒,融入福宁腔④。

良团,东进曲,驱奸荡寇,多掳东洋⑤。鲁苏豫浙开,闻蒋哀伤⑥。炮打英军战舰,降巾舞,狼狈逃亡⑦。攻京沪,回师福建,靖海树威扬⑧。

注释:①叶飞,1933年受福州中心市委暨临时省委派遣,到福安中心县委担任特派员,从此留在闽东地区领导土地革命斗争,在闽东地区人们亲切称呼为“小叶”; ②1933年端午节,叶飞、颜阿兰领导霍童暴动,是叶飞军事生涯打响的第一枪;③叶飞在闽东革命斗争中,几次遇到危难,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在福安赛岐的狮子头茶馆,被敌人便衣队突袭,身中数枪,一颗子弹一直留在体内,直至逝世火化时取出;④叶飞领导的闽东革命斗争成为南方游击支点,始终保持红旗不倒,叶飞战斗中走过闽东的山山水水,根据地人民早已把叶飞当作闽东人,叶飞在长期的闽东生活中也学会闽东言;⑤新四军成立初期,共有八个团,陈毅将各团取一个代号,闽东战士所在的六团被称为良团,1939年5月,叶飞执行东进作战命令,胜利完成“人枪款”任务,队伍实力突飞猛进,叶飞指挥的车桥战役,歼灭大量日伪军,并生俘24名日军,被上级表彰为“华东生俘日军最多”的战役;⑥解放战争时期,叶飞率领的第一纵队驰骋各大战场,歼灭大量蒋介石武装,蒋介石不止一次哀嚎;⑦渡江战役时,英军军舰阻挡在长江江面,解放军警告无果后,叶飞果断命令陶勇纵队开炮,英舰从鸦片战争后横行中国江海,从未受中国方面攻击,此次遭受如此损失,赶紧举起白旗,后在武汉客轮路过时,借着客轮边逃逸;⑧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叶飞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挺进福建,解放福建全省,这支从闽东出发的部队,10年后以强大实力打回福建,并成为威镇祖国东南的大军,福建人民实现了翻身做主的生活。

瑞鹤仙·追念范式人同志①

鹫峰藏俊秀,红土地、五抗风云夜昼②。东区战旗授③。驰兵扫敌蒋,凯歌频奏。威名泰寿。赖范连、神勇智斗。建军强主力,谈判止戈,抗日携手④。

特委担当任重,上校参议,尽责留守。躬身断后⑤。延安路,率团走。领航东北事,精耕军政,同心除却蒋寇⑥。总清风两袖,谦德口碑赞透⑦。

注释:①范式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东地区中共重要领导人之一,曾任闽东特委委员、宣传部长、书记、新四军福州办事处负责人、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黑龙江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江西省九江市军管会主任、江西省委第一副书记兼省政府主席,粮食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邮电部党组书记、福建省委第二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中顾委委员等;②寿宁县处于鹫峰山下,土地革命斗争时期,当地党组织开展“抗租抗税抗粮抗捐抗债”的五抗斗争;③1933年10月,闽东北游击第七支队由赖金彪、范式人在寿宁县东区创建,曾志代表上级党组织授旗,这支队伍训练有素,打了不少胜仗,震动寿宁、泰顺及闽东地区;④赖金彪、范式人率领的七支队、红十六连、红三营所向披靡,为创建闽东红军独立师打下坚实基础,赖金彪、范式人都成为闽东红军独立师重要军事指挥员。“七七事变”后,根据闽东特委的安排,范式人代表闽东特委与国民党福建当局进行艰苦的国共谈判,坚决拒绝国民党为了收编红军队伍而给出的极大利益诱惑,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⑤闽东红军改编新四军北上抗日后,范式人担任闽东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上校参议等,主持福建党与军队后援工作;⑥范式人率领中共福建省参加党的“七大”代表团赴延安,日军投降后,受党中央委派,范式人率领接管东北的干部团200多人赴东北,并在黑龙江省委及军队担任主要领导,为彻底打败蒋介石反动集团作出贡献;⑦范式人一生光明磊落、顾全大局、为人谦逊、两袖清风的好品质深得人民群众称赞。

踏莎行·清明前赴屏南①

晨往屏南,华核共缅,举拳宣誓铿锵念。英雄碑下慰安息,洁白花簇明前献。

棠口军歌,六团活现。文章记事辉煌显,千军抗日此离别,功德昭月千秋勉。

注释:①2021年清明期间应华能核电邀请,同往屏南县革命烈士纪念陵园,祭拜革命先烈和陈祥榕烈士,随后又到棠口参观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出发地。作者担任讲解员。  □ 张茂怡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