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 城南镇 >

城南:老小区奏响“新乐章”“三驾马车”引领幸福蜕变

2025-08-22 12:49:41 三都澳侨报

在城市的角落里,许多老小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露出设施陈旧、管理滞后等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难点。然而,在蕉城区城南镇华建社区,凯旋公元小区却以一场华丽的蜕变,奏响了属于自己的“新乐章”,成为社区治理的典范。

凯旋公元小区建成于2011年,曾经因设施老化、环境脏乱、管理缺失等问题,被居民们称为“问题小区”。然而,从2020年开始,一场由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红色物业共同推动的变革悄然展开,为小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驾马车”领航,破局老城顽疾

2020年,华建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小区党支部的成立,在职党员王宇飞担任党支部书记,为小区治理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次年,业委会组建,热心居民吴希星当选主任。2022年“好厝边”红色物业的进驻,更是为小区的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破解了小区治理的僵局。

“以前小区里乱糟糟的,垃圾到处都是,车辆也停得乱七八糟的,我们这些老人都不敢在小区里散步。”小区居民李阿姨回忆道,“现在不一样了,小区有了党支部、业委会和红色物业,大家都齐心协力为我们解决问题,小区变得干净整洁,我们住得也舒心多了。”

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将服务送到居民指尖。每栋楼都配备了1名“厝边”管家和3名党员志愿者,他们亮身份、明责任,承诺“五分钟响应”。党支部还创新形成了“邻距离服务、五分钟响应、九项清单、三天解决反馈”的“0593邻聚力”工作法,精准对接居民的需求,让“有事找支部”成为居民的共识。

业委会“三板斧”,砍出民生新天地

面对停车难、设施旧、环境差三大痛点,业委会主任吴希星带领团队挥出了“三板斧”。他们联合党支部,将200平米的荒地变废为宝,“红马甲突击队”仅用两周时间就开辟出了20个免费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为了筑牢安全底线,业委会筹资5万余元更新消防设施,吴希星12次奔走拆除高危变压器,原址建成了全民健身广场。

同时,他们还争取补助建成了120个智能充电位,守护了居民的“楼下安全”。在环境整治方面,业委会铺设了860米防滑路沿石,补种了200平米麦冬草。面对垃圾分类屋建设的阻力,党支部书记王宇飞14天夜间入户倾听居民意见,吴希星密集召开10余场“邻里议事会”,最终建成了配备除臭装置的智能分类屋,让居民从“嫌麻烦”转变为真心点赞。

“以前停车特别难,我每天下班都要在小区里转好几圈才能找到停车位。”小区居民张先生说,“现在小区增加了免费车位,停车方便多了,这多亏了业委会的努力。”

众人议事协商,奏响共建和弦

凯旋公元的蜕变密码,更在于激活了居民自治的力量。小区建立了“好厝边·邻里议事厅”,每月20日准时开议,100余件大小事在协商中落地。同时,“凯旋先锋”志愿队下设电路抢修、安防巡逻等小组,全年上门服务超160次,志愿者们把小区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此外,小区还建立了服务事项、财务收支、问题进展“三公开”制度,透明的机制点燃了居民参与的热情。

“我参加了小区的志愿队,平时帮着修修电路、巡逻一下小区,感觉很有成就感。”小区志愿者黄师傅说,“现在小区的事情大家都会积极参与,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自己的家,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小区变得更好。”

从“无人管”到“众人治”,凯旋公元的嬗变是华建社区深化“六有”小区建设的生动答卷。当党组织扎根楼栋、业委会实干担当、居民成为治理的主角时,老小区便能焕发出超越岁月的蓬勃生机。在新时代的社区治理图谱上,凯旋公元正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乐章,为其他老小区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如今的凯旋公元,清晨的阳光洒在防滑花岗岩路沿石上,智能充电桩旁电动车整齐列队,健身广场上老人活动筋骨,孩童追逐嬉戏,80多个高清监控探头默默守护着这份安宁。曾经的“问题小区”成为了居民们心中的幸福家园。  □ 褚子强 韦烨娜 林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