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摇醒杯中的贡眉,这充满山野的条形茶叶如同婴儿般,难以言状的体香开始复苏,从某种底蕴中渐渐地弥漫开来,似乎又难以升腾至空中。仅一会儿,被岁月钝化的鼻子被唤醒,嗅到了一丝来自龟山的春天气息。
今年农历蛇年发生了两件事,犹如两股激流击起我渐渐封尘的心湖,甚至可以说是震惊,震惊之外内心萌发出一股新生力量的感觉:一个是来自专注AI大模型应用公司Deepseek,另一个是突破百亿票房的动漫电影《哪吒2》。两个主体都来自中国,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谈起认识,身处的这个世界,从未平息过。刹那,即瞬间即永恒。谁能在这刹那中识得未来?况且,明知成功的背后有千万般的艰辛,拥有一双慧眼、清醒的认识似乎更为重要。小而言之,在茶产业全链条的区域市场上,面对早已内卷的价格、茶品同质化泛滥、品牌包装精致与否、砍去销售中间商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极为残酷。茶人、茶企、茶业又该何去何从?
农历十五,我和峻山野创始人汤小廷见面,端起他冲泡好的一杯茶,已经从之前闻香中渐渐深入。入舌,入喉,渐入心,不免漫谈起蕉城茶话题。
小廷在蕉城赤溪龟山做茶到北京经营,至今已有十一年之久,而今反观,他说,十一年前已经嗅到茶叶未来之路上必然会遇到同质化泛滥、茶企内卷等诸多挑战。预感之下,他非常明确,愈来愈残酷竞争之下,自己的企业能不消亡且发展得更好,首要的是必然要360度全方位认知企业所处的资源、禀赋与产品制作的方向。
拥有什么资源,是本来是基础;有效投资,是关键是方向。剩下的就是走在迎风的路上,交给定力。由此,他选择在赤溪龟山发展有机茶,在当年被同行者难以理解,这不可思议的种植和产量怎么会有效益?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逆流而上”是“溯源”,出自于此。他这话,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基于三个要素之下。
第二要素是风土,风土涵盖蕉城的土壤、海拔、气候等重要因素。蕉城,位于鹫峰山脉末端,北纬26度黄金产茶带,山谷深邃巍峨,丘陵盆谷错落,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水资源丰富。境内地貌基石以中生代的上白垩纪罗统和下白垩统石帽山火山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植被群落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部分混交林,具有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的长期遗传繁育提供了优异的生态环境。禀赋的独特,造就蕉城茶类丰富。
第三要素是人文,包括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自古道家丹丘子在蕉城区丹丘山和浙江一带炼丹中,饮茶炼丹。宋诗人陆游任宁德县主簿,在《定泉井》诗句中亦有“茗椀”等以名泉泡茶品饮的述句。到了明清,支提茶叶更负盛名,支提茶“为最”之载屡见于文献。由此更见期间的人文化的管理方式。
那么,第一要素是什么——是茶树种质资源!是认识这个种质资源的重要!我们的第一个话题,不可避免地围绕茶树种质资源——群体种茶树漫谈开去。群体种茶树,简而言之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原生混合茶树品种,即我们常说的“野茶”。蕉城区作为中国茶树起源的“演化区域”或“隔离分布”区域,其佐证之一就是在域内发现10余处的野生大茶树群落。
冥冥之中,大自然是优胜劣汰的最顶级大师,它已经悄然给出最好的种子和未来最生态的茶品。
我们要做的是顺其自然——顺大自然,科学作为。
二
可总有一个阻力在不断改变这个生态理念。
是什么?是市场。谈及市场,第二道优胜劣汰的大师是它,阻碍生态发展的也是它,因为市场有时候会“犯错”。
对每一个茶企的领头雁来说,选择如同抉择!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当小廷将峻山野高端的有机茶端到市场后,去年市场的反馈最典型的来自两个专场——济南和北京。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颇有同感,峻山野是打造中国有机茶的守护者,这一执着的朝向深深吸引住高端消费者,甚至让福鼎白茶同行者眼睛一亮的感觉,因为他们终于看到同在宁德的差异化的茶产品。
我的疑问来了,我们的第二个话题锁定蕉城野茶“野”在哪里的对话之中。这也算是普及蕉城有机茶的一个知识点。其一,野茶之所以能在市场走出一波高于一波的行情,是基于大众对健康越来越注重之下,道家“饮茶强身保健”史传和记载的文献价值弥足珍贵。特别在疫情发生之后,没有了健康,一切等同于零。在这个阳光的理念下,茶,是健康的使者。茶的健康功能,至今还未被充分挖掘与开发。其二,有机茶的领域中有高低之分。如果按种植密度来说,一亩平均在600棵-2500棵之间。一亩按600棵种植,属于丛栽模式,算是高端种植,优势是土壤给足养分,阳光、空气充沛;当然劣势是,种植数量少,产量自然少。同样走在种植有机茶的路上,因为订单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考验的必然是选择,选择哪一个种植模式?一边是市场巨大的需求,真金白银是巨大的诱惑力;一边是同行的激烈竞争,技术已经不是秘密。
