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慈监 黄如莹)面对来势汹汹的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蕉城区气象局迅速激活重大灾害预警“叫应-响应”机制,通过多渠道精准预警、多部门联动响应,为全区防台防汛构筑起坚实的前哨屏障。值得注意的是,蕉城有7个乡镇过去24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最大为虎贝镇269.4毫米。
精准“叫应”,预警信息跑在风浪前。“台风逐渐向我们靠近,风雨影响逐渐加强!”9月21日20时,蕉城区气象局启动台风IV级应急响应。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启动“叫应”程序,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电话、工作群组等多渠道,将台风最新动态、强风暴雨预警及海浪风险信息,实时“点对点”推送至区应急管理局、三都澳海事处、海洋与渔业局及沿海乡镇责任人。气象预报员驻守关键岗位,实时监测台风路径分析数据,为预警信息“精准画像”。“每一份预警都力求最快、最准,这是与台风赛跑的关键。”区气象局负责人表示。
部门联动,避险指令直达“最后一公里”。预警迅即转化为行动力。三都澳海事处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全面梳理排查,执法人员现场督促船只加固缆绳、人员撤离。宁德都舟船舶运输有限公司果断对礁头渡口实施封航管理,疏散滞留旅客,劝返冒险出海渔民。“接到停航通知虽然耽误行程,但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在礁头渡口,工作人员耐心安抚旅客情绪,有序引导疏散。目前,渡口所有客渡船均已在避风锚地安全系泊,码头区域实施硬隔离管制。
关口前置,严阵以待防暴雨次生灾害。在紧绷的防台风链条上,预警前置与响应提速成为关键一环。区防指统筹调度,应急、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依据气象预警,提前预置抢险队伍于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利用“村村响”广播、网格微信群高频次播报台风动向与避险指南,确保预警信息穿透至村、到户、到人。在落实“应转尽转”要求的关键行动中,蕉城区迅速组织506名干部下沉,转移风险区域群众148人,高效完成人员避险安置任务。

