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蕉城要闻 >

蕉城织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网”

2025-09-24 09:34:41 三都澳侨报

本报讯(杨慈监)“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手机能充电”——如今在蕉城区的大街小巷、园区社区,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温馨场景,正悄然融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日常。9月22日下午,记者走进继光社区工会驿站,只见几位外卖骑手正坐在舒适的座椅上小憩,手机插在充电区亮着指示灯,阳光透过玻璃门洒进来,这里安静、整洁,成了喧嚣城市中一个让人放缓节奏、补充能量的温暖角落。

为扎实推进“坚持‘把心贴近人民’,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专项行动,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切实解决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等群体“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蕉城区总工会今年新建3处工会驿站,以“基础服务+特色功能”双轮驱动,为一线奋斗者打造更多“温馨港湾”。

新建成投入使用的3个工会驿站分别位于继光社区、下宅园社区和上汽园区,均以“实用、温馨”为设计理念,精准对接劳动者实际需求。各站点除配备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满足劳动者纳凉取暖、加热餐食、饮水休憩、应急充电等核心需求外,还结合所在区域特点,推出差异化服务。

继光社区工会驿站特别设置图书角,提供多种书籍报刊,让劳动者在休息间隙也能“充电蓄能”,实现“休息+学习”双提升;下宅园社区工会驿站依托智能门禁系统,实现24小时开放,户外劳动者扫码即可自助进出,无论清晨开工还是深夜收工,都能随时找到温暖的“歇脚地”;而上汽园区工会驿站紧邻工业区,重点关注货车司机和园区工人的需求,同样支持24小时智能进出,适配倒班作息和错峰停靠需求,成为园区周边专属的“暖心补给站”,真正让“进门就像回家”成为劳动者的日常体验。

工会驿站的建设,看似是解决“歇脚、喝水、充电”等“小事”,实则回应的是广大劳动者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需求,让“提升生活品质”从宏观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微观体验。从街头巷尾到产业园区,蕉城区已建成30家工会驿站,正逐步实现“劳动者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这些驿站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休息站点,更是蕉城区践行“把心贴近人民”理念的服务窗口——没有复杂流程,不需任何手续,只要劳动者有需要,推开门,就能享受到一份贴心的服务。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