可当别人选择了一亩按2000多棵种植时,小廷坚守丛栽模式。这种古法栽培,让他吃尽“苦”头。我在十年前去他位于龟山的茶山时,在那片长满紫云英和杂草中,那片尽有300多亩的茶山只稀稀疏疏得种着野茶树。当他在山坡锄完草回家,第二天山坡地里又长出嫩嫩的野草。别看野茶树少,花费的却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功夫。一个人一天满在茶山转,弯腰拔草、培植野化,从东头到西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当他在峻山野荒山之中,抬头眺望远方时,他曾想到过什么?我不得而知。在当今,技术不再是障碍,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认知,是唤醒。
现在,再听他说“就连相隔咫尺的野茶树,都有些不同的模样,不同的根系,甚至不同的呼吸”时,仿佛群体种茶树生长的每一个时间特性的画面油然而生——是看见,应知内观。他的表情惊喜,语气呵护,似乎重返十多年前自己驻守峻山野茶山的情景。而今,他说时,脸庞是那么自信,欣悦之中丝毫没有辛劳的阵痛。对一位听者来说——在我听来,仿佛说的是这世界每一个人本来都有自己模样、自己的呼吸。即刻,我对有机茶的认识,仿佛如同AI大数据风波来袭,千寻变化之中,需要重新解构重新定位重新认知,或者应该像Deepseek那样,敞开胸怀,深度求索。
三
之所以需要拥有这个认知,是因为不迷恋过去,而是获得一颗在未来中不迷失不退缩的勇敢之心。拥有这个自信与勇气,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去评判。
不过,一个茶企离不开一个区域的公共品牌建设。这一点,小廷深有体会。他说,建设一个强大的区域品牌是首要。因为一个区域品牌越具备强大的输出度,那围绕这个区域的一个个企业和闻之而来的零售商就越会有强大的凝聚力。这一点,福鼎白茶的公共品牌效应是有目共睹。其次,政府部门的有效补助。谈及“有效”,如同针灸如同杠杆。在他的思考中,他认为,眼下一个阶段,政府的“有效”补助要针对在茶公共品牌文化建设上,让国内、国际消费者越来越多认识蕉城独特茶文化。
除此之外,在蕉城有机茶公共品牌建设的同步,则要制定科学的蕉城天山白茶公共品牌的茶叶标准。不成规矩不成方圆,难得的品牌,呵护很重要。
当沏好的一道茶,如无限养分进入体内,抬头看见小廷沏茶的小心翼翼,清脆茶声,琥珀汤色时,我刹那间明白,走在有机茶路上的茶人来说,这个“本来”,其实考验的,归结在于——茶人那一颗颗的心。本来,不求于外,不处远方,而是根植在内。
沉醉在峻山野高端茶品中,我们也难免谈起前进中的困难。可以想象,像Deepseek和《哪吒2》的新生现象不会停止,未来的世界,新生力量和科技创新将层出不穷。
借助多媒体科技的力量,已经是当下茶企老板的新课题。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AI席卷而来的品牌推介中,如果还不善于应用科技手段,那必将被浪涛所抛弃。
峻山野在很长一个阶段早早选择自媒体,从一个较低的成本可操作的技术上先行探索,抖音、小红书等流量大的平台培育出几多的网红。应用科技,是锻炼茶企必备的基本功。在海量的尝试中,终于在2024年的某一天,一条有效的短视频在小红书、抖音上火爆,其流量远远胜过线下店铺。中国有机茶的守护者开始发酵了。酒好还怕巷子深,绝对是一句警世通言。接着,在获取的数据中,分析出个性化的客户。适合客户、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渐渐围绕在峻山野有机贡眉、峻山野有机红茶、天山牡丹王等多个茶品上。作为茶企的创始人,小廷在不断的探索中,也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个人荣获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精制)技能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
未来的挑战从未停息,世界如同量子纠缠,既复杂又瞬息裂变。可在亘古时空中,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沉默不语,眺望远方,浮想联翩。
对我来说,一个爱茶、品茶之微尘者,难以描状一个出自深山野丛的茶——她是大自然历经万千所赐予的精灵,而语言对精灵来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深度求索吧,或许,沁人心脾是最好的感应。 □ 